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研究与组织经济学_(可排版)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3311282 上传时间:2021-1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研究与组织经济学_(可排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组织研究与组织经济学_(可排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组织研究与组织经济学_(可排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组织研究与组织经济学_(可排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组织研究与组织经济学_(可排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研究与组织经济学_(可排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研究与组织经济学_(可排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研究与组织经济学周立群(-)近些年来,西方对组织问题的研究倍受重视,引人注口,并形成了一门独立 的学科一一组织经济学。对组织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60年代,但对其产生深 刻影响的述是交易费用理论。什么是组织?组织是个体或个体集合Z间的一种稳定的交易模式。为什么会 存在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将组织视为是交易的产物。各种类型的交易都需要被 安排在某种组织框架中,组织实际上是交易得以进行的一种机制。比如,为什么 行政组织会存在?交易经济学的解释是,因为在不确定条件下最有效协调两个部 份Z间的交易I办调机制行政组织。同样,市场和集团(clans)组织的存在是因为在 一定的条件卜它可提供更低的交易费用。

2、组织理论已经在经济学文献和教科书中有了自己的地位。从广义上讲,组织 理论在诸多学科中都所表达,如产业组织理论、组织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规 制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法与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政府与企业、比较经 济制度(体制)、转型理论等等。为什么组织现象在当今受到重视并在经济学领域投入了相当的力量去进行 独立研究呢?在冇的学者看來,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组织大多是在自然形成的社会 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作为经济组织它们不是有计划结合的,而是以血缘关系为基 础扩展而成的。当今的经济组织是人工构建的,是有目的的法人组织,它的存在 完全独立于自然人。在近一百多年里,各种各样的组织形态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结 构的最

3、重要组成部份,并且依然在扩大其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范围,占据着社 会舞台的中心。“一场改变社会结构的革命正在进行之中人们出于各种目的创建的社会 组织止在取代社会赖以发展的各种原始组织。”除了以往经济学所注意和讨论的 企业与市场这两类交易方式或组织形态以外,组织经济学还关注其它组织形态。 尤其是自80年代以来,合资、亚交易或转包合同(subcontracting)特许(licensing) 等活动在国际竞争中上普遍发展,它们实际上是对应于新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所 形成的一种新型组织的雏形。这种组织形式是经营战略、结构和管理方式的一种 特殊结合,既不同于市场也不同于企业,而是第三种组织形式。其形成的

4、必然性 在于,它是对应于外部交易关系和市场环境的一个动态的网络,其主要成份和组 织结构可以根据复杂的竞争环境灵活地和不断地进行组织安排和重新组合。比如,1997初中国、台湾、日本等33个国家和地区80多个电信组织在新 加坡 签订了共同投资兴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光缆“法新欧亚三号光缆”。这 光缆涵盖韩、日、中、台、澳、斯里兰卡、巴基斯坦、沙特、土耳其、意大利、 法国、英国等,全长三万多公里。1998年投入使用后,估计可有30亿人口享用 它的服务。这是一项国际投资的合作,在这一合作组织系统中遵循的是互惠、合 理授权和共同的价值规范,这可以说是一种不同于市场和行政官僚体系的集团形 式或联盟形式。彖

5、这种组织形态的交易合同和权利配置关系又是什么呢?这正是 组织理论所重视的。为物质环境转换提供理论基础的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建筑工程学等自 然科学,为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组织的转变提供理论支撑的应该是社会科学的任 务。组织经济学正是当今经济组织和社会环境变化的产物,其重要使命是为创造 出一种冇生命力的社会经济结构捉供理论基础,尤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 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的情况2(二)在组织理论方而冇着重要影响的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威廉姆森,他在其一 九九六年的治理机制一书中说,我最早研究经济组织是源于对经济制度的比 较研究。在制度的比较研究中,交易费用的节约是问题的关键。交易费用经济学

