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上装实例运用第一节 衬衫第二节 连衣裙结构设计第三节 女式马夹结构设计第四节 女套装结构设计第五节 夹克衫结构设计第六节 女式大衣、风衣结构设计整理ppt第一节 衬衫1 款式特点 此款衬衫(图7 一l )为男式衬衣领,泡泡袖,门襟明贴边,前后各两腰省,休闲时尚的复古造型,规格设计,衣长较短且合体,衣身形态优美2 规格设置:160 / 83A (1) 衣长:52cm (5) 袖长:58cm (2) 胸围:90cm (6) 肩宽:36cm (3) 腰围:74cm (7) 臀围:94cm (4)袖克夫:8cm (8) 袖口:12cm 3 结构要点 前胸围大于后胸围,且后衣上平线高于前衣上平线0.8cm ,胸省设为2cm (图7 一2 、图7 一3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一节 衬衫4 排料图排料图,如图7 一4 所示5 泡泡袖衬衫立裁(1)胚布准备,如图7 一5 所示 (2)立体裁剪过程 l)立裁制作(前片) 将布料中心线直丝对准人台的前中心线,胸部留取松量井用大头针固定(图7 一6 ) 将布料横丝对齐人台的胸围线,井在胸高点附近预留0.8cm 左右的松量(图7 一7 ) 在胸高点附近顺直丝方向推至侧颈点附近定针,在领圈处预留0.2 一0.3cm的松量(图7 一8 )。
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一节 衬衫 清剪领圈弧线,作剪口,如图7一9 所示 于侧面完成立体面的构筑,转折面内预留0.7一1cm 的活动松量(图7 一10 ) 完成侧缝线并用标示线贴出,如图7一11 所示 清剪袖笼及肩线处的缝份,如图7一12 所示 依纱向的稳定性将胸围线以下的余量制作成胸腰省,并留一定的腰部松量,如图7 - 13 所示 于基础肩端点向内1cm 左右确定该款式的肩端位,如图7一14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一节 衬衫 2 )立裁制作(后片) 将布料后中心线直丝对准人台后中心线,面料横丝与人台胸围线重叠,井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 一15 所示 在肩脚骨处预留0.3一0.8cm 的松量,如图7-16 所示 在肩脚骨推一直丝至后侧颈点附近定针,后领圈处预留0.2一0.3cm 松量,如图7 - 17 所示 于横背宽与背宽直线处推一直丝至后肩端点附近定针,如图7 一18 所示 于后片的胸围线附近构筑立体面,并留出1.5一2cm 松量,如图7 一19 所示 将后片胸围线以下腰节处的多余量摄取成腰省,预留腰部的松量,如图7一20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一节 衬衫 完成肩斜线、侧缝线、袖笼弧线、贴好标示线并清剪,如图7一21 所示。
前、后片肩斜线和侧缝线对别试样,如图7一22所示 3)立裁制作(领片) 在领圈处贴上标示线,准备绸领后中心线对齐底领布,如图7一23 所示 确定绸领位置,用针固定确定领座的绸领位置后,按底领宽剪去多余部分,如图7一24 所示 绸翻领剪出翻领布的绱领线翻领与领座相连部分的绱领线最好预先画出,并先裁掉,如图7一25 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一节 衬衫 绸翻领将翻领与领座后中心线对齐,内侧相接,用别针固定,打若干剪口,如图7一26 所示 确定好翻领宽按设计图稿确定领外口线,如图7一27 、图7 一28 所示 4)立裁制作(袖片) 按立裁取样的衣片袖笼弧线,平面预裁袖片 绸袖子确认袖肥、袖长、袖头宽等轮廓后,做好袖口开权,袖头用针固定(图7一29 )6 拓样 拓样如图7一30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一节 衬衫二、波浪领衬衫1 .款式特点 在外观上看,波浪领衬衫(图7 一31 )轻盈飘逸,波浪领,喇叭袖,半紧身,整体呈X造型2 成品规格:160 / 83A (1)衣长:6Ocm 2)袖长:23cm 3)胸围:87cm 4)肩宽:36cm 5)腰围:7lCm 6)臀围:92cm 。
