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案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13087967 上传时间:2021-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这一课主要分自强不息的人格素养、立 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三个方面来诠释中华传统 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即开展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 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 格修养教育。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 养。二、学情分析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 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 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

2、道德 行为,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美 德教育,对于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三、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 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 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故事、看视频、小组讨论、读格言等活动,进一步深化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强不息的人格素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传统美德。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仁爱精神和爱国精神。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并能够关

3、心国家的发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五、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启发引导、点拨思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分享、调查访问(课前)、动手实践。六、教学资源PPT、视频七、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活动1. 你了解孔子吗?请搜集有关孔子思想的资料。2. 查找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3.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让你怦然心动?回忆身边有关关爱他人、宽容他人的故事,准备课上与大家分享。(二)课堂导入活动谈话导入:通过课前探究活动,同学们了解了 “孔圣人”的哪些思想?请跟 我们分享一下。(出示幻灯片:“孔圣人”的思想)(三)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一:初识“仁爱精神”1. 师:大家了解得很多,孔子的思想也

4、就是儒家的主要思想,确实 很丰富。其中,仁爱精神就是孔子很核心的思想内容。(出示幻灯 片:活动一:初识“仁爱精神”)(板书:仁爱精神)2. 观看视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 师:观看视频后,你知道了什么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 了吗?(出示幻灯片:谈谈观后感)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呢?4. 师:(学生发表看法后,)孔子说: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 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立己达人”的仁 爱精神。(板书:立己达人)5. 师:请大家读第86页阅读角的资料,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关爱 他人的故事。(出示幻灯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关爱他

5、人的故事)6. (学生说后,)师:关爱他人就是仁爱精神的体现。孔子也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这句话的大意是:自已不喜欢的事, 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请按照这一说法,填充下题。(出示幻灯片)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o.我不愿意,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我不愿意,我也不07.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些话都在告诉我们关爱他人,要将心比心。 请大家阅读第87页将心比心朱冲还牛的故事,然后思考:这 两则故事对于我们发扬仁爱精神有何启示?(出示幻灯片:发扬仁爱 精神的启示)8. (学生分享后,)预设点拨:(1)将心比心非常可贵,而宽容之心更是必不可少。宽容是仁爱之 心的重要表现。古人强

6、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为做到这一点, 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摩擦,增进和睦。(2)(出示幻灯片)那家主人为什么再也不让牛去朱冲家吃庄稼了?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待人宽容真是很伟大。你身边有这样的故事吗?9. (学生分享后,)师:这些宽容的故事,跟这些格言所表达的意思 是相通的。我们读读第87页活动园的格言。设计意图:认识孔子的仁爱思想。通过孔子名言、阅读故事感知立己 达人、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通过填空练习、自己的切身感受,理解 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通过知行合一,真正理 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对照格言,结合生活实际,让宽容 这个词不再停留在书面含义上

7、,而是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了解如何 从具体方面做到仁爱。活动二:实践“仁爱精神”1. 师:刚才我们初步认识了仁爱精神,感到关爱他人、宽容他人是多么伟大的举动。现在我们要探讨如何做才能符合这种仁爱精神?(出示幻灯片:活动二:实践“仁爱精神”)2. 师:遇到下面问题,你会怎样处理?(出示幻灯片) 在食堂打饭的时候,同学不小心洒了一点汤汁在你的衣服上。 同桌不小心弄坏了你的文具盒。 放学时,同学走得太急不小心撞到了你。(学生发表看法,师点拨引导。)3. 播放视频:“社会镜头”师:结合这个视频,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你曾经帮助过老人家吗?你 也曾经得到过别人的照顾吗?4. 师:(学生谈后,)结合课前探索,

8、谁来说一说你对“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的理解?(出示幻灯片: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 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教师相机引导:这句 话告诉我们发扬仁爱精神要推己及人。板书:推己及人)5. 师:下面这个故事,就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大家读读课文 中杜环侍老的故事。6. (学生读后,)师: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民胞物与” 的精神。什么是“民胞物与” ?大家阅读第88页阅读角的资料,自 然就会明白。(学生默读。)7. 师:古人善于用仁爱之心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

9、人与自然的 关系,请你在小组内尝试讲述一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仁爱故事。(出 示幻灯片:讲身边的仁爱故事)8. 请小组代表在班上分享自己身边的仁爱故事。9. 师:小结:在与他人打交道中,在与大自然相处中,我们应该怀有仁爱精神,自觉承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设计意图:学生上台讲述发生在身边的仁爱故事,使得一个个温暖的 小故事触动心弦,使学生感受到仁爱之心于我们生活、交往的重要意 义。尝试把仁爱精神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精 神。活动三:孕育“家国情怀”1. 师: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 经劫难而不衰。(出示幻灯片:活动三:孕育“家国情怀”)2. 师:大家看看

10、第89页活动园的两则格言,说说你赞同哪一个?3. 师总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请大家再读读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内容,感受一下。4. 师: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大家阅读鲁女爱国 的故事,然后再分享你了解到的爱国事迹。(出示幻灯片:爱国事迹)5. (学生分享后,)师: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爱国?爱国的内容十分 广泛。大家齐读第90页最上面的那段话。6. 师:默读一百年前小学课本的一段话,思考(出示幻灯片):战争 时代与和平时代,爱国都应该有哪些表现?7. 学生默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发表看法。8. 师:居安思危。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相随。大家读读第90、91 页的格言或警句,感受忧

11、国忧民的感人情怀。9. 师:正是一批批仁人志士爱国爱民,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地进步。 请阅读天下为公的理想,然后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爱国爱民事迹谈 谈看法。10. 师总结: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 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板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名言,阅读故事,分享爱国名人故事,认识爱国 主义精神以及爱国人士,感受精神上的熏陶,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爱 国行为,把爱国的行为落到实处。(四)课堂总结活动(出示幻灯片)通过集体的学习,大家要将仁爱之心融入到自己的学校生活、家 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当中去。友善、爱国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还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们都要自觉行动起来, 友爱他人、热爱国家。作业布置:(出示幻灯片)1. 积累背诵有关“仁爱”的名言。2. 积极践行“仁爱”精神,以班级为单位策划一次“敬老院”慰问活动。板书设计: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立己达人仁爱精神推己及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