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人》中人物身份认同探讨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3925924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不见的人》中人物身份认同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看不见的人》中人物身份认同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看不见的人》中人物身份认同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看不见的人》中人物身份认同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看不见的人》中人物身份认同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看不见的人》中人物身份认同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不见的人》中人物身份认同探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看不见的人中人物身份认同探讨 张进一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伯恩(Robert Bone)曾经说过:看不见的人是迄今为止美国黑人所创作的最优秀作品,大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优秀的美国小说。本论文试图以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结合看不见的人,从分析黑白两种文化的对立以及其他错综复杂的关系着手,探讨小说主人公“我”是如何在黑白两种文化中失去自我,形成虚无的存在,以及怎样追寻自我本质这样一个寻求真正存在的过程。正如爱里森自己在一次访录中所说:“小说是我努力要回答这些问题的途径: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怎么来的?我该怎样理解我周围的生活?我该如何用我自己对过去历史的了解,用我自己对现在历史的复杂认识去看

2、待我眼里的美国社会?”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existentia,意为存在、生存、实存。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低觉的,病态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存在主义的产生与它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终结的开端。随着包容一切的宗教框架的丧失,现代时期的到来,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但此时,处于非宗教阶段的人却同时发现自己没有了归宿感,变得无家可归,一无所有,成为一个

3、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他开始觉得自己是人类社会中的“外人”,便开始自己将自己异化。当他迫切地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战后美国的“后工业社会”瞬息万变,人们觉得客观世界越来越难以认识,主观世界又缺乏光明理想,于是便感到自我价值的失落和自我认识的困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黑人作家爱里森以其看不见的人向我们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探讨了黑人乃至整个社会中人们个性和自我本质失落的心理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小说引言部分开门见山地把主人公的“看不见”的处境点明:“我是一个具有实体的人,有血有肉,有骨骼,纤维组织甚至可以说,我还有头脑。人们走近我,只能看

4、到我的四周,看到他们自己,或者看到他们想象中的事物说实在的,他们看到了一切的一切,唯独看不到我。”小说的主人公无名无姓,表明作者独特的用意。因为“我”即便是有名有姓,对于一个不被他人所看见的人来说也毫无意义,对于这个“看不见的人”周围那些“不去看见他的人”来说,更是毫无用处。爱里森正是利用主人公这种无名无姓的特征揭开了他处于看不见处境的序曲,同时也试图告诫我们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由于人们生活在一个不稳定且虚无缥缈的现代社会里,人们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纵观整部小说,主人公“我”的经历是如何寻找自我本质的生活历程。小说主人公“我”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1. 从“我”生活的小镇到黑人学院,“寻找自

5、我”宣告失败。主人公渴望成为校长那样有成就的黑人,但当他知道校长所谓的推荐信的真实内容后,他感到“麻木和虚弱知道那痛苦就会来的,心理明白不管我出了什么事,我将不会是原来的我了”,因此,他试图通过谦卑容忍来取得社会的承认,得到白人的重视,从而确立其真正存在的希望破灭了。这是他向发现自我,追寻真正存在迈出的第一步。2. 从被校长布莱索开除到纽约的自由油漆厂,寻找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主人公想成为的仅仅是社会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社会大机器的一个零件,可他竟发现这个荒诞的社会连这样的机会也不给他,在寻找社会角色的过程中,他再度迷失自我。3. 从自由油漆厂的医院到哈姆莱区追寻真实的自我。在工厂医院里,一个

6、念头紧紧缠住他,即“我是谁?我的身份是什么?”他相信,“当我发现自己是谁的时候,我就会获得自由了”。小说中“我”早期的经历和挫折,使其形成了虚无的存在超然存在而“我”在纽约的经历又使“我”找到真正的存在。此过程打上了萨特的虚无存在超然存在真正存在的烙印。4. 从“兄弟会”又回到哈姆莱区,直至最后跌入废弃的煤窖中探索自我的人生价值生存意义。“我”在发现自己既无法成为佼佼者又不甘沦为白人工具后,试图通过反抗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与身份,但这个愿望同样落空了。最后,他从一个看的见的人跌入地洞,成为一个彻底看不见的人。然而,前三次作为一个物理上看的见的人,“我”事实上却为他人所无视不论他企图成为大人物,甘愿

7、沦为小人物,还是一跃成为领袖人物主流社会依然可以忽视他、排斥他和随便地欺辱他,他是一个真正的为他人看不见的人,而当他真正成为物理上看不见得人士,他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此时,他才成为一个“看的见的人”,等待自己有朝一日重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二作为一部存在主义小说,看不见的人揭露了所有个体所共有的心理状态和生存处境,体现了作者深刻的哲思。1.存在与意识。萨特认为,存在分为两种: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萨特在提及自为存在与自在存在关系时这样论述:在别人注视的时候,自为存在因被仅仅看作是一个躯体而感到羞愧,这是自为存在特有的反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我便更新换代了作为纯粹意识的地

8、位,本来在这个地位上,我却能够观察他人而不被他人所注视,每每想到他人会通过注视我,把我变成未知的“物”,我便会感到害怕;反之;倘若我能够让自己在他人面前显得非常聪明或漂亮,从而促使他在我和他之间的关系中接受物的地位,我便会感到骄傲,无论如何,在主体我和意识到我的另一他人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场意志的角逐,胜者将确立其超然的存在。因此“倘若没有这种努力和自我超越的可能性,自为存在便会成为无生气的自在存在”(美国文学思想背景,第538页)。海德格尔说过: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存在,并且通过自我意识超越了自在的存在。人类意识具有两种功能,即,界定世界上具体事物并将它们赋予意义;将自我与其