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一节 衬衫3 结构要点(1)前胸围大于后胸围,且后衣上平线高于前衣上平线0.5cm,胸省设为2.3cm (2)前后肩颈点高度差为0.5cm 转换省2.Ocm领与袖按图7 一32 所示位置作切展,腰节线下部分合并后腰省按图7-33 、图7一34 所示作纸样补正三、短袖衬衫 1 款式特点短袖衬衫(图7一34 ),V 型翻折领,前后各两腰省,短袖合体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一节 衬衫2 成品规格:160 / 82A (1)衣长:56cm 2)袖长:18cmo (3)胸围:gocm 4)肩宽:38cm 5)腰围:74cm 6)臀围:94cm 3 结构要点前胸围大于后胸围,且后衣上平线高于前衣上平线0.5cm ,胸省设为2cm(图7一35 、图7一36 )上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二节 连衣裙结构设计一、V 型领连衣裙1 款式特点(1) V 型领、无袖、前有两腰省、腋下左右各有一省,后开拉链2)半紧身、整体呈A 字造型(图7一37 )2 成品规格:160 / 83A (1)胸围:90cm (2)肩宽:35cm3)衣长:98cm4)腰围:74cm5)臀围:1OOcm。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二节 连衣裙结构设计3 结构要点(1)前胸围大于后胸围,且前衣上平线高于后衣上平线1cm ,胸省设为3.5cm 前肩颈点在正常位置上再下落0.2cm (图7 一38 )二、两截式连衣裙 1 款式特点 两截式连衣裙的款式为V型领,门襟交叉重叠,腰节分割造型线偏高,胸部细褶造型,下身为多片分割裙(图7 一39 ) 2 成品规格:160 / 83A (1)胸围:82cm (2)肩宽:33cm3)衣长:88cm4)腰围:66cm5)臀围:92cm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二节 连衣裙结构设计3 结构要点 前胸围大于后胸围,且前衣上平线高于后衣上平线0.5cm,胸省设为3cm(图7 一40)三、旗袍 1 款式特点 旗袍的款式为偏襟,盘扣、滚边、半紧身、中式立领、至膝盖(图7一41 )2 成品规格:160 / 83A (1)胸围:88 (2)肩宽:38cm (3)衣长:106.5cm (4)腰围:72cm (5)臀围:92cm 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二节 连衣裙结构设计3 结构要点 前胸围大于后胸围,且前衣上平线高于后衣上平线1cm,胸省设3.5cm (图7 一42 、图7 一43 )。
上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三节 女式马夹结构设计一、普通马夹1 款式特点 普通马夹的款式为V 型领、窄肩、四粒扣、前左右各有两腰省、两口袋,半紧身造型着装在衬衣上,端庄而典雅(图7 一44 )2 成品规格:160 / 83A (1)胸围:88cm (2)肩宽:3Ocm3)衣长:45cm3 结构要点 前胸围大于后胸围,且后衣上平线高于前衣上平线0.5cm , 胸省设为2cm (图7 一45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三节 女式马夹结构设计二、时装马夹1 款式特点 时装马夹的款式为无袖、领镶嵌裘皮,较宽松造型,前门襟拉链设计(图7 一46 )2 成品规格:160 / 83A (1)衣长:54cm (2)胸围:96cm (3)肩宽:33cm 3 结构要点 前胸围大于后胸围,且后衣上平线高于前衣上平线1.5cm 如图7 一47 所示上一页返回整理ppt第四节 女套装结构设计一、驳领刀背缝女西服1 款式特点 驳领刀背缝西服的款式为三粒扣、平驳领、四开身结构,利用刀背缝分割线突出服装的立体感(图7 一48 )2 成品规格:160 / 83A ( 1 )胸围:95cm 2 )肩宽:4Ocm 3 )衣长:6Ocm 。
