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技能结构与培养策略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3079707 上传时间:2021-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技能结构与培养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技能结构与培养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技能结构与培养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技能结构与培养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技能结构与培养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技能结构与培养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技能结构与培养策略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技能结构与培养策略研究 卢培苗 王涛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大学生不如社会之前必经的一个阶段。本文将从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实习实践活动、多样化能力的培养以及高校层面来探讨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专业技能的结构构建和培养策略。关键词:高职;就业;专业技能;培养根据麦可思2017年发布的对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的跟踪调查显示,企业最看重的前三项职业能力依次为专业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和协作解决问题能力。众多学者都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构建了相应的模型,它们都指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是与专业能力相关的,同时还包括通用能力、个人品质和

2、个人职业规划能力。这些就业能力结构的构成要素之间不是绝然割裂的,各能力结构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相关性,每一个能力结构的构成要素的提高都能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可以顺利完成某个职业要求的技术动作。专业能力的高低与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完成工作的准确程度息息相关。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注重知识体系的科学构建,积极把握实习实践的机会,提高理論知识的运用能力。据一份调查显示,虽然有半数以上的职业机会都向所有的专业开放,但仍然有34%的职业机会需要有特定专业背景的学生。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更加爱偏向于应用型高职学生,不仅需要培养通用能力,企业对于他们的专业能力

3、和知识结构也是非常重视的,在面试的过程中往往作为最重要的考察指标之一。本文将从专业能力的结构构成和提升策略两个方面对医药类大学生就业的专业技能进行剖析,并探究其培养策略,以期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一个优秀的从业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应由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大容量的新知储备三方面构成。专业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大学生要对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深的认识和系统的了解,并善于将其所学的专业和其他相关知识领域紧密联系起来。如医疗器械专业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电工、电子、传感器、单片机系统、生物

4、医用材料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才能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相关的工作;药品检测专业的学生在做检验分析时需要用到药品生物检定和化学分析等相关知识。大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足以在专业领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具有核心竞争力。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社会分工专业化迅速提高,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规格也更加多样化,新的专业技术性岗位不断产生,企业愈加青睐于具有复合型、交叉性学科知识的人才。而在当今大学生中,这样的人才还为数不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过窄的问题。绝大多数人会局限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即使高校中搭建了诸如选修课、讲座等素质拓展平台,对于大学生的知识拓展来说也只是浮光掠影,还无法达

5、到复合型人才的标准。以药品生产企业为例,随着生产技术的升级,自动化设备将逐渐取代药品生产人员,企业对生产技术人员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从业人员懂药学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懂生产管理,同时也亟需懂生产自动化软件开发及数据分析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社会、时代总是在不断革新中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只满足于本专业、现阶段的知识,就会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药学专业为例,目前从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到药店从事营业员一职,主要工作是销售药品,但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再升级,药店的药师们还需要提供药学服务,甚至健康管理方面的服务。这就需要毕业生们不断的更新已有的药学知识,并

6、且将知识面拓展到整个大健康领域。因此大学生需要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进一步的拓展延伸,随时吸收和储备新的知识信息,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二、积极参加实习和实践活动当前,国内的各大高职高专院校一般都采用2+1的培养模式,学生两年时间在校学习,还有一年在校外参加实习活动。实习一般可分为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教学实习是与在校期间的实训活动相衔接的,一般由学校安排到比较大型、正规的合作企业。在这一阶段的实习过程中,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企业的工作标准来进行实践训练,学习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通过教学实习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经历了前一阶段的实习后,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

7、、工作要求及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范围有了一定的了解。顶岗实习阶段一般紧随在教学实习之后,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到岗位上进行独立操作,逐渐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培养对企业的感情,提高社会适应性,熟练岗位操作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这两段实习经历对于高职高专的同学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如果能够有效利用,不仅可以夯实专业技能,还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提升整体的职业素养。三、一专多能,争做复合型人才对于从业者来说,专业技术过硬是其工作和发展的保证,是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成为一个内行人,必须具有较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以解决各种问题,为岗位提供技术上的保障。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精尖的设备和技术不

8、断涌现,作为医药类专业的学生,仅仅完成学校中的课程学习是不够的。如果能在精专的核心技能之外拓展学习面,这无疑会给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如保健品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保健食品生产、检验、质量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懂得健康管理的方法,为企业提供更科学的研发方案;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除了懂得药品生产的流程,还具有自动化生产方面的技术等。正所谓“技多不压身”,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职场将受到更多用人单位的青睐。四、高校层面的培养策略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大学生就业状况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占据了核心的位置。各个高校都会对大学生的

9、就业能力培养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涵盖课程体系、师资力量、职业评价、校企合作等多项内容。这些内容同时体现在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知识经济时代对于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而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策略创新需要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突破:一是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在综合分析学校当前的各项管理工作和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从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层面进行突破创新.高校就业能力培养目标与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高校外部环境的变化,也需要考虑高校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及内部的组织环境来决定。随着经济环境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大学生就业的结构

10、化问题也凸显出来,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培养目标,并结合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二是在前述的培养目标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围绕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型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方式。管理创新主要涵盖学生培养途径、校企合作机制、课程体系建设、就业指导和专业设置管理等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入职业资格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教育来创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管理机制。三是以提升大学生的总体就业质量为导向,提高就业指导教师和专业教师的指导能力和协作水平,提升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教师树立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的教学理念,调整课程内容,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植入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就业能力的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四是以现代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为工具,建立全校师生共享平台以及与外部市场需求相链接的动态信息和人才培养质量反馈平台,以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策略。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