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完整版2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13374883 上传时间:2021-1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完整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完整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完整版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完整版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完整版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完整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完整版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学校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课杨氏之子;二、教学目标1熟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懂得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奇妙,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乐趣;三、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重点: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灵;难点:能参考注释,懂得课文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惠;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一、谈话导入同学们, 宠爱听故事吗?给你们讲一个周总理的故事;有一天, 周总理

2、在会见来访的美国外交家基辛格时,基辛格有意发难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都是那么低头弯腰的, 不像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的;周恩来总理回答说 “那是由于你们美国走的是下坡路,我们中国走的是上坡路;”这位以语言尖刻而著称的美国外交家产时哑口无言, 一时说不出话来; 同学们, 周总理的回答奇妙吗?从这奇妙、机灵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聪慧)是啊,周总理的聪慧表达在语 言的沟通上,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同学们, 像这样表达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很多, 第三单元的学习将引领我们领悟语言的魅力,今日, 我们先来学习第九课杨氏之子【板书:杨氏之子】二、揭题入学,解读文言1、说明课题意思(生齐说并写

3、下来)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 放在姓后表示敬重, “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2.你贵姓?也可以称为氏之子或之女;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3介绍世说新语今日我们熟识的杨氏之子的故事被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里;师:明白这本书吗?(自由读读:这本书主要记载汉末到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分1上中下三卷, 共 36 篇;杨氏之子 是其次篇里的一个小故事;)板书 :刘义庆 世说新语 2、这样说,我该是“刘氏之女”,你该是什么呢?3、从题目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用古代语言写成的文章,我们把它叫做古文或者文言文;【板书:文言文】三、初步感知,读出韵味

4、1、请大家自由朗读全文, 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出示“学习提示1”,同学自由读,指名回答)2、同学们,好多人认为古文难学,其实,学好古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 , 一卷在手,书声朗朗;下面,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屏幕出示课文,师范读)3、怎么样,读古文也蛮有味道的吧?你们觉得朗读古文特殊要留意什么?(停 顿)对,古文节奏明快,舒缓有度,读的时候要留意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那你们听老师读一句(读第一句)好听吗?对,只留意停顿仍不行, 仍要留意读出古文的韵味, 再听我读;这一遍怎么样了?

5、我们读的时候尽量做到字断音连,音断意连;4、指名读第一句,进行朗读指导;5、同学看着大屏幕上划分好节奏的课文,自由练读;6、指名读,相机指导多音字“为”和“应”的正确读法,“家禽”古意与今意的区分;7 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四懂得字词,读懂故事同学们,多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古文的方法,但是要想深化、精确地懂得字词、 句子的意思仍得借助于课后的注释;现在请你默读课文, 利用课后的注释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遇到不明白的字词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争论一下,仍不能解决的, 做上记号,待会儿我们共同解决; (出示学习提示 2)1、谁能说说课文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2、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篇古文用现代的话说一说,谁

6、先来说?第一句:梁国有户姓杨的人家,孩子才九岁,很聪慧;(说明“梁国”:一个地方, 在现代的河南商丘一带; 板书“惠” 字,指导书写;)其次句: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这里省略了很多内容, 引导同学想象可能是谁呼儿出,为什么要呼儿出, 会怎么呼?我们知道文言文语言精炼, 省略了很多内容, 也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需要我们去想象补白;(第三句):杨氏子为他摆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谁为谁设果?(第四句):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氏子看,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为什么要指着杨梅和杨氏之子说“此是君家果” ?孔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第五句):杨氏子立刻回答说“我没有

7、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什么是“应声”?(如同学说不知道,可以追问:究竟知不知道?像刚才同学们这样的就叫应声答;现在懂了吗?)“未闻”是什么意思?( “耳闻目睹”、“百闻不如一见”中的“闻”都是“听到”的意思;2难点是“夫子”的懂得;3、同学连起来说说整篇课文的意思,先在四人小组里说,再指名说一说;4、现在我们带着懂得再来读课文,确定能读得更有味道;五、读中积存,感受机灵同学们,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句子很精妙,你知道是哪两句吗?(生说)1 看来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 (出示“品一品”)这两句话精妙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仍得认真想一想;(出示“想一想”)你能品尝出妙在何处吗?(1) ) 两人都在姓上做文章

