文档详情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精品单色)学生身体素质“向上”了吗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1.66KB
约8页
文档ID:213978312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精品单色)学生身体素质“向上”了吗_第1页
1/8

学生身体素质“向上” 了吗?(《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小伟、柯进)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今天发布了 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结果显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2010 年相比,虽然部分指标有所好转,但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在继续增 加,情况不容乐观此次公布的调研数据表明,全国学生身体素质喜忧参半:可喜的是,学生形 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营养状况持续改善,乡村小学生蛔 虫感染率持续降低,特别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趋势在2010年得到初步 遏制后,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依 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指标堪忧如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 质继续下降,一些指标甚至不如中学牛;中小学牛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增高且低龄化趋势明显农村学生体质改善幅度远超城市学生,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继续下降趋势“虽然城乡学生Z间的体质差别越来越小,但差距依然存在全国学生体 质健康调研专家组组长、北京体育大学原副校长邢文华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 与少数民族地区学牛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幅度较大,城乡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 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但因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与 城市的起点不同,因此,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城市学生相比,在某些指标上仍 有一定差距以农村各学段汉族学生为例,相比2010年,2014年监测结果表明,无论在 身体形态、机能还是营养状况方面,农村学生整体数据都在上升,而且和城市学 生的差距均在缩小在身体素质方面,农村学生的50米跑、握力、仰卧起坐、 耐力跑等成绩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城市学生邢文华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正在经历的城市化进程,“乡 村学生在膳食等方面的改善幅度不只是简单量的积累,而是-•种质的 变化”实际上,此次调研数据表明,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机 能和身体素质以及体检指标等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比如,7岁年龄组农村男 生、农村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比同龄的城市男生和城市女生分别低 2.42厘米、1.65千克、1.42厘米、61毫升和1.99厘米、1.00千克、0.85厘米、 44毫升;13岁年龄组农村男生、农村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比同龄 的城市另生和城市女生分别低2.66厘米、4.04千克、2.42厘米、196毫升和1.99 厘米、1・91千克、1.09厘米、128毫升。

邢文华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差异、健康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差异和 学校体育卫生条件与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及重视程度的差异是导致城乡 学生身体素质差异的三大原因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学生 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2010年,农村男女学生形态发育指标的增长水平首次 全而超过城市男女学生,而随着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 实施,这种变化趋势则更加明显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说:"2014年调研结果显示,农村 学牛形态发育指标超过城市另牛的增长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农村学牛有随年龄增 大而赶超的趋势另外,农村学生因更能吃苦耐劳,在一些身体素质指标上也超 过了城市学生比如立定跳远,农村男生、农村女生分别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 高1.79和0.89厘米;耐力跑项目农村男生、农村女生分别比城市男生、城市女 生快5.03和5.02秒;握力项目农村男生、农村女生分别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 高0.55和0.36千克此外,此次调研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与汉 族学生正在同步增长汉族学生在体质健康方而存在的问题,少数民族学生也同 样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继续下降趋势与 2010年相比,19・22岁年龄组另生在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 质指标方面有所下降,女生身体素质指标则有升有降邢文华认为,高中生高考前“拼命”现彖严重,大学一年级新生往往身体素 质都普遍较差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更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且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 足木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16%的大学牛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有 15.99%的大学生不做课间操;有28.22%的大学生偶尔做课间操,不做或偶尔做 课间操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小学生;在26.94%的大学生不愿意参加长跑锻炼,分 别比小学生、初中和高中生高于15.73、8.69、0.18个百分点;另外,大学生静 态活动时间明显长于中小学生邢文华说,目前的大学体育课改革,教学内容虽然丰富多彩,项目选择余地 也很大,但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缺乏必要的规定性和导向性的必选项目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的增幅继续加大在“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的大趋势下,农村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 率增长幅度继2010年首次高于城市学生后,2014年调研结果仍延续了这种趋势马军认为,“增加幅度”和“增长量”是两个不同概念:农村学生超重和肥 胖发生晚,基数低,有一定的增幅就表现很明显;城市学生发生早,基数较高, 故其增幅的表现可能不引起重视,但增长的绝对数量可能很大。

他举例说,如 2014年城市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17%和9.71%,分别高于农村男 牛和女牛肥胖检出率的4.48%和&28%而相比2010年体质调研的结果,2014 年城市男生、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年平均增长值分别为2.52和2.174个百分点,低 于农村男生、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年平均增长值4.74和3.07个百分点不过,农 村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增幅加大提示我们,随着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那种传统的农村学生营养不良问题实际上不再严重,今 后反而要注意农村学生的肥胖问题! ”马军说中国教育科学院体育卫生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吴键对此则认为,造成肥胖率 高的关键原因和发达国家一样,是因“肥胖易感环境”已经或正在形成,表现形 式为“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膳食热量过高和不良饮食习惯及运动缺乏等本次调查发现,每天用于做家庭作业或看电视或用电脑吋间越长,导致体育 锻炼不足,从而导致肥胖发生的概率提高问卷调查显示,有11.4%的小学牛、 38.9%的初中生、46.8%的高中生每H家庭作业时间在两小时以上大学阶段的 汉族学生认为平均每天用、平板电脑、电子游戏机、电脑等玩游戏、看视频 或电子书的时间在两小时以上的报告率高达41.7%。

