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上全册教案

上传人:说**** 文档编号:213920442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0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上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6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上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6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上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6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上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6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上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上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上全册教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上学了设计说明我上学了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的第一个语文学习内容,设置目的是帮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为此,本课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游戏引入、图片欣赏、学唱歌曲、动手操作、讲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和校园,产生对祖国、学校、老师、学习生活的热爱。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课前准备1. 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 教师)2. 准备长城、天安门的宣传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 教师)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1. 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

2、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 板书:我上学了) 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2. 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3. 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设计意图: 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1. 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1) 播放天安门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交流: 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

3、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 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来到天安门,我看到 ,我想说 。(3) 教师小结: 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2. 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1) 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9(3) 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请少数民族同学在台前进行自我介绍。(4) 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全班同学相互拥抱。(5) 过渡: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

4、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板书:我是中国人)3. 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1)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长城和天安门举世闻名,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2) 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漂亮的校园,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设计意图: 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启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号,因此,本环节设计重在借助图片,借助生活体验,借助教师语言,诱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三、图文结合,进行爱上学教育1. 引言: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高兴吗?带着你此时的感

5、受读一读我是小学生。 ( 板书)2. 课件出示插图,小朋友都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去上学,他们还高兴地诵读着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3. 教师范读,然后领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1) “不迟到”的“迟”要读准翘舌音。(2) “早,早,早”的“早”为平舌音。(3) “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这句话要正确断句。4.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小朋友们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朗读:(1) “太阳”和“花儿”露出笑脸,要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句。(2) 小朋友们背上小书包可神气了,小鸟看见了也忍不住要问问,问什么呢?带着好奇的心情读第二句。(3) 同学们这么早就背

6、着小书包,他们要去哪里呀?快来回答小鸟。( 教师趁机讲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和放学时间 )(4) 小结: “不迟到”是小学生一定要遵守的纪律,只有遵守纪律,你们才会在学校里有更大的收获。(5) 语言交流:在学校里学习能让我们快乐、健康地长大,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呀?(6) 介绍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7) 小结: 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能为祖国立功劳。5. 齐读整首儿歌。播放上学歌,学生学唱。设计意图: 一首上学歌将学生带入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境,通过反复诵读、图文结合, 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树立远大理想,同时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初步感受语文课堂的 “语文” 味,从而乐于

7、表达,乐于诵读。四、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1. 出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师: 小朋友,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猫,它哭得很伤心,老师就把它带来了。( 出示小花猫手指玩偶,讲故事)师: 小朋友,我以前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时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镜就要掉,老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饿肚子。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2.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小朋友是怎样读书、写字的。3. 教师

8、示范,学生跟着做。读书姿势: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写字姿势: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1) “一寸”相当于老师的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对小朋友来说,差不多三个手指并拢那么宽。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在虎口的位置。另外,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面。(2) 眼离书本一尺。把文具盒竖起来,放在书本和你的眼睛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3) 胸离课桌一拳。握紧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设计意图: 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知道保护视力需要正确的读写姿

9、势。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插图、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动作纠正等活动,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五、交流展示,进行热爱语文教育1. 师: 书就是知识的海洋,乐趣的天堂。你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2. 小组内互讲故事,然后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3. 教师点评,针对同学的表现相机提出要求:讲故事时要尽量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声音要洪亮,让同学听清楚。听故事的同学要专心,听清楚故事内容,看看同学哪里讲得好,向他学习。4. 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和家长一起读。设计意图: 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互动学习的效果,教师的点评既能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愿

10、望,又能促使学生成长。教学反思。1 天地人一、 教学目标1. 运用已有学习基础和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 个生字;2. 在儿歌、游戏等各种形式的复现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生字,理解字义,对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3.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被称为“三才之道”,从字体演变图中了解“天、地、人”字体的本义。4. 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友好相处。二、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 个生字;2. 对识字感兴趣,乐于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宝宝;3. 在识字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三、 课时安排: 1 课时四、 教学过程(一

11、)联系旧知,导入新课1. 小朋友们,在上一年级以前,你们是不是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字宝宝?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认不认识这几个字宝宝,如果你认识他们,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2. 逐个出示:“天、地、人、你、我、他”,学生齐读;3. 指名念随机点到的“天、地、人、你、我、他”,说说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认识这些字宝宝。(二)学习“天地人”1. 出示甲骨文的“天”,猜猜是什么字;2. 出示“天”,读一读;3. 配合图片,结合甲骨文,教师讲解“天”的本义;4. 认识田字格中的“天”,初步感受汉字书写的美;5. 同“天”的教学方法类似,教学“地、人”;6. 读一读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了

12、解“天地人”的含义。三才,就是天、地、人。天地人合一,有了这三个方面,世界才开始。(三)学习“你我他”1. 出示三个小朋友做游戏的图片,认识“你我他”三个生字;2. 根据句式:“你是 ,我是 ,他是 , 我们都是 。 ” 上台做小朋友互相认识的口语交际小游戏。3. 课中操:大家看幻灯片起立唱一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在歌唱中巩固生字“你我”。(四)巩固游戏1. 摘苹果游戏:可重复玩几次;2. 找朋友游戏:找找图片中认识的字,学习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宝宝;3.词)。(五)谈话小结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字宝宝?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每天里,无论在哪里遇到这些字宝宝,以及其它你认识的,想认识的

13、字宝宝,都留心读一读,比一比谁交到的字宝宝朋友最多。开火车游戏:除了读图片上的词语,还可以给“天地人你我他”找更多的朋友(口头组2金木水火土设计说明这是一篇短小的儿歌,前两行数字与五行相对,后两行天地与日月相应。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本课堪称识字小文的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教师以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 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课前准备1. 生字卡片。 ( 师生)2. 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 教师)3. 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

14、程一、音频激趣,诵读导入1. 导言: 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2. 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 遍。3. 交流: 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4. 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 带有字幕 ) ,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设计意图: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1. 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2. 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3. 小组合作:(1) 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

15、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2) 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4. 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 六七八九十等 )(2) 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 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3) 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4) 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5. 齐声诵读。设计意图: 韵文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必然实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 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 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2. 学生汇报:大声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