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上传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13613750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上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上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上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上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上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上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上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声音的产生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科学的内容,指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是本课最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课教科书共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部分内容教科书分两步进行: 先让学生研究“皮筋” 、“军鼓”等多种实验器材的发声现象,由此推论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然后让学生利用其他物体做发声实验,如往瓶内吹气,检验自己的推想对不对。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应用物体振动发声的知识自己去研究解决一个问题:怎样让某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立即停止。教材分析: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 将教材进行了有机整合: 课一开始,首先让学生欣赏各种优美的

2、声音,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情景中,让他们自行提出问题,进而民主地确定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问题确立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出探究程序,并引导学生利用桌上的材料,自行经历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利用桌上材料去进一步充分感知体验“物体不振动,声音也就没有了”。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去尝试创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3、-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也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噪音”这一公害。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和课件辅助教学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 、 能初步体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过程。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3、 通过学习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课前准备:食品保鲜袋、钢皮尺、豆子、音叉、皮筋、塑料瓶、泡沫小球、烧杯、水、方盒、铅笔、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找声音,谈感受:师:同学们,从你走进教室到现在,你都

4、听到了哪些声音?生口答。师: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还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今天啊!老师特意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声音,请同学们放松心情,仔细欣赏,并猜一猜这些声音都是什么物体发出的?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师电脑播放各种优美的声音:雷声、小河流水声、鸟叫声、知了叫声、吉

5、他声等)师:听了刚才这些声音,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受?(好听、心情很舒畅、想天天生活在这样的声音里)2、提出关于声音的问题:师:的确,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我们每天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也正因为有了声音,我们人与人之间才可以互相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看来,声音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那么,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声音为什么有好多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看来同学们有这么多感兴趣的问题,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些问题中,你认为我们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呢?(应该先解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才能解决其它问题。)3、引入新课:师:的确!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

6、都是新内容,都想研究研究,但是,这些问题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完成,因此,我同意大多数同学的意见,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师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二、 利用材料,探究问题:1、猜测:师:请同学们先动脑想一想: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猜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需要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去研究,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好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7、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多材料,下面,请同学们先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但在实施探究之前老师四点建议:电脑提示:(1)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控制好声音的大小;(2)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注意观察:在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物体本身有什么变化?(3)小组分好工,填好实验记录。(4)实验结束的时候,老师也会发出一个声音(击掌三次),当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就停止你们的实验好吗?2、实践:生自由探究。(用食品保鲜袋、钢皮尺、豆子、音叉、皮筋、塑料瓶、泡沫小球、烧杯、水、方盒、铅笔、鼓等使物体放出声音)3、交流:师:来,告诉大家

8、,你用什么方法让哪个物体发出了声音?师:同学们用这么多的方法让不同的物体发出了声音,那请同学们再动脑想一想:物体在发出声音的同时,它本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4、讨论:师:我们又应该如何研究才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或感觉到物体本身发生的变化呢?请大家讨论一下。老师这里有一些豆子和泡沫小球,看你能否用得上。(生分组讨论)师:来,告诉大家, 你们组准备怎样研究,才能让大家更好地看到或感觉到物体本身发生的变化?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9、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把物体敲响以后,可以用手摸一下,试试物体会怎样;把豆子放在鼓上,把鼓敲响以后,看看豆子有什么变化;将泡沫小球放在瓶中;)5、深入实验:师:同学们的意思是说,可以借助手、豆子或其他细小的物体来观察物体的变化,这个办法非常好,请同学们按照这些办法亲自试一试,看看物体在发声时本身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分组研究)6、交流、小结:师:好,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做的?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辅助电脑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师:通过以上大量的事实,我们发现:物体在发声的时候,它本身

10、都会怎样?生:动。师: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物体在抖动、哆嗦,在震动等。在科学上,我们说物体在 振动。 (师板书:物体振动)师: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这就说明:声音其实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师:知道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吗?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喉咙上感觉一下。(生跟着师做、说:“你好” 、 “快乐每一天!”师:来,告诉老师,手有什么感觉?(生尝试后谈感觉)师: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发出声音。同学们以后要注意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7、想办法让声音停止: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11、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弄清楚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一个物体正在发出声音,怎样才能让这个声音马上停止?请同学们想办法自己试一试。(生利用材料再次体验)师: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让声音立即停止的?(学生回答)师:那为什么这样做,声音就会立即停止呢?(因为这样物体就不振动了。 )电脑课件鼓面、音叉辅助学生理解师:是啊,让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声

12、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三、总结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不错,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揭开了声音产生的秘密。至于其它关于声音的问题,我们以后还将继续研究。好,下面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东西,放松心情,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歌声,用心去体会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师播放 铃儿响叮当,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让我们在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中,整理材料、离开教室。教学反思:声音的产生一课在执教时,通过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把学生带入到美妙的声音世界。本课在设计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问题的提出到结论经历一次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13、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入手学生从早晨起床开始,身边就充满各种各样的声音。开始导入选择了鸟声、上下课铃声、来回路上的车声等学生经常能听到的各种声音。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入手,从学生们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头脑中对科学的原有经验与观察到的事实和同伴的意见发生碰撞,体会到自己经验的不足,因而向着科学理论的方向迈进。这些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往往含有深

14、刻的科学道理,让学生明确科学就在身边。二、注意合理的分工与指导分组时,事先要有器材管理员,这样学生分组活动的时候,比较好控制。特别是这一类课程上课时,有的学生玩起来没完没了,有的学生敲击的声音过大,产生了干扰,兴趣不在声音产生上,影响到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合理的分工,安排好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实验时小组长负责协调分工。实验过程中教师便于控制课堂纪律。特别是实验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一定要仔细观察发声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与不发生时比较有什么不同,这样才能发现问题。 教师一定要参与到小组里面, 了解学生的情况,指导他们实验与记录。三、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活动过程课程设计从学生提出

15、问题到猜想假设这个环节安排了两次学生猜测。第一次是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第二次是在学生制造声音,明确发声方法后根据现象再去猜测。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观察能力,同时注重了探究过程的设计具有层次性。交流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对物体施加外力这一因素上,及时加以引导后,再放手让学生探究,学生的

16、注意力由外力转移到发声物体的变化这一根本原因上来,也就是由现象到本质,交流时对于结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得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四、注重学生的感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提倡以人为本。每个学生感知情况不同, 而且声音的产生有些现象是看不到的, 只能通过自己的感官(眼、耳、口、鼻、手等)去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实验才能真正吸收知识,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是不能改变的。设计实验时,学生实验选择现象明显的为主,例如皮筋、音叉,尺子等学生可以用手感受到,眼睛能看到皮筋的来回动。反证实验时,选择了锣,当声音出现时学生可以用手去摸,也可以放上乒乓球等,通过球的跳动推测锣的运动情况。人声产生引导学生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喉部,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 说出感觉 , 最后归纳得结论。以上的体验学习,贯穿于教学始终。同时,通过以上的体验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本课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探究出声音产生的秘密,经历一次完整的探究实验过程。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收获是多方面的。辽宁省锦州市吉庆小学:闫玮琦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