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是來口于故县镇秦岭中学的王雷东,我的说课题目是:《敬 业与乐业》我的说课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部分一、说教材:(-)教材简介 《敬业与乐业》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中的 第二篇课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 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斥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 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 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 发扬敬业与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二)教材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于第二单元的整体感知是这样说的: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 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木单元的文体是演讲和议论,《敬业与乐业》这篇课 文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有助于学生们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语句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让 学生们结合口身的生活体验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二、说教学口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要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 研文木,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我们更应重视过程 而《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就是进行学生思维训练的模板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 之前,应先确定价值取向这篇文章的价值点是多元化的,可以讲解演讲词的特 点,可以讲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但我确立了更新的角度,我认为,它作为议论 性的演讲,主要构成是“概念——判断——推理所以,我将这一逻辑思维训 练作为木文的教学价值点基于此点,我将木文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如下儿个方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大类共计八个小点在此我抛砖引玉,望各位同仁不 吝炀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掌握旁鸳、亵渎、强聒不舍、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字词的读音和含义2. 拿握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 能够记忆文中引用的古典格言,并理解其意义♦过程与方法1 •通过概括归纳作者引用的格言和故事,学习两种基本的论证方法:事实论 证和道理论证2. 针对文章观点,结合时代发展和自身体会,展开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模 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梁启超提出的“敬业、乐业”的生活原则,感焙人生价值2. 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反思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3. 通过合作交流,认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职业观乃至生活观的影响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我将木科教学重点设计为三点根据 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的教学难点主要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 全金掌握文章引用的古典格言,了解文中提到的典籍和历史人物2. 结合文章题目,掌握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以及每个分论点的论证过程3 •领会演讲词的语言特点♦难点1. 理解作者所阐释的“敬业、乐业”的观念2. 结合自己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客观地审视这个观念三、说教法学法: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 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 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特 制定如下教学与学习的方法:(-)教法:1・情景教学法:采用屯教平台等手段,可以较好地扌II住教材 特点,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强化训练口标,引诱学习动机,激发学习 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景教学法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 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一直观性原则 木课文中的“业”不仅仅指工作, 也可以指学习、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结合紧密,可以通过一些情景设计激发学生 的思考和领悟2.诵读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平口诵 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 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3.讨论法: 教 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 对木堂课适当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 和生生的以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 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引导学生通过研讨, 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 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勾画圈点法 学生学习的 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 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霜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冇 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 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 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注意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 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四、教学流程展示:说教学程序: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我校“导——学——讲—— 练”四环教学模式,我设计了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教学反馈” 等教学环节其中,导入新课估计需要3—5分钟;整体感知需要10—13分钟;合作探究 15—20分钟;拓展延伸3—5分钟至于教学反馈这一环节是否安排在课堂上进行,要视学 生对本课学习重点、难点掌握情况而定一) 、导入新课(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学生能够学 习兴趣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导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导入我 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畅谈个人理想,即将来准备从事什么职业,并说出原因,从而自然 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同时,有机结合作者简介即文章的写作背景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进一 步理解。
二) 、整体感知,合作探究环节首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找出文 中的生字词,并且画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其次,通过学生自由读文,找 出文中的格言,师生共同归纳其所论证的观点再次,在对文章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 通过指名学生读文(此时让其他学生对于读文的学生能够进行朗读评价),通过小组合作讨 论,全班交流的方式,理解文中“敬业”与“乐业”相关段落内容的理解三)、拓展延伸、教学反馈环节先让学生思考,并在个人练习本上用自己的话概括 文章主旨,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选择文中的某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论述,写 一篇小短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正面临着对未來职业的抉择,你会选择哪种职业呢?师:看来同学们的理想都非常的远大,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梁启超先生对上 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虽然吋隔七十多年 但想必同样会给同学们许多启示2、简介作者:走近梁启超(学生介绍,教师出示补充)师: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查到的梁启超的信息?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吋客、饮冰室 主人、口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冇为参与 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 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 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I■専,在文学、史学、 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 II- 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 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口 1899彳起提侣的文学革命 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而3、 点明这是一篇演讲稿,提问学生:演讲的对象是谁?从哪里可以看出?回答:演讲的对象是学生,节5.点明:“今F1所讲,专为现在冇职业及现在正做 职业上预备的人一一学生现身说法”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演讲词的语言特点演讲的基本知识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 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 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 注意以下几方而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 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 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 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4、 解题:“敬业与乐业”是什么短语?回答:是由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点明题目己经概扌舌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敬业、乐业,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也表明作者的态度:敬、乐二、理清结构整体把握(约 分钟)1、检查预习:2•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概括出全文所列举的格言、故事,与学生归纳所论证的 观点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 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口 张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耍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a. 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礼记》中的“敬业乐群”和《老子》 中的“安其居,乐其业”b. 有业的必要性:孔子的“饱食终F1,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口,言 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以及唐朝名僧百丈禅师的“一日不做事,一口不 吃饭”及其故事。
c. 敬业: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庄子》中“随天地之大,力物之多, 而惟吾蜩翼之知”、曾国藩的“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庄子的“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孔子的“索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3、积极讨论,合作回答:一共列举了十二条格言和一个故事a. 《礼记》中的“敬业乐群”b. 《老子》中的“安其居,乐其业”C・孔子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 慧,难矣哉”d. 唐朝名僧百丈禅师的“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及其故事c・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f. 《庄子》中“随天地之大,万物Z多,而惟吾蜩翼Z知”g. 曾国藩的“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h. 庄子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i. 孔了时“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j・孔子的“知Z者不如好Z者,好Zd.乐业: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为人也,发 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三、组织学生,分析“敬业”(约 分钟)1. 组织学生泛读,回答:作者是怎样阐述“敬业”的?(作者先解释“敬业”的意义,然后分析敬业的原因,接着论述敬业的途径2. 引用朱熹的话,表明自己对敬业的理解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 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