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13908979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8.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成本 基础设施区位优势 同一地区 地域联系 轻、薄、短、小 交通运输方式 通信 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代表性地区德国_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_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_”等特点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以_企业为主,工业呈分散分布代表性工业部门_、钢铁、_、机械、_等轻工业和高技术工业鲁尔东北部硅谷中小型煤炭纺织化工工业类别高技术工业传统工业科技人员比例高低产品附加值高低生产增长速度快慢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长研究开发费用高低类型传统原因目的案例工业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钢铁、石化工

2、业新兴工业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高科技工业园和我国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类型原因条件案例目的传统工业发展中的工业扩散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和通讯技术与手段不少企业由美国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新兴工业发展中的工业扩散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适宜空运硅谷企业在东南亚、墨西哥设分厂由跨国公司形成的工业扩散现代工业的标准化生产和运输技术的新发展福特汽车、飞机制造原因表现形式结果工业集聚获得规模效益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新兴产业集聚形成工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工业分散在全球范围

3、内寻找最优区位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都由分布在许多地区的工厂供应;每一种原料和零部件会销售到很多地区形成跨国公司以及国际和区域劳动分工年份国别2008年市场份额2009年市场份额2009年产量自主品牌25%44%457.7万辆日系品牌30%21%219.66万辆德系品牌20%14%145.83万辆美系品牌13%10%101.78万辆韩系品牌8%8%81.78万辆法系品牌4%3%27万辆鲁尔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钢铁、煤炭、石化、汽车、造船、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压

4、缩耗能多、耗水多的工业,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保障便利的交通发展科技,繁荣经济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对比项目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生产特点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分布特点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廉价的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订货政府的大力支持分析角度评价用语自然条件原料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燃料接近燃料地(煤矿、水电站等),能源充足水源靠近水源(

5、河流、湖泊、水库),水资源丰富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经济条件市场接近市场(人口密集、市场广阔)交通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技术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人才和技术优势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廉价产业基础靠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好;工业基础好社会条件国家政策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工业惯性搬迁费用高社会协作设施完善,协作能力强理清要点,综合分析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避免思路狭窄,遗漏要点利弊均衡,全面分析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找出区域工业发展中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抓住主导,重点分析针对主导因素,结合区域特征因地制宜进行重点评价与分析,避免套用、空泛纵看变化,动态分析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