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初中生_1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213927590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初中生_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初中生_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初中生_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初中生_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初中生_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初中生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初中生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初中生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1 原来寓言故事就是用简简单单的、容易听懂的、很有趣味的小故事讲述深入的道理。我以前也听过和读过很多这样的故事,但我不知道这样的故事就是寓言故事。现在我知道,寓言故事结构简短、寓义深入。 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很多。农民和蛇、狼和小样、狼来了、兔子和乌龟、装病的狮子这些故事有的我听过,有的我读过,还有的课文里学过。狼来了告诉我们:爱说谎的人就是说了真话也没有人愿意相信。装病的狮子告诉我们:做事要仔细观察、独立思索,不能别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因为别人做的事也可能是错的。 我在书里还读到了很多新的故事,有狮子和老鼠、狗和骨头、风和太阳、披着羊皮的狼、士兵

2、和马狮子和老鼠的故事真有趣。狮子抓住了小老鼠又放了他,后来狮子陷入了猎人布下的罗网,小老鼠反而咬破绳网救了大狮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从外表来推断一个人的用处,不要以貌取人。披着羊皮的狼更好笑。一只狼披上了羊皮装成羊,溜进了羊群里想要吃羊,却被牧羊人杀了当晚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以为自己很聪慧,过分的伪装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 一个又一个有趣又有意思、好玩又好笑的故事,包涵一个又一个的道理。读呀读呀笑呀笑呀想呀想呀 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2 伊索寓言这本书,故事丰富,饶有趣味,令人读后读后回味无穷。不及如此,这本说还教会了我们做人、故事的原则,使我们受益颇深!这本书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本书

3、,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读!整本书有几百篇寓言故事,虽然每篇都很短小,但我慢还是喜爱读,其蕴含的道理也是高深莫测。传说中的伊索,他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朴实的故事向我们讲述着做人的道理。说以这本书是中国青少年必读书。 其中有几篇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例如胆小鬼这一篇,写的是一个人,他非常胆小,生活条件也不好,但他很破财。有一天,他上山去砍柴、砍着砍着,发现了一头金狮子,他在思索想;这石头活狮子还是雕像呢?这样的运气是怎么回事?金狮子是哪位神明造出来的?只见过这样头金狮子一动不动,他就认为是金狮子雕像了。然后,他不敢动这头金狮子。于是,他想了一个好主意“我不敢动,我回家让家人来

4、拿,我在一旁观看不就好了吗?说完,他马上跑回家叫人来了他的家人,等他和他的家人都来到这个地方时,却发现那头金狮子已经不见了。这寓言故事说明了;我们平常做的时要果断,不能的拖拖拉拉的,否则,什么都会变得很糟糕。不然,就会像这个人一样,到手的财富都流失了。这侧故事还从测面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道理;有的人即贪图财富,有怕灾祸,还很胆小,所以活的很累。还有个故事;肚肠的狐狸也有趣味,是讲了一只肚肠的狐狸发现了食物,吃的肚肠,款在树洞里了。他找等食物消化了才可以出来,这人故事告诉我们;时间也是一个解决一切问题,有时候拖延时间也是一个解决一问题的好方法。 伊索寓言者本人累活智慧的结晶,他对文学史作出了重大的贡

5、献,是我国流转最早,影响最广,最受欢迎的西方优秀文学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3 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有了许多感想,心里总是想着这本书的内容,里面的人物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伊索寓言的是古希腊的伊索,他是传说中的人物,他写的都是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批判、启发和教训。 另我感触最深的是胆小鬼这个故事,他讲了一个人,胆子很小,生活条件不好,却很贪财,总想得到不劳而获的财物。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累极了,背着柴下山回家去了。在山脚下的一条小路上,看见了一头金色的狮子,他不敢碰,心想:这到底是活的,还是雕像呢。那狮子一动不动,也不出声音,一定是雕像,这是神恩赐给我的,看我这样的穷,

6、想让我卖一个好价钱。 他向四周巡视了一遍,确定没有人,就抓起“狮子的前爪和后爪,可它太重了,拿不起来。他好像很聪慧似的想:人多力量大吗,我回去把家人找来一起搬。之后,他就跑回家去了。 等他把家里的,男女老少都找来时,那个金狮子已经不见了 他告诉人们,做事一定要果断,不能拖拖拉拉的。否则,什么事情都变的很糟糕的。有一句话说的好,“效率就是金钱。做事要讲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了。这就叫做“一事无成。 这就跟我们一样,一个学生如果过于贪恋游戏,天天背着老师家长去网吧,一玩就是一整天,这样下去一定会损失惨重:一会浪费金钱,家长辛辛劳苦挣来的钱全都被你用在打游戏上值吗?二会用眼过渡,眼

