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交往能力影响的调查及教学策略分析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3359357 上传时间:2021-1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交往能力影响的调查及教学策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交往能力影响的调查及教学策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交往能力影响的调查及教学策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交往能力影响的调查及教学策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交往能力影响的调查及教学策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交往能力影响的调查及教学策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交往能力影响的调查及教学策略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交往能力影响的调查及教学策略分析 董吉奕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交往能力影响的调查,其次分析了音乐教育对提高小学生交往能力的教学策略,其中主要包括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的教育合力、进行集体教学让学生懂得尊重两个方面,希望通过分析可以为后者提供参考意义。关键词:音乐教育;交往能力;教学策略交往是人们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积极开展音乐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交往能力,具备乐观积极的心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交往能力影响的调

2、查研究为了能够有效比较在音乐方面接受过较多教育的学生与其它未接触过音乐教育的学生,在交往能力方面的区别,本文主要是通过教师集体讨论与问卷调查来进行。通过教师的集体讨论,老师通常会对接受过较多音乐教育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评价,其主要表现在语言能力较好,与同学关系融洽,且文化成绩也处于中上等水平,部分学生甚至还是班级内的干部或者活跃分子。老师们主要认为音乐教育与小学生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有:1.家庭教育,父母有意识的会去通过音乐培养小学生的情操及性格;2.音乐本身就具有教育的意义,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模仿及形象思维能力;3.具有良好的音乐水平能够

3、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园展示的机会,小学生们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结交更多具有共同爱好的朋友,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也会得到增多,在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肯定自己,同时还能够欣赏他人,以此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小学生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来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及历史,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们可以初步知道经常接触音乐的学生较为活跃,受到的因素影响主要有多个方面组成,他们非常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交往能力也就会得到逐渐的提升。总结来说,音乐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高学生与他人的沟通能力;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形成团

4、队合作精神;4.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而这些因素对于交往能力的提高而言都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二、音乐教育对提高小学生交往能力的教学策略(一)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的教育合力学生主要生活在家庭、社会与学校三个环境之中,这三种不同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言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家庭对于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若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适当的为孩子提供音乐学习的环境,如让学生掌握某种音乐技能等;若没有条件的家庭应当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学校所组织的音乐活动,认真对待学校所开设的音乐课程。音乐可以成为学生在家庭中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样不仅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又可以通过音乐让学生感受到父母

5、的关爱与支持,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有利。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交往能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音乐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学生通过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可以结交新的朋友,开阔自己的眼界,这样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具有着巨大的优势。音乐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在弥补部分学校音乐条件较差,音乐课程不受重视的问题。最后,还可以将社会上的音乐活动与学校相结合,将三者之间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二)进行集体教学,让学生懂得尊重现如今,小学阶段学生在校园内发生争执吵闹是非常常见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所导致的。他们在做事情时主要是先

6、考虑自身,不懂得换位思考及尊重他人。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如集体舞、排练音乐剧以及合唱等,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优秀品质。其中合唱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耳朵里要有他人的声音”是合唱的基础,在合唱的过程中是需要每一位同学和谐统一的完成。学生一些个性化的音乐表达形式都会在合唱中逐渐得到淡化,甚至性格之中自私的一面都会被磨灭,这些对于学生今后的交往而言具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除此之外,教师在一些舞蹈排练等活动下,还可以积极组织优秀的学生带动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幸福拍手歌时,教师就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联系,之后从中发现优秀学生,选择他们当小老师。一旦当学生成为“小老师”

7、后,在演奏的过程中就会变得非常謹慎,在教其他学生时也会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这些小老师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于音乐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同龄人的带领下也会变得更加积极开朗,进而通过互动学习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三、结语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交往能力的提升是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音乐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和谐的与他人相处,还可以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发掘出更多有利于提升学生音乐交往的策略及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逐渐得到成长与发展,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参考文献1 梁嘉嘉.音乐教育对学生交往能力影响的调查及教学策略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05:23-25.2 茅玲.用音乐铺就学生交往的通道探微小学音乐教学的社会交往价值的实现策略J.名师在线,2017,03:66.3 方青兰.对症下药,从口语交际课堂出发当前小学生口语交际中的问题及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2013,07:72-74.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