6、 涉及的面很广,其中一部份是在组织理论和组织经济学的装束下进行的。虽然这 种研究在其初始阶段被视为是“非标准的分析”,但毕竞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一 个有用的结构框架。威氏说,我认为组织科学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首先,在过去三十多年里组 织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很大关注,对组织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 了可喜的成果。其次,越来越多的有才华的学者目前正在这个领域工作。笫三, 社会需要这样一门科淫。组织经济学的许多内容已经开始进入了大学的教科书。 组织理论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并在若干领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如产业组织理论 及其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又如在劳动经济学、比较经济体制、公司战略、市场 营销、博

7、弈理论、健康经济学、经济发展、经济改革和体制转型理论、家庭与金 业、经济史等领域,组织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分析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如果我们冇一个更好的组织和制度的理论,东欧和前苏联经济改革中的困境和两 难将会得到更好的阐释,在那些国家所面临的制度(组织)变迁问题是不难理解 的,奥斯卡,兰格在30年代提出的关于资源配置中的组织问题也是可以寻到一 个新的答案。“组织经济学”有时也被称为“制度经济学”,但二者间还是有区别的。制 度经济学的使命是剖析、比较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而组织经济学分析和比较 的是市场与企业,着力研究的是组织内在构造和组织形式的演变。组织理论产生 的背景在于,在现代经济生活

8、中“组织现象”引起了人们愈來愈多的重视,在国 际竞争中新的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微观经济组织(公司)到社会经济组织(经 济体制)都在发牛深刻的变化,用组织变革来阐释制度变迁更具有经济分析的性 质。加Z九十年代后的几个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均与组织理论的研究冇关(信息、 交易费用、产权)。特别是80年代以來国际范围的制度变迁和组织演变为组织理 论提供了思想实验场。世界范围的组织变革一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启动整个社会科 学领域中制度理论研究兴趣的复苏吋期,组织经济学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在经济 学领域产生的共振。组织经济学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样,也是社会 经济制度运动的产物。经济组织被视为是资源配置的

9、一种形式。这里称Z为组织的研究对象与经济 制度或经济体制又冇何不同哪?虽然在冇关文献中二者常常不加区分,而且在这 一领域从事研究的主要是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但二者区分还是明显的。后者 研究的比较宏观和宽泛,而前者则更微观更具体从而更具有经济分析的意义。比 如“治理”(governance)这个概念是良好秩序的组织安排和组织运行有效性的重 要估价系数,廿的是通过治理机制来建立和维系组织的秩序。一种好的治理结构 是一种组织框架,在这一框架中可以建立起一 组交易和实现交易的完整性和有效 性。与正统的经济淫(微观经济学)不同,组织经济学冇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 在分析的着力点上,组织经济学重视和研究

10、的是第一层次的节约资源配置中 的基本的组合权或组织安排,而不是第二层次的节约资源配置中的数量边际 调整。它所着力阐释和证明的是在交易费用节约方面的组织结构、组织口标、组 织功能、以及组织权力分布的合理性。第二,在基本概念或分析工具方面,虽然 组织经济学所关注并着力阐释的也正是正统经济学感兴趣的问题,如纵向一体 化和内部一体化问题、非标准交易问题、劳动组织问题、规制与反规制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等,但与正统经济学不同,组织理论将这些问题的分析统统纳 入交易费用的概念之下,不仅组织的任何组合和转换都归因于交易费用的比较, 而且交易费用的任何变化亦导源于组织的权力安排。笫三,在分析的逻辑起点上,

11、组织经济学捉出了全新的行为假设“冇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它将行为 人的“理性精神”与组织结构的系统探视结合起來,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去解释各 种复杂的组织现象和经济问题。既然组织经济学将它的着力点和研究范围集中于在更为微观的层次上,从而 其涉及到的领域不仅仅是经济学,而且包括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等。因此 其分析的常常是被以往的经济学观点认为是非标准的和不熟悉的那些问题,如价 格歧视、进入障碍、风险厌恶等等。此外,在西方,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的联系很密切,经济学研究要为管理科 学的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基础,组织理论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同时,组织经济 学涉猎的领域很宽,其很多内容与其它学科有联系和交叉