9、他事物间赋予一段距离,从而产生脱离其他事物的自由与孤独感。看不见的人中,电灯的光就是意识,“灯光证明了我的现实,赋予了我的形体”,灯光下的主人公就是个体自为的存在,因为意识的光照,他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意识将他的存在与其他物质区分开来。2. 自由选择与责任。对于人来说,人首先存在着。由于存在的偶然性及非理性,存在本身没有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遗弃,然而,正是这种无意义与遗弃赋予我们做出选择的自由与权力。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意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正是运用它界定世界并赋予事物(包括我们自己)意义的。每个个体能够为自己的价值观、道德作出选择,都是由个体意志决定的。看不见的人通篇都是描述主人公作选择的

10、过程。主人公尝试过三种选择,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因为那都不是他真正愿意做出的选择。在校董事面前的毕恭毕敬、在工厂的碌碌无为、在康复期的怨天尤人。从一个人变到另一个人都不是真正的他自己。他的这些性格及行为都是萨特所说的自我伪装。他企图从这些伪装后的自我中寻找自我和存在,或是从自我欺骗中寻找安慰。其结果只能是和期望背道而驰。直到最后主人公开始隐居生活,成为看不见的人时,他才真正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因为这时他选择了用意志来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面对真正的自我,卸下所有的伪装。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主义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不同的存在主义者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

11、都认为,我可以理解他人,他人也可以理解我,分歧在于:我将他人或他人将我当作物还是当作有主观性的人。看不见的人竭力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不可靠性。实际上,主人公前三阶段的经历正是一个丢失个人身份的过程,如海德格尔所说:为了在社会中寻找一个避风港,个体逐渐学会逃避真实的自我,压制、粉饰自我。而萨特“他人是地狱”的观点在小说中也表现的很明显,如校长说,“必须心狠手辣,假惺惺地讨好白人大人物,装出低三下四的摸样以攫取权势”。在校长看来,人就是要从被利用的对象变成利用他人的对象。在油漆厂里,“我”是机器;在医院里“我”是试验品;在兄弟会里,“我”之时白人用来扩大影响力的黑色招牌。这个社会里,人似乎只有两

12、种选择:或将他人作为工具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被他人当作实现自己贪念的用具。这也是为什么主人公最终幡然醒悟,选择独处的缘故。4. 人生是一场悲剧。“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再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面对的未来的生活却是混沌而没有目标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来,他只知道人生的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小说中,“我”至始至终都经历着焦虑、痛苦、绝望和孤独,因为“我”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而作出决定,这种决定意味着责任,这种沉重的责任带来所有这些痛苦的感受,而这些感受正是人存在的形式之一,而且

13、,人的悲剧在在于必须直面虚无。爱里森还在小说中指出,不仅是自己,一个女孩也经常为一个反复出现的噩梦所折磨:“她躺在一个黑暗的大房间中央,感觉到自己的脸在肿大,变成了无形无状的一团,充斥着整个房间;而眼睛则已幻成千万只眼在游走,被凝固在烟囱里。”这样的场景与法国诗人克洛岱尔的溶中所谈到的死亡和虚无多少有些相似:“天只剩下一片烟雾,空间只剩下了一片汪洋,你看,一切都溶去了,我在四面八方找不到一根线条,一种形象。一切事物都汇成唯一的水,恰似我所感到的留在我颊上的泪水汇成”。这种人类生命与存在溶解成虚无的宿命在爱里森的笔下成为了个体共同经历的生存状态。三作为一部美国小说,看不见的人指出了美国文化的特点

14、:“我们社会的本质就在于,我们被阻止去认识自己。”与其他黑人作家不同,爱里森没有简单地控诉黑人艰难的生活处境,没有“抗议小说”激进鲜明的政治色彩,也并未从社会学的角度充当某社会团体或种族的代言。爱里森说过,他首先是个人,然后是个黑人,因此小说中的人物竭力说服读者超越阶级种族财富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去发掘人的本质。虽然该小说有其个性,即,它是一部反映黑人一些独特生活经验及感受的小说,但明显的是,不被人看见的“我”,黑人学校的校长等人只是抽象个体的具体化。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许多像“我”那样寻找自我以及像校长那样的既不属于黑人又不属于白人而彻底丧失自我的人。小说同样还反映了现代文坛常涉及到的异化问题。

15、异化是“人们在自己无力支配看不见的人是黑人文学哲理化的转折点。爱里森的思想为六十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做了铺垫。美国社会同时存在黑白两种文化价值观。以白人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通过传播媒介及教育手段来放逐以黑人文化为代表的边缘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对立。书中的“我”正是在这种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去探索自我,寻找真正的存在,而书中的白人对黑人的视而不见也就是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一种视而不见和否认。小说中,“我”通过吃红薯,听布鲁斯,发现了自我,也发现了整个黑人民族。埃里森正是借无名无姓的黑人主人公作为美国黑人文化的代表,从文化角度探索人性,寻找黑人文化的真正存在。与传统黑人文化不同的是,爱里森对迎合白

16、人或采取暴力的斗争方式都给与了批评。他认为,一个民族要想摆脱不利局势,找到出路,必须和一个个体一样,首先接受真实的自我,即黑人自身的文化。只有确定了自身的身份,才不会在多文化的浪潮中迷失自己。只有遵循一条发现自我,塑造自我的道路,才能为民族探寻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参考文献:1. Ellison, Ralph. Invisible Ma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2. Stumpf,Samuel Enoch & James Fieser. A History ofPhilosophy.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黄鉄池:当代美国小说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3.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罗德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