邢文华认为,控制肥胖需要学生、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他说:“要在全 社会普及营养科学知识,树立平衡膳食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 炼,特别是每天进行1小时以上的慢跑、快走、游泳、有氧体操、爬山、爬楼梯 等有氧锻炼在此基础上,要切实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少吃高脂肪和油炸食物, 少喝甜饮料,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在外就餐次数,注意用小碗盛饭等调研还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方面学生肥胖检出率居高不下,另一 方面部分学生却出现了营养不良学生营养状况改善了,为何还有一些学生营养不良呢?马军解释说,其实这 并不矛盾调研结果显示,随着学生营养状况的持续改善,低体重和营养不良检出率在 进一步下降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家长缺乏营养知识等,致使日常 膳食中所摄入的食物营养素品种比较单一,造成儿童少年营养不良此外,儿童 青少年由于偏食、挑食和过多吃零食等,致使营养摄入不全而、搭配不合理、蛋 白质的互补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久而久Z,也会导致营养缺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走高,并呈低龄化趋势尤其值得重视的一个信号是,此次检测中不仅各学段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 在继续走高,而且视力不良的低龄化趋势更加明显。

在马军看来,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长时间玩游戏机、 上网、看电视、使用等因素导致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这在此次调查数据中也得到了印证根据此次对26.19万名小学四年级以上 学段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4.1%的小学生、36.9%的初中生、54.1%的 高中生感觉到“学业负担很重或比较重”;11.4%的小学生、38.9%的初中生>46.8% 的高中生每日家庭作业时间在2小时以上;有23.8%的中小学生每天看电视或用 电脑时间在1小时以上(3.5%的中小学生超过3小时)此外,相关分析表明,体育锻炼、看电视、玩游戏,做作业及睡眠吋间长短 都与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比如,在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 小时的学生中,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大于1小时的学生;每天 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的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情况明显少于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 的学生除了用眼过度等诱因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原因导致学生近视呈现低龄化趋 势?马军从医学角度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物现象从幼儿起, 其视力有个“止视化”过程,即:先是生理性远视,逐渐走向“正视”,其后若 不注意预防,将进入近视。

这一过程,关键取决于眼轴的发育;从事视近工作的 负担越重,持续时间越长,眼轴将越早被过度抻长,越早结束“正视化进程”而 开始近视;眼轴被抻长的距离越长,近视程度越严重可见,眼轴长度是其中的 关键但是,眼轴的长度和身高的相关性比眼轴长度和年龄的相关性更高现在 的6・7岁孩子比二三十年前平均长高了 6・8厘米,眼轴长度随之增大所以,以 往的儿童平均要到9岁才开始近视,而现在可能提前到7岁英至更早,这就是所 谓的“低龄化”的解剖学基础二是人为因素现代社会,需要用眼处越来越多, 例如看电视、玩游戏机等;加上现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从孩子3・4岁起就 安排参加各种培训班,而许多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其实儿乎是在“上小学”这样 过度、过早的大负荷用眼,是导致近视低龄化的更重要原因调查数据显示,有近20.2%的中学生每天用于上网、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 近一个小时;在双休日,有14.8%的中学生眼睛停留在“屏幕”上的吋间超过120 分钟过多的时间做作业或沉迷于网络,青少年几乎没有休育活动时间,更难形 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专家指出,控制近视低龄化趋势,没有特殊的解决方法,只有让孩子真 正减负,回到他们真正的童年世界,以“玩”为主,寓早期教育于“玩” Z中。

马军认为,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努力首先, 全社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在评价学校、老师、学生时不能 只看分数和升学率,更不能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取分数和升学率的提 高其次,要坚持综合防控原则,针对导致近视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 措施,包括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学生用眼卫生的 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 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引导并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再其次,要把“防 近”工作作为学校H常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中,使“防近”工作经常化、 制度化最后,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家长和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 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做好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合力改善学生体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此次的调研数据,虽然我国学牛身体素质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但总体 上呈现稳中向好趋势这种向好趋势的背后,其实与相关政策的配套实施密切相 关其中,也有不少经验可循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巡视员廖文科介绍,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出 现积极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政策导向和推进落实是关键:一是义务教育阶 段“减负”、取消“小升初”考试、小学毕业就近入学政策的逐步落实,在一定 程度上缓解了小学甚至初中阶段学生的升学压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逐步 实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 家长和学校推进素质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