12、,因此在组织经济学的 出版物和论文集中不仅冇经济淫家的文献,而月冇管理淫、行为科淫、社会淫、 法学、心理学学者的著述。(三)微观经济学的前提奠基于假定的经济主体Z上。无论是斯密的“经济人”、(economic man)马克思的资本家”、瓦尔拉(Walras)的“拍卖人w (auctioneer), 还是马歇尔的“代表性金业”(representativefirm)和罗宾逊的商(firm)。这 些原子式的主体都是在既定的成本约束下,追求自身效用或利润的最大。这些主 体中的每一个(不论其规模冇多大,也不管其由多少成员构成)都是绝对的利益共 同体,其组织内部貝有高度的利益一致性。它们是经济分析的最小

13、单位。这一基 本经济主体假定,冇助于建立“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学”,也就是说,经济学的 使命是阐释和解决社会资源如何在各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配置问题,而企业是市 场配置过程的基本单元,资源配置与市场均衡既表现为厂商行为的轨迹乂是其相 互作用的结果。在此,厂商被视为是一个“黑箱”,如果其内部有何奥妙的话, 也只是一种技术关系。微观组织内部的配置涵义及其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 被引起注意。从而,微观经济学最为重要的命题:效率,“被改换为只是市场配 置效率”,而忽视了微观经济组织内的配置效率。被称之为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实 际上并不是企业理论而是企业作为市场上的一个重要角色的理论。更微观的组织研究被哈维3

14、.莱宾斯坦称Z为“微观Z微观”研究,在 莱氏看來,企业是经济中的“分了状单位”,企业内部成员则是经济中的“原了 状单位”,前者是后者的集合,后者的行为影响前者。莱本斯坦认为,对厂商内 部存在的决策程序和动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可以获得大量新的成果。他建议采取 “微观之微观的分析方法”,采取物理学和微生物学相同的研究方法向研究 越来越小的基本实体的方向前进。研究企业或组织的效率不能不研究人的行为,这是微观Z微观研究的一个 特色。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首先设定行为人的自利性和有限理性这一前提。 自利性是指的是行为人木能的自利价值取向和趋利避害动机;有限理性是指行为 人的智力、知识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自

15、利性可能导致机会主义、道德危害、逆 向选择等行为选择方而的冇限性对策;而冇限理性则可能带来信息不完全、决策 非优、行动不协调等等问题。这一切最终都将影响到组织运行的效率。针对利 性问题,组织理论主要涉及建立委托一代理合约、激励兼容、科层组织目标设定、 有效监督、使组织成员认同的企业文化等等制度和机制。针对有限理性问题,组 织理论主要强调减少决策成本、信息成本、实行专业分工等等。组织模式的设计或选择的意义也止在于此。(四)经济组织是十分复杂的复合体,它能够服务于多种目的。奈特(Frank Knight,1941)认为,组织现象纯粹是个经济上节约的问题,不同类型组织的比较 分析与经济绩效的评价有直

16、接关系,这种评价也为组织研究提供了一个适当的 切入点。西蒙mon)则是从有限理性的角度提出组织问题,其主耍是考虑单个人在 知识、预见、技巧、吋间、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而经济组织的作用正是在这种 有限理性下实现和达到人的口标的有效“投资”,组织的形成和存在不仅可以降 低因个人局限性所带来的高风险值,而且可以为这种“投资”提供一种可靠的预 期。经济组织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其结构也各有差异。口八十年代末以来, 对组织问题的研究已经远远超越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简单选择阶段,对已经被忽 视了的复杂的内部关联组织结构的研究开始引起了重视。如理查德森在其工业 组织一文中指出,企业与市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纯市场和纯企业之间存在 许多中间状态一一“彖似企业的市场”或“彖似市场的企业”。除了冇企业和行 政组织外,还有一些有待和概括的混合型组织形态。比如,联盟就是一种混合型 的组织形式,它在性质是介于联合体和企业之间。与联盟相比,联合体更为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