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框架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13032622 上传时间:2021-11-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框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3 .学习与教育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4 .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存在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5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6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7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

2、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 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8 .学习过程是研究的最多,时间最长的部分,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9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10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D 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11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12 .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动物的研

3、究于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书,该书主要探讨了人的本性、个 性差异与学习心理三大问题,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桑代克由此被公认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3 .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4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上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 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1、 心理发展的含义(1) 含义,,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2) 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1 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2、具有方向性与顺序

4、性;3、具有不平衡性;4、具有个体差异性。2、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 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一死亡)。(一)少年期:主要指初中阶段(11、1214、15岁)1 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2、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做支柱,开始出现反省思维;3、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不过仍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4、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在显著增长;5、成人感产生,独立意识强烈;6、关心自己和别

5、人的内心世界,同辈间的交往和认同增加,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7、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我控制力不是很强。(-)青年初期,主要指高中阶段(14、1517、18岁)1、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 证思维;2、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成为占主要地位的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3、能客观的看待自我,明确的表现自我,敏感的防卫自我,珍重自我;4、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发生分裂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5、一些好的意志品质又了较大发展。3、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1) 准备学习,又可称为学习的“准备状态

6、”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格赛尔,个体成长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的制约。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新的教学,就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2) 关键期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期(洛伦兹)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 认知发展理论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逻辑思维 是智慧的最高表现。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劫作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前运算阶段(

7、27岁):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 缚;思维特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可逆。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 支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 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灵活。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最近发展区”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联)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 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

8、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意义:1、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2、教学应适应最 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2) 中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特点(1) 中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观察事物的自觉性逐步增强;精确度不断提高;细节感受逐渐增强;概括性明显发展;顺序性。(2) 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意识记随着目的性的增加而迅速发展;意义识记能力不断提高;抽象记忆有较快发展。(3)一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中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上升到理论型。三、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一)中

9、学生认知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其教育措施,喜欢争论;理想主义。(-)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必须先于教学,学习应该从属于发展。2、教学促进认知发展,(维果斯基: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是可能 的。只要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就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方法:教学支架。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教育1、 人格的发展人格:反映一个人心理的整体技能,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美国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发展包含有生物的、心理的、社

10、会的因素相互联系的过程。经历几个顺序阶段:婴儿期(0 1 )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幼儿期(13)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儿童早期(3-6)主动感对内疚感儿童晚期(6-12)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少年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年期(1824)亲密感对孤独感成人期(24- 65)繁殖感对停滞感老年期(65一死亡)自我整合对绝望感(2)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方式,寄望和反应两个维度:专制型、威信型(好)、放任型和忽视型。2、学校教育班级和老师3、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3) 健康人格的建构统合人格:自我内部的统合;自我与社会的统合;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2、 自我意识的

11、发展.自我意识的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从形式上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从内容上可分为生理的我、心理的我、社会的我;从观念上可分 为:现实的我、投射的我、理想的我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两种歪曲:假想的观众和个人虚构。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1、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他律到自律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帮助学生建立自尊感;克服闭锁性和自卑感。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通过实践帮助学生锻炼自我控制能力:教授策略和方法。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一、中学生的认知差异(一)认知方式差异,场依存与场独立;冲动型与沉思型;整体型与序列型

12、。(-)认知能力差异,智力及测量一一最早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奈量表(简称S-B量表),其计算公式是:IQ二智力年龄(MA /实际年龄(CA X 100。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IQ超过130的人为智力 超常,IQ低于70的为智力障碍;智力的差异(加德纳的七种智力)(三) 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简答)1 、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布卢姆:掌握学习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程序教学二、中学生的性格差异(1) 性格的特征差异态度、理智、情绪、意志(2) 类型差异,机能类型说;向性说;独立一顺从说。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

13、。根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将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3) 性格的性别差异(4) 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简)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3、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学习的实质与特征(1) 广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1 学习引起的是学习者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某种变化;2、学习引起的变化是习得的;3、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2) 人类的学习和学生的学习1、人类学习人类的学习即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经验或个体经验的过程。(D 人类的学习是

14、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2)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或个人经验的过程;(3)人类的学习是社会活动中,通过以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2、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 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力,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促进人格的发展。二、学习的一般分类(一)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1、信号学习经典条件反射2、刺激一反应学习,强化起关键作用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这是各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学习形式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8、问题解决学习(-)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

15、学习2、智慧技能学习3、认知策略学习,学会学习的核心成分4、动作技能学习5、态度的学习(三)我国的分类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社会规范的学习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实际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结。强化在这个过程中起来重要作用。在联结学 习中,个体学到是习惯,习惯是练习与强化的结果。联结学习理论主要有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两种。一、桑代克的试误学习论他认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人的联结系统。”这种联结的形成是盲目的尝试并逐步淘汰错误而习得。,“试误论”(一)经典实验(二)学习的基本规律1、效果律2、练习律3、准备律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一)经典实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二)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2、泛化,,即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3、辨别,,分化,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咨询与治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