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策略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3406752 上传时间:2021-1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策略 莫朝管学习数学的过程,实质上是思考过程,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教学中,经常关注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能更好地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并维持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有效地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教师是真正的执行者和落实者。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对此我有如下见解: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乌申斯基提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主动思考的动力。可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让学生成为消极的接收者,这会严重扼杀学生的个性与思维。因此

2、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必须重视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照本宣科,讲究教学技巧与艺术,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引入游戏机制游戏的吸引力遠远大于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教学中引入游戏机制,能够将玩与学完美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更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2.设计趣味故事小学生活泼好动,在学生眼中,数学无非就是数字与符号,公式与定理,又如何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呢?要激起学生对学科的喜爱,就需要教师下一番工夫,对数学教学进行“包装”。二、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

3、维的开端、智慧的开始,是打开学生创新之门的钥匙。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善于运用提问,以富有探索性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核心所在。1.以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好奇心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内在推动力量。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问题,以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主体性与思考的独立性,让学生积极地全程参与探究。2.以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初级阶段,而数学知识点抽象深

4、奥,学生并不能独立完成探究,往往无从找到解决的切入点或是理解错误,这会影响到学生的独立思考。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来自教师的启发与诱导。教师可以在学生思维困惑时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展开思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地深入理解这些深奥的知识点,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样的亲身参与才能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以开放性的问题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独立思考不仅在于能够解决他人所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自我思考自主地发现问题,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即一题多解或者多题一解,引导学生从

5、多个角度展开思考,将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更能实现学生的深度思考,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三、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思考问题,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该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里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它们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题的能力。四、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课堂教学,师生是在简单的对话中进行的,尤其是在观察、发现、概括、总结出方法、规律时,教师总是着急,不等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不让学生说或提示

6、代替学生说,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不要直接给出问题的思考思路;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要适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具体想法呈现给其他学生,让大家共同交流和探究。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数学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培养学生能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提出问题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必须在学生对学习对象和内容经过个人的积极探索或小组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再请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时,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

7、生回答后,老师不要马上给予评价或提出下一个问题,也应等一等,让学生有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方法的机会。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才能全神贯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六、设计富有思考性的练习题练习题一般分为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每节课设计一道或两道更有思考性、挑战性的综合练习题或拓展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七、培养学生反思数学思考的习惯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学会反思是学生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学生反思数学思考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进而对数学认知活动进行指导、支配、决定和监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反思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每课结束前的短短几分钟,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学习过程、运用的数学思维方法进行回顾和思考。总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学生努力创设良好的思考环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力度,感受数学思考的魅力,使学生成为会数学思考、乐于数学思考的人,真正使我们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