8、( “杨梅 ”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 “杨”没有关系;孔君平有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由于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特别亲切;杨氏的儿子, 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 妙趣横生; 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特别轻松开心;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快速领悟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慧机灵和应对才能;)总结:是啊,孔君平拿杨梅开孩子的玩笑,孩子也由孔姓想到了孔雀,这在兵法上就叫做以其人之道, 仍治其人之身 . 板书:杨氏子杨梅2未闻孔君平孔雀师生角色练读,师扮杨氏子,同学扮孔君平;生:此是君家果;师:孔雀是夫子家禽;(生愕

9、然)生:此是君家果;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一部分同学开头摸索 师趁机出示“比一比” ,从这两个句子中,你品尝出了什么?(生说,大部分同学从老师的语气中体会到加上“未闻”的句子,语气更委婉;)总结:是啊,杨氏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纳了否定的 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杨梅又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多奇妙的回答!( 3)应声答曰懂得“应声答曰”,(脱口而出、飞速地、接着声音,脱口而出)体会杨氏子反应灵敏;六、想象拓展感悟人物( 1)听到孩子的回答,孔君平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出示“写一写”)(要求同学写下来,然后

10、沟通)( 2)引读中心句面对如此机灵的回答,孔君平不得不承认:梁国杨氏子,; 面对如此奇妙的回答,我们也不得不称赞:梁国杨氏子,;【板书:甚聪惠】3( 3)注释中说明:惠同慧,那么在古代,惠仍有其他的意思,比如温存、仁爱、和善、好处等,看看杨氏子的表现,你觉得他仍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4)这么聪惠的孩子,你宠爱吗?捧起书来,让我感受到你的宠爱;(齐读)七、总结学法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古文,你能回忆一下我们都采纳了哪些方法吗?师总结 :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多读八、作业园地1. 背诵课文;2、拓展延长,开展综合学习;阅读“综合性学习” ,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搜集积

11、存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出色对白,试着演一演;总结: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 枪舌战” 的语言战争, 有“妙笔生花” 的语言表达, 有“舌战群雄”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加很多乐趣;也期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恰当的把握语言, 远离粗俗的字眼, 唇齿间显露魅力语言, 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一份漂亮与出色!板书设计10、杨氏之子杨氏子杨梅孔君平孔雀甚聪惠一、读题,解题,简介文言文 ;1导入揭题,解题;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积存的句子都是出自文

12、言文;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 杨氏之子(板书);齐读课题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 “氏 ”放在姓后表示敬重,“之”的意思是 的;那“杨氏之子 ”的意思就是 姓杨人家的儿子;)2.你贵姓?也可以称为 氏之子或之女;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3介绍世说新语今日我们熟识的杨氏之子的故事被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里;师:明白这本书吗? (自由读读: 这本书主要记载汉末到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分上中下三卷,共36 篇;杨氏之子是其次篇里的一个小故事;)板书 :刘义庆世说新语 4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初读感受;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自由读一读, 看看跟我们现在

13、的文章有什么一样?出示课文 (难读,难懂,精炼等)师:很多人都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 是学文言文的诀窍;2、请大家再自由读课文,留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谁来挑战一下?指名读;相机评判; 重点指导朗读: “孔指以示儿曰” “ 为设果”“ 儿应声答曰”(两个多音字:为、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懂得:家禽)4、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仍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出示方法,师范读,练读;5、再指名读;齐读;(评:你们都读得有滋有味的,都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三、 研读全文,懂得意思1、学习文言文光会读,仍不行,仍要弄懂字里行

14、间的意思才行;你们觉得可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相机板书: 看注释、 查工具书 )那这篇课文究竟讲了杨氏子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些方法读读课文;假如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待会儿一起来沟通同学自学,老师巡察指导;2、沟通反馈;(一)懂得“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1、句意:“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特别聪慧; ”出示 “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聪惠;”;师:你读懂了杨氏子的年龄只有九岁,比大家仍要小,对不?(板书:聪惠 ); “聪”的意思是 聪慧, “惠”的意思是 聪慧;( 板书:聪慧)生: “惠 ”是通假字,通 “慧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看注释)(课件)师叙述通假字的缘由;2、师:你说的 “特别 ”是文中哪个字的意思?(甚);我们班这位女同学特别可爱,可以说是 甚可爱;她朗读的声音特别悦耳 ;这位男同学长得特别特别特别帅 甚帅;3、指名读;师评: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师评:你不仅读出了杨氏子的聪慧,仍读出了内心对他的的宠爱;(板书:杨氏子)(二)研读: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51、师:故事中除了杨氏子,仍有一个人物是谁?(板书: 孔君平) 知道孔君平是谁吗?(师插入孔君平的资料齐读,丰富课堂内容)是当时的庭尉,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孔君平来干什么呀?(生: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 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航海/船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