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3919749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张伟【摘要】 目的: 探讨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对其临床病例资料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60例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中,包括单脏器损伤患者50例,其中有脾损伤患者24例,肾损伤患者14例,肝损伤患者7例,胰腺损伤5例。多脏器损伤患者有10例,其中肝损伤伴左肾损伤4例;肝损伤伴脾损伤2例;脾损伤伴右肾损伤2例;脾损伤伴胰腺损伤2例。结论:CT扫描检查腹部闭合性实质性脏器损伤是一种简洁、快速、准确的方法,CT扫描能迅速作

2、出准确诊断,对制定急诊腹部创伤临床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效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关键词】CT;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R657.3 B1004-4949(2015)02-0069-01腹部损伤分为腹部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又可分为实质性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腹部闭合性实质性脏器损伤一般情况下发生损伤的器官较多,且多具隐蔽性,从而较难对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作出准确诊断,导致死亡率较高,是威胁该类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1。近几年来,多层螺旋CT的应用不断普及,使得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检查的准确度大幅提高,因此,CT检查成为了腹部闭合性实质性脏器损伤检查的常用

3、方法2。为了探讨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2011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效果令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其中有男性49例,女性11例,年龄1671岁,平均(30.75.9)岁,所有患者均经过腹部CT平扫、手术及B超检查确诊。在60例患者中,有31例车祸伤,12例斗殴伤,10例坠落伤,7例其他伤。患者从受伤到CT扫描检查时间间隔为124 h。症状:所有患者均有腹痛、腹肌紧张、反跳痛、压痛等,且大部分伴有腹膜剌激征

4、。其中出现血压下降29例,出现休克昏迷7例。1.2检查方法使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philips mx 16-slice)螺旋CT,螺距为1.5,从膈顶至盆腔逐层扫描。30例患者行双期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 90100 ml,经肘静脉注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130 kV,管电流210240 mA,准直宽度1. 5 mm,重组层厚5 mm。2 结果在本研究60例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中,包括单脏器损伤患者50例,其中有脾损伤患者24例,症状为脾包膜下出血,CT 显示脾旁呈现新月或半月状的高密度影;肾损伤患者14例,CT 显示伤肾增大,肾实质内见大片低密

5、度影,进行增强扫描可以看到对比剂外渗到肾周间隙;肝损伤患者7例,CT显示包膜为不完整形态,肝缘表现出深浅不一的裂隙,肝脏呈现不规则的片状低密度影,肝包膜下的腹腔有积液。双期增强扫描显示伤肝发生不均匀强化,肝内斑点状低密度区无强化;胰腺损伤5例,CT显示胰腺周边模糊,双期增强扫描显示胰腺损伤断裂处不强化,为线条状低密度。多脏器损伤患者有10例,其中肝损伤伴左肾损伤4例;肝损伤伴脾损伤2例;脾损伤伴右肾损伤2例;脾损伤伴胰腺损伤2例。3 讨论大部分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伤势较为复杂,发病突然,受伤严重,病情危急,死亡率较高。临床上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早期准确诊断对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能提供重要的参考

6、依据,并且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3。在腹部闭合性实质性脏器损伤中,脾、肝、肾等脏器最容易受损,其中以脾脏的损伤率最高,约为40%,其次是肝脏,约为25%4。临床上,腹部闭合性实质性脏器损伤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如果发生多脏器损伤,其临床表现会相互重叠。一般采用腹腔穿刺来进行早期诊断,但穿刺的方法并不能准确诊断出损伤的具体位置和受伤程度,而且还有可能会因为穿刺结果阴性或假阳性而导致漏诊、误诊5。CT扫描能及时检查出患者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是否发生损伤、损伤范围以及损伤程度,并且还能显示腹腔内的出血状况,判断出血量,为临床医师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肾、肝、脾均为实质性器官,其损伤

7、可分为撕裂伤、挫伤、被膜下血肿和实质内血肿,CT表现均具有相同的特点,表现为脏器周围积血,血液密度大小与出血的时间密切相关;脏器肿大、撕裂、受压和脏器内血肿引起的实质及裂隙内的密度改变;若脏器血管发生损伤,可导致局部或整个器官的供血减少或无供血,而出现低强化或无强化等6。如果脾发生损伤,结果为脾破裂形成包膜何包膜下血肿或脾内血肿,若血肿破裂出血,会引起腹腔积血,脾破裂导致的腹腔积液主要CT现象是肝周新月状低密度影。所以对于肝周积液的外伤患者,若未见肝脏损伤征像,则要考虑脾是否损伤。肝损伤与脾损伤非常相似,肝内散小片低密度影为挫伤,单发或多发条片低密度为裂伤。肝脏增强扫描也非常重要,通过CT结果

8、观察脏器不同部位的强化与否及强化程度,可以判断出脏器的损伤程度并评估愈后情况。CT扫描检查腹部闭合性实质性脏器损伤是一种简洁、快速、准确的方法,CT 扫描敏感且特异性较高,能迅速作出准确诊断,对制定急诊腹部创伤临床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效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参考文献1 于武江,田生中,孙秀玲.闭合性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CT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1):59-61.2 刘军,赵建农.多层螺旋CT平扫对急性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8(7):807-810.3 韦盛强.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 CT 诊断J.吉林医学,2012,33(5):1017-1018.4 唐维克,方建文,许伟明,等.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J.創伤外科杂志,2012,9(5):466-467.5 郑丹丹.腹部质脏器损伤CT诊断讨论J.黑龙江医药,2012,11(22):1011-1012.6 杨春明.CT扫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2012,22(6):1013-1014.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