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站及冷库房应急预防处置措施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13791648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站及冷库房应急预防处置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制冷站及冷库房应急预防处置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制冷站及冷库房应急预防处置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制冷站及冷库房应急预防处置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制冷站及冷库房应急预防处置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制冷站及冷库房应急预防处置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站及冷库房应急预防处置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冷站及冷库房应急、预防措施一、目的对制冷站及冷库房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和预防。二、范围制冷站、冷库房及使用氨制冷系统设施的部门岗位。三、职责(1) 分厂负责应急预防措施的演练、实施和管理。(2) 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设备基建 部应对应急预防措施予以评审和修订。四、内容制冷站系统的操作人员要做到平安生产,不仅要掌握制冷技 术知识和熟练的平安技术操作,而且还必须掌握有关的平安预防 措施和急救知识。1 .平安预防措施操作人员应加强平安技术的学习,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岗位 责任制,时刻提高警惕,以防事故的发生;应了解制冷机对人体 的影响,学习氨中毒后的急救知识和救护药品使用的知识。

2、空气中的含叙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空气的含氨量X10- 6可以感觉氨臭的最低含量20长期停留也无害的最大值100短时间对人体无害300500强烈刺激鼻子和咽喉408刺激人体眼睛698引起强烈的咳嗽1720短时间内有危险(30min)2500-4500立刻引起致命危险5000-10000制冷系统的机器、设备和管道等要保持密封,漏氨部位应及 时处理,以防氨对人体的危害;防毒面具、橡胶手套、胶鞋以及 救护药品(食醋),应妥善放置在机器间进出口的专用箱内,并 定期检查是否处于良好的待使用状态。另外,机房内应配备二氧 化碳或干粉等灭火器材,以备扑灭油火、制冷剂火和电火。平时还应加强预防性训练

3、,如训练对防护用品的使用,熟练 掌握防毒面具的使用标准;假设一定的事故,让操作人员处理, 以训练他们处理事故的能力。2.防毒面具的使用与保管防毒面具有活性炭防毒面具和过滤式防毒面具,主要在漏氨 时使用。这种防毒面具在空气中含氨量不超过2%的情况下使用。 超过2%的地方将不能起防护作用。使用时应检查是否损坏,假设损坏应停止使用。假设完好,将过 滤罐的橡皮塞子翻开,将复面从头上戴向下领,松紧适宜,呼吸 不困准,即可使用。抢救中如闻到微弱的刺激气味时,应立即离 开有毒区域。用完后,假设氨味较大,说明活性炭分子吸附能力已经饱和, 应将其内的活性炭更换,换下来的活性炭可用醋酸清洗,晾干后 再用。另外,使

4、用后复面应用酒精冲洗消毒,晾干后撤上滑石粉, 保管在阴凉通风的专用箱内,以备使用。3 .应急措施(1)发生漏氨时的急救措施 氨制冷系统的阀门或法兰 等处,由于填料或垫片不严引起的轻微漏氨是经常发生的,也易 处理。但当系统某一管道或设备发生破裂而大量跑氮时,情况就 比拟严重。遇有这种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镇静、沉着,不应惊 慌失措,以免错开或乱开机器、设备上的阀门,导致事故进一步 扩大;必须正确判断情况,迅速组织有经验的技工,穿戴防护用 具进入现场抢救。1)高压管路破裂时的处理 应立即停止压缩机的运转, 根据事故发生的地点,迅速将跑氨管路两端的阀门关闭,切断漏 氨部位与有关设备相连通的管道,卡住氨

5、源。假设破裂管段不长, 用水进行吸收余氨,待吸收完毕后,漏处不再有氨气外逸,用空 气进行置换,然后进行补焊,带水压和气压试验合格后恢复使用.2)高压容器跑氨时处理 如果液位指示器被碰断,应立 即关闭液位计上、下角阀,更换液位计。如容器破裂,应先截断氨来源,并在破裂部位盖上淋透水的 织物或胶皮,然后扎紧,以减轻泄漏程度,或用水管喷淋冷水进 行抢堵。同时应迅速将容器内的液体送向低压容器或蒸发器排管 中;液体排完后关闭阀门,切断与低压系统的联系。容器内余氨通过放油管和集油器放入水池中,待余液放完后, 用放油管接通大气或自行放空。无法排放时,应通过紧急泄氨器 排入下水道。待氮放尽后进行焊补。焊后做水压

6、及气压试验,合 格后再用。3 )低压系统管道跑氨时处理 首先要迅速查明跑氨部位, 关闭该冷却设备的供液阀、回气阀,并调整有关阀门,切断系统 与冷却设备的联系。在此情况下由于氨气过浓,可开动或临时加 风机向出口排出氨气,并用醋酸溶液喷雾中和;然后在破裂管道 上包扎薄胶皮,再用管卡将漏点卡死,调整阀门,抽空该冷却设 备。(2 )人员受氮损害时的救护 氨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大致有如下三种:a、氨液溅到皮肤上时引起类似烧伤性伤害; b、氨液或氨气对眼睛的刺激性或烧上性伤害;c、氨气被人体 吸入,轻那么刺激呼吸管道,中那么导致昏迷甚至死亡。急救处理措施:1 )当氨液溅到衣服或皮肤上时,应立即把氨液溅湿

7、的衣服脱 去,用水或食醋冲洗皮肤;注意水温不应超过46C,切忌干加热。 当解冻后,再涂上消毒凡士林或植物油脂。2)当呼吸道受氨气刺激引起严重咳嗽时,可用湿毛巾或用水 弄湿衣服,捂住鼻子和口由于氨易融于水,因此,此举可明显减轻 氮的刺激作用。也可用食醋把毛巾浸湿,再捂住鼻子和口、由于醋 蒸汽和氨发生中和作用,使氨变为中性盐,这样可以减轻对呼吸道 的刺激,并可以缓和中毒程度。3 )当呼吸道受氨剌激较强烈,而且中毒比拟严重时,可用食 醋滴鼻漱口,并给中毒者饮入食醋或柠檬汁。但切忌饮白开水,因 氨易溶于水而助长氨的扩散。4)当氮中毒十分严重,致使呼吸微弱、甚至休克、呼吸停止 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并给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有条 件时施以纯氧呼吸。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请医生或送医院抢救。5)不管中毒或窒息程度轻重与否,均应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 处进行抢救,不使其继续吸入含氨的空气。6)对于受氨损伤的皮肤,只许用水或酸性的食醋和柠檬酸冲 洗,绝对不要用毛巾等擦洗受伤部位,以免擦破表皮引起继续感染。 对腹部以下器官,当吸附氨而产生强烈刺痛感时,应立即跳进水池 即可逐渐缓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