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4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13033250 上传时间:2021-1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 - 试卷 4(总分: 62.00 ,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单选题 ( 总题数: 19,分数: 38.00)1. 单项选择题 (分数: 2.00 )解析:2. 深度知觉时个体所依赖的单眼非视觉线索是(分数: 2.00 )A.眼的调节VB. 双眼视差C. 运动视差D. 双眼视轴的辐合解析:解析:非视觉线索是指由其他感觉( 主要是动觉) 而不是视觉提供的判断深度、距离的依据,包括眼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调节是指眼睛通过对它的光学系统的调节从而准确聚焦,主要是由睫状肌调节水晶体的曲度来实现的。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

2、,这样看近物时辐合程度大,看远物时则辐合程度小。眼的调节属于单眼非视觉线索。辐合则属于双眼非视觉线索。因此本题选A。3. 仅在几米范围内有效的深度线索是(分数: 2.00 )A.眼的调节VB. 双眼视差C. 运动视差D. 双眼视轴的辐合解析:解析:调节是指眼睛通过对它的光学系统的调节从而准确聚焦,主要是由睫状肌调节水晶体的曲度来实现的。调节的作用受到个体生理结构的限制,只能在较小的距离范围内起作用,它只在几米的范围内有效。因此本题选A。4. 远处物体显得模糊,近处物体显得清晰,个体据此判断距离。他所依赖的单眼线索是(分数: 2.00 )A. 眼的调节B. 线条透视C.空气透视VD. 纹理梯度解

3、析:解析:单眼深度线索有对象重叠( 遮挡 ) 、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 ( 结构极差 ) 、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等。线条透视指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是趋于接近的知觉线索。运动视差是指当观察者周围环境中的物体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运动范围将出现差异,近处物体运动范围大,远处物体运动范围小。运动透视指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空气透视是指透过空气看不同远近的物体,清晰度不同。纹理梯度,又称结构极差,是指随着视野向远处延伸,客体的物理分布密度有规律地递缩变化。眼的调节是单眼非视觉线索,指眼睛通过对它的光学

4、系统的调节从而;隹确聚焦,主要是由睫状肌调节水晶体的曲度来实现的。因此本题选C。5. 对声音的方位定向不起作用的是(分数: 2.00 )A. 听觉B. 动觉C. 视觉V平衡觉D.解析:解析:声音的方位定向主要依赖听觉,动觉和视觉也影响声音的方向定位。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它不影响声音的方向定位。因此本题选D。6. 判断时间精确性最高的感觉通道是(分数: 2.00 )A.听觉VB. 触觉C. 视觉D. 味觉解析:解析: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听觉能分辨出 1 100秒的时间间隔。因此本题选A。7. 在暗室内,如果我

5、们注视一支点燃的熏香,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种现象是(分数: 2.00 )A. 动景运动B. 诱发运动C.自主运动VD. 运动后效解析:解析: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是动景运动。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固定光点,不一会儿会发现刺激点飘忽移动起来,这种固定光点的似动现象叫自主运动现象, 也叫游动效应。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 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6、,这是运动后效。因此,本题选C。8. 知觉的理解性体现的加工方式是(分数: 2.00 )1. “全或无”加工8. 颉颃加工C.自上而下的加工VD. 自下而上的加工解析:解析:自上而下的加工,又叫概念驱动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由此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而调整特征觉察器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自上而下的加工反映了知觉过程中个体已有知识、经验、期望对于知觉的影响。自下而上的加工又叫数据驱动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 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 ,经过

7、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则完全强调刺激物特征在知觉过程中的作用。注意的过滤器理论涉及“全或无”加工的论述。黑林的色觉理论颉颃加工理论涉及颉颃加工的论述。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个体在知觉时对个体已有经验的依赖,这体现了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因此本题选C。9. 从网膜水平上解释错觉原因的错觉理论是(分数: 2.00 )A. 眼动理论B.神经抑制作用理论VC. 常性误用理论D. 特征整合理论解析:解析:一般来说,对错觉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眼动理论,把错觉归结为刺激取样的误差;第二种是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从网膜水平上感受器的相互作用来解释错觉; 第三种是常性误用理论,

8、从认知的观点解释错觉。 因此本题选 B10. 经过一整夜的复习,小明记住了笔记中的内容并在第二天的考试中成功回答了试卷中的题目。小明回答题目依靠的记忆类型是(分数:2.00 )感觉记忆 A.B. 瞬时记忆C. 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V解析:解析: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 瞬时记忆 )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大约是0. 25秒2秒。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是5秒2分钟。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最长,从 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故本题选 D。11. 存储容量最低的记忆类型是(分数: 2.00 )A. 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VC. 瞬时记忆D. 长时记忆解析:解析:短

