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傣族男子舞蹈表演中象脚鼓运用的艺术特征试论傣族男子舞蹈表演中象脚鼓运用的艺术特征摘要:象脚鼓是傣族古代时期激励士兵使之英勇奋战的号召 工具,同时它更是傣族人民的象征,它象征着傣家小伙们坚韧不屈以 及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而象脚鼓舞则是傣族最具特色的舞蹈•在舞 动象脚鼓时,它的鼓点因为复杂多变,所以舞者会随着鼓点的变化做 出或踢腿或蹬脚的舞步,彰显出舞者们的稳健、豪迈、热情和潇洒, 由此本论文通过描写象脚鼓的舞法;以及象脚鼓舞中运用到的舞步与 击鼓手法来描写傣族男子舞蹈表演中象脚鼓运用到的艺术特征关键词:傣族男子舞蹈 象脚鼓的表演形式艺术特征傣族男子舞蹈表演中象脚鼓运用的艺术特征1、“甩摆腾踏”的动态性艺术特征动态性就是指舞蹈演员以自身的躯干、手和脚作为其最主要的工 具,通过各种动作舞姿和造型来生动地反映我们所身处的空间里,各 种事物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塑造出具体可感的舞蹈形象而不是单 单以一般的动作和造型堆砌起来的形象•象脚鼓舞热情奔放,其动态 特征主要表现在手上、脚步和鼓的晃动中,并通过这种人体有节律和 美化的动作,将舞蹈的艺术美呈现在人们眼前,通过这些动态性的语 言塑造舞蹈形象,表达内心的感情。
首先,象脚鼓手敲击鼓而的动作稳健有力右手击鼓前要以肘部 做动力,将小臂缓缓地抬起,左肩向前推出,右肩拉回这些手上动 作的运用使象脚鼓舞显得稳健有力.其次,傣族跳象脚鼓舞时舞者腰、腹及臀部前后晃动幅度较大, 双足屈仲灵活,上身及双臂起伏自然,有内在呼吸感,在边击鼓边舞 时,表演者的腰部、腹部、臂部随着膝部的起伏统一向斜前、斜后晃 动通过晃动的动态性动作的运用,显现了象脚鼓舞热情豪放的特点O 而“甩摆腾踏”就是当傣族人民随着自己鼓点的变化达到一种 亢奋点时,同时根据节奏上的变化,以腰为主,手扶鼓为辅,边敲鼓 的同时以口己的腰部力量带动鼓的摆动进行甩鼓,一些技艺高超的鼓 手们通过肘部的内狈I」、膝盖、足跟和脚趾变化着来敲击象脚鼓的鼓面, 使其打出变幻无穷的鼓点,让人们产生有种瓮钟共鸣的错觉,从而使 自己的情感达到一个至高点而步伐上的变化花样有:摆鼓、甩鼓、 晃鼓这三种舞步形式,从而使舞姿上更加的丰富2、 “随腾起舞”的象征性艺术特征“象征性”艺术特征,是在我们生活基础上根据这个舞蹈特有的 长处,来生动地形象地反映其生活本质它为舞蹈艺术开拓了宽广的 表现途径而我们通过自己虚拟、象征的舞蹈形象透过自己的脑海联 想,从美轮美奂的舞蹈艺术中获得心灵和感应上的净化.傣族人民对这种动物图腾的心理崇拜,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 逐渐形成了以模仿动物动作为主要特征的图腾舞蹈。
象脚鼓的鼓身常 以孔雀图案进行装饰同样,象脚鼓似大象的足,而大象在傣族人民 的心中象征五谷丰登、幸福美满,在象脚鼓舞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大 象的身影男子身胯象脚鼓,两膝曲直交替,身体上下起伏,男子身 胯象脚鼓边敲边迈开舞步吋,由于膝部刚韧的起伏和小腿有力的和向 前悠步地稳健落地,使象脚鼓舞形象地再现了大象在森林中漫步的样 了,非常庄严、安然图腾木身是一种形象,傣族人民用这种具体而 直接的方式來表达他们的感情和情绪,从而形成了舞蹈象脚鼓舞则 体现了象的意象,象脚鼓舞跟崇拜大象是分不开的,从而模仿象的动 作创造了象脚鼓舞,象脚鼓舞与象舞的动作基木相同,这也体现了舞 蹈的象征性艺术特征而“随腾起舞”就是根据象脚鼓鼓脚上图腾中的各种动物的步 伐姿态來进行步伐上的表演根据鼓点上的变化而模仿出各种图腾上 动物的步伐进行舞法表演无论象脚鼓舞动作幅度大小不一,还是鼓 的运动状态如何,象脚鼓舞的基本舞步还是一致的最后象脚鼓舞体 现的是象的意象,象脚鼓舞跟崇拜大象是分不开的.3、 “以鼓传情”的抒情性艺术特征而舞蹈的“抒情性”艺术特征是指:“舞者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 解根据节奏上的变化把作品内容以情感为宣泄点,表现作品内容给观 众欣赏的一种表达形式。
舞蹈是利用人的形体动作抒发最激动时的 心态,表达丰富的内在感情在收获的时期,傣族的人民会跳起他们引以为傲的象脚鼓舞用來 庆祝丰收,而在“赶摆”或着“泼水节”的时后,傣族人民将象脚鼓 敲得更响,象脚鼓舞跳得更欢快,以表达内心欢快喜悦之情男了象 脚鼓舞中有许多跳跃性的动作,如前踢变弓箭步半蹲或抬后曲腿跳等 大幅度的动作吋,膝部的起伏仍然是刚韧的,小腿的动作有力,其特 点粗犷、彪悍,动作节奏性强,手的敲打与腿的踢踏并用,加上胸部 的拱缩,肩的耸动,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跳跃技巧风格,充满了阳刚Z 美,使象脚鼓舞显得粗犷,稳健•矫健,灵活的象脚鼓舞表现了傣族男 子勇敢果断的性格特点,抒发了傣族人民刚毅坚韧、战无不腔的民族 精神参考文献:[I] 江应梁编.《傣族史讲义》.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12.⑵《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3] 严昌洪•亨强著.《中国鼓文化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年1月第1版.[4] 袁炳昌•光饪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中央民族大学出 版社[5] 张忠•论象脚鼓及其民族特性[J]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 报).2002. (01)・[6] 乔明昌•浅论徳宏州象脚鼓艺术[J]・民族艺术研 究.1993. (01).[7] 刘扬武.傣族的鼓文化[J]・民族音乐,2005, (01)・[8] 刘扬武.象脚鼓的传说[J]・云岭歌声,2005, (05)・[9] 额瑜婷.构成傣族舞蹈审美特征的儿个因素[J]・玉溪师范 学院报,2005, (09).[10] 王慧勇.傣族“嘎光”舞的体育美[J]・沧桑,2007, (03).[II] 朱海鹰.《重新认识象脚鼓文化》•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 (09)・12]黄清林.《傣族民间象脚鼓舞》•民族音乐.2009,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