4 )腰围:74cm 5 )臀围:1OOcm ( 6 )袖长:56cm 7 )袖口:13cm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四节 女套装结构设计3 结构要点( 1 )后片:原型肩省合并1 / 3 ,后横领开大0.7cm,由于需要装垫肩,故留有部分肩省 2 )前片:原型偏胸1cm , 2 / 3 袖窿省隐藏在刀背缝分割线中(图7 一49、7-49续表 ) ( 3 )衣身结构图(图7 一50 ) ( 4 )袖子结构图(图7 一51 )二、西装立裁1 坯布准备坯布准备,如图7 一52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四节 女套装结构设计2 人台准备( 1 )肩部补正 从后颈点(BNP )开始量垫肩比设定的肩宽固定(垫肩为厚1cm 的普通圆垫肩),如图7 一53 所示 定肩线位置贴出袖窿上部轮廓,如图7 一54 所示 ( 2 )标上基准线 前中心向外移动0.5cm ,确定前端门襟宽,驳头的翻折止点贴出翻折线,并作出驳头和上领的轮廓线(图7 一55 、图7 一56 ) 贴完基准线后略远离人台,观察并确认整体感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四节 女套装结构设计 ( 3 )立裁制作l )前片 将布料中心线与人台上向外移的中心线覆合,胸围线水平对准,并用大头针固定(图7 一57 )。
从BP 点轻轻向上推布,用大头针固定,在前颈点稍上方打剪口,使布料覆合人台放不平处打上剪口,整理领围与肩部(图7 一58 ) 对准翻折止点水平打上剪口(图7 一59 ) 依人台上的翻折线将布翻折贴出驳头的形状,并延长串口线22.5cm ,如图7 一60 所示 在胸宽处加入松量构成平面,裁去肩与袖窿上部多余的布(图7 一61 )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四节 女套装结构设计 边推放出胸、腰、臂的松量,边设想分割线位置(图7 一62 ) 在前衣片贴出分割线的位置,注意不要让胸、腰、臂的松量移动,裁去侧边多余的布再将前片轻轻向前折并固定(图7 一63 ) 在侧面中央将前侧布的基准线垂直放置,BIJ 、WIJ 、HIJ 水平放置,并放出所需松量,再用大头针固定(图7-64 ) 将前片放平与侧片拼合用反手抓合的手法,从腰开始捏合,一边整理刀背分割线,一边确保留出足够的松量便于运动(图7 一65 ) 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四节 女套装结构设计 裁去刀背分割线处多余的布,并打上剪口(图7-66 ) 裁去袖窿底多余的布在侧片的腰围处打上剪口,再将侧片轻轻向上折(图7一67 ) 2 )后片。
将后衣片的中心线与人台向将颈侧点固定,不平处打剪口的中心线垂直重合,BIJ 、WIJ 、HIJ 保持水平,按箭头方(图7 一68 ) 从横背宽线向内进34cm,确定后中心线(图7-69 ) 在横背宽线处加入背宽的松量,轻轻上移,肩宽处的余量做偏缝处理(图7 一70 ) 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四节 女套装结构设计 按 的手势推出胸、腰、臀的松量(图7 一71 ) 按款式贴出分割线(注意不要让松量移动),裁去多余的布(图7 一72 ) 整理肩部,将缩缝量平均分配并与前肩相合,用大头针固定(图7 一73 ) 后侧片与前侧片一样处理(图7 一74 ) 调整松量与转折面,并剪去分割线及袖窿底多余的布(图7 一75 ) 前后侧布的BIJ 、WIJ 、HIJ 对合,检查胸、腰、臀处的松量,并用大头针固定,剪去多余的布(图7 一76 ) 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四节 女套装结构设计 确定并贴出领围线袖窿前后都只在袖窿上部贴出(图7 一77 ) 贴出下摆,从远处观察确认整体感(图7 一78 ) 3 )整理衣身在衣身上点影,并用大头针组装,再次确认整体感(图7 一79 ) 将标记好的布取下做熨烫处理,整理缝份(图7一80 ) 用大头针将衣服固定成型(图7一81 ) 。
4 )装领 按图粗截,准备好领的面料(图7一82 ) 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整理ppt第四节 女套装结构设计 将衣服的后颈点与衣领的后中心垂直对应,用大头水平针固定(图7一83) 将衣领绕脖上,一边打剪口一边用大头针固定,直到侧颈点,定领座高,翻折好,别上大头针(图7 一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