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3361218 上传时间:2021-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 王耐勤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地理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教师要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途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推进课堂教学深入开展,实现地理教学的学科价值和教学目标。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措施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已经迈向新的台阶。地理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的重点。教师要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使学生

2、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一、提出疑问,创设情景地理教学涉及很多自然与人文方面的知识,既有古代的知识,也有现代的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是有关联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创设充满悬念的课堂情境,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投入到问题的讨论中。教师也可以以地理知识中的某个故事作为课堂的导入,通过讨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例如,在没有边际的大海当中,船只遭遇了风暴,失去了控制,船员发出求救信号,并报告事故发生的地点,总台收到报告,命令周边船只组织营救,并出动直升机进行营救。教师可以提问:海上没有具体的目标,受难船只是如何进行位置报告的?营救

3、船只又是如何找到受难船只的呢?通过以上这一简短的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需要发散思维,从实际出发进行问题讨论并进行解答。这样的方式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使学生身临其境,并感同身受,发散感性思维。在进行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厂或者农村等进行现场观察,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达到了授课目的,培养学了生观察社会的能力和组织社会调查的能力。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法新课标理念下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具

4、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资料和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源,在课前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使其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阅读法和记忆法来提高学生记忆知识的能力。在一些重点的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调查分析法;在进行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教学时,可以采用画图法、总结法以及对比分析法等。目前的地理教材还提供了一些知识点的记忆方法,教师可以参考这些方法为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计划中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

5、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四、创设矛盾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高中生对于丰富多彩的地理现象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时刻准备探寻神秘的地理世界,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创设具有矛盾性的教学情境,在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冲突与不和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为什么当距离太阳最近时,福建是寒冷的冬季,而距离太阳最远时,福建却又是炎热的夏天?在教学“时区和日界线”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有这样一对孪生姐妹,从日历上看,早出生的女婴比晚出生的女婴晚了一天,因此,早出生

6、的女婴称晚出生的女婴为姐姐,有这样的可能吗?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矛盾性,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深化自身的知识体系,挖掘内在的潜能,进一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五、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探索求异探索求异的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点。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爱发问的特点,鼓励学生打破传统思维框架,善于幻想和联想。例如,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是还有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呢?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星球需要存在哪些物质?珠穆朗玛峰是怎样形成的?几千年以后,我们生存的这片土地是

7、否会形成汪洋大海?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幻想,更不是胡乱的猜想,教师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启发其智慧和激情。六、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兴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已经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欲望。高中地理新课标指出,教学需要加大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起到调节课堂秩序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思维,改革教学方式,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地理教师可以

8、创建主体网站,下载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中给学生放映,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PPT的制作,对制作成果进行评比,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静态的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记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动态的记忆,使得学生的体验更加直观,从而形成深刻的记忆。七、加强生活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相关学者提出生活就是教育的理论,如果教育过程不是以生活为基础,那么教育就是缺乏实践性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融合生活,还要对地理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改善,进而提升教学的开放性。如果在生活中能够充分利用

9、地理知识,就可以提升學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地理基础知识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从教材中获取有关的知识,在课外也要借助网络等获取更多的有效资源,最大限度地理解地理知识,感知地理学科动态的发展以及相关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学科素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参考文献:1李建华.以生为本,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8(16):80-81.2陈树鹏.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分析J.中华少年,2018(14):225.3张鹏.浅析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中华少年,2018(15):246.4胡滨.浅谈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方法J.中华少年,2018(13):132.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