9、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7 2 个单位,长时记忆的容量没有限度。感觉记忆( 瞬时记忆、感觉登记 ) 的容量大于短时记忆。感觉记忆的信息在向短时记忆转换时丢掉了很多,因此短时记忆的存储容量最小。因此本题选B。12. 晚上复习数学时,小明想起了数学老师上课时的音容笑貌,也回忆起当天学过的数学公式。根据图尔文(Tulving) 对长时记忆的分类,小明的两种记忆分别是(分数: 2.00 )A. 情景记忆;工作记忆B. 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C.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VD. 内隐记忆;外显记忆解析:解析: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是人们对一般知

10、识和规律的记忆,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因此本题选C。13. 某个病人每次见到他的医生都不能认出,医生都需要向他重新介绍自己。有一次,医生在和他握手时用针扎了一下这个病人。这个病人再见到医生时,还是不能认出医生,但是不愿和他握手。这种情况说明人类的记忆系统中存在(分数: 2.00 )A.内隐记忆VB. 情景记忆C. 程序性记忆D. 感觉记忆解析:解析: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与内隐记忆相对的是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题中病人的外显记忆受到了损坏,但内隐记

11、忆没有受到破坏。因此本题选A。14. 下面不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分数: 2.00 )A. 对知觉技能的记忆B. 对认知技能的记忆C.对事件的记忆VD. 对运动技能的记忆解析: 解析: 安德森 (Anderson , 1980)将记忆划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因此本题选15. 关于记忆的 SPI 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 2.00 )A.各个记忆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V各个记忆系统的存储是独立的 B.C. 各个记忆系统提取信息时是相互关联的D. 各个记忆系统提取信息时既可以是外显的,

12、也可以是内隐的解析: 解析: 图尔文 (Tulving , 1995)提出的 SPI 理论, 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的概念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该理论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囊括到该理论对提取方式的论述中。该理论提出记忆包括五个系统,其中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的提取方式是内隐的,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的提取方式是外显的。本题选A。16. 声像记忆 (echoic memory) 属于(分数: 2.00 )A.感觉记忆VB. 短时记忆C. 情景记忆D. 语义记忆解析:解析:听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被称为声像记忆,视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叫图像记忆。因此本题选A。17. 斯伯林

13、 (Sperling) 使用局部报告法得以证明存在的记忆类型是(分数: 2.00 )A.感觉记忆VB. 短时记忆C. 工作记忆D. 语义记忆解析:解析:斯伯林通过局部报告法发现被试报告呈现时间50ms的字母的数量平均为9个,认为存在感觉记忆,它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时间十分短暂。故本题选A。18. 关于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表述正确的是(分数: 2.00 )A. 图像记忆的容量比声像记忆的容量大,图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长B.图像记忆的容量比声像记忆的容量大,图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短VC. 图像记忆的容量比声像记忆的容量大,图像记忆的保持时间和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一样

14、长D. 图像记忆的容量比声像记忆的容量小,图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长解析:解析:研究表明,图像记忆的容量为9个左右,存储时间为500ms以内。声像记,忆的容量为5个左右,存储时间可以达到4 秒。故本题选B。19. 康拉德 (Conrad , 1964)在研究中用视觉方式依次呈现辅音字母,要求被试严格按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分数:2.00 )A. 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形状相似的字母也容易混淆B.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形状相似的字母不容易混淆VC. 发音相似的字母不容易混淆,形状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D. 发音相似的字母不容易混淆,形状相似的字母也不容易混淆解析:解析:康拉德的研

15、究表明,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形状相似的字母很少发生混淆。因此本题选 B。二、 多选题 ( 总题数:6 ,分数:12.00)20. 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转换依赖(分数: 2.00 )A. 感觉B.知觉VC.注意VD. 复述解析:解析: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感觉登记。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研究表明,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BC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因此本题选 ) 知觉过程 ( 的信息21. 短时记忆的两种主要编码方式是(分数: 2.00 )A.听觉编码VB.视觉编码VC. 动觉编码D. 语义编码解析:解析: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因此本题选AB。22. 巴德利和希契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忆的成分包括(分数: 2.00 )A.中央执行系统VB.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咨询与治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