7、睛是心灵的窗口,太重要了!如果你不保护好眼睛,以后戴着个1000多度的眼睛累吗?三也是最重要的,沉迷于游戏中,你会不知不觉葬送掉汲取知识的大好时光好吗? 玩游戏要适可而止,它是放松,是消遣,但如果你把它当成一项工作,一项任务或是一个专业来进行的话,我相信那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学生,学习最重要,如果你能抛开一切心思杂念专心学习,那么考出好成绩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4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狐狸想摘葡萄吃,却摘不到,于是就说:“这葡萄是酸的。伊索老先生是想籍此告诉读者们,做人不能虚伪,不能随便找借口,实际上,这是种十分健康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乐观。可以说狐狸是虚伪但也是乐观的,

8、惋惜伊索只看到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人的一生会是一马平川,沉沉浮浮,潮起潮落是不免的。如果每件事都较真,每次失败都失落,那人类不早就气死了?乐观实际上就是一种豁达,对万事的包容。豁达是什么?是韩魏公在小吏大破绝世珍宝后只淡淡地说句“物破自有时;是一空大师在发现心爱的兰花因为弟子照顾不周而死时只淡淡地说句“我不是为赌气才种兰花的;是齐恒公不计管仲追杀自己的前嫌依旧将相位叫于管仲。最终,韩魏公千古传颂;一空大师流芳百世;齐恒公一代霸主。美好的结局源于优良的心态。 同样地,想要让自己永远快乐,豁达依旧重要。千万别以为事事较真是一种认真

9、的表现,有时候,适当地丢下思想包袱也很关键,周瑜因为无法忍受诸葛亮而活活气死,项羽也因无法看透“留得青山在的道理而在乌江留下遗憾。快乐意味着没有烦恼,没有烦恼意味着不在意烦恼,不在意烦恼意味着豁达的人生态度。碰到困难时,要认为这是成功之母;碰到绊脚石时,要认为这是在磨砺自己;碰到伤心事时,要认为这是在让自己成长,这样生活才干有滋有味,离郁闷远远地,生活是用来享受的,这就是快乐的秘诀。要想快乐,就得豁达、乐观地看待人生,不要为烦恼而烦恼,要为生活而快乐。上帝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就是让我们多看看、多听听吗?要想快乐,还得把烦恼抛在脑后,坚信明天回更好! 朋友,您快乐吗?如果不快乐,请换一种眼光看

10、人生,相信我,快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5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美丽,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业具有重大影响。作家,世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中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恶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在伊索寓言中,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来源于生活,大部分以动物为主人公,极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个故事都富含哲理,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许多寓言中,我最喜爱的寓言是狮子

11、和狐狸。 这则寓言的内容是:狐狸讥笑母狮子每胎只生一子,母狮子回答说:“然而是狮子!这个故事虽然不长,但它的启发却不小。它让我懂得了,事物不在多,而在于精。也就是说,美好的事物在质而不在量。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把语文书第一单元的生字一个抄两遍。回到家,我就翻开作业,以最快的速度三下五除二地抄完了。抄完后,觉得第一单元的生字还比较少,便自作主张又把第二的生字抄完了。合上作业本,我就喜滋滋地等着第二天交上去后老师给我的表扬。可当作业本再次发下来,我的本子被老师用红笔写道:“写得不认真!,看着这几个红字我心里就很不服气:哼,多写了一点还要受批评,什么意思嘛! 现在,我明白

12、了。就像那一则寓言里的狐狸于狮子一样,就算狐狸一胎生五六个,可看着一头狮子,还不照样都得点头哈腰、毕恭毕敬的。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只是盲目地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心不在焉地学习,学那么多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 我认为,学习不在于学的科目的多少,比如学绘画、学舞蹈、学提琴,假设你什么都学,而什么都浮于表面,不深入下去,还有什么用呢?而如果精于一门,在一门上下功夫,在完全掌握了一门后再学另一门,也未尝不可。或者,就专于一门。比如只研究数学,当一名数学家;只研究音乐,当一名音乐家;或只现就科学,当一名科学家。做任何一件事都深入下去,功到自然成。 以后,无论学哪一门课程,我都要深入地去学,而不仅仅是学一些肤浅的东西。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知识。当然,那本伊索寓言我一定会好好地珍藏,它将使我终生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