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63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13032297 上传时间:2021-1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6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6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6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6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6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6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6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63(总分: 56.00 ,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7,分数:34.00)1.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观察研究属于(分数: 2.00 )A. 自然观察B.结构化观察VC. 参与观察D. 临床观察解析:解析:在实验室中观察行为,对于所有被试而言,实验室的条件都是相同的。这种观察叫结构化观察。因此本题选B。2. 个体不能回忆刚看过东西的位置,也不能回忆刚学过的词的顺序,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分数: 2.00 )A. 脑干B. 丘脑C. 下丘脑D.海马V解析:解析: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在记忆功能中有重要作用。海马损

2、伤的病人空间信息记忆和时间编码功能受到破坏。因此本题选D。3. 负责大脑回间、叶间、半球间、皮层及皮下组织间联系的神经系统结构是(分数: 2.00 )A. 灰质B.白质VC. 脑回D. 脑裂解析:解析: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它负责大脑回间、叶间、半球间、皮层及皮下组织间的联系。因此本题选 B。4. 下列认知活动中不属于独立的心理过程的是(分数: 2.00 )A. 感觉B. 知觉C.注意VD. 记忆解析:解析: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发生。因为它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和事物的任何属性,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本题选C。5. 感受性不易

3、发生变化的感觉适应现象是(分数: 2.00 )A.痛觉适应VB. 嗅觉适应C. 暗适应D. 明适应解析: 解析: 痛觉适应不易发生, 即痛觉的感受性不易发生变化。 在嗅觉适应和明适应发生的过程中, 感受性都会降低。暗适应的过程中感受性提高。各种感觉适应都有其生物学意义。痛觉难于适应,因为痛觉。 A 具有保护性的作用。因此本题选6. 声音的生理性传导发生在(分数: 2.00 )A. 外耳B.中耳VC. 内耳D. 听神经解析:解析:当声音从外耳道传至鼓膜时,引起鼓膜的机械振动,鼓膜的运动带动三块听小骨,把声音传至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由于鼓膜的面积与镫骨覆盖的卵圆窗面积的比为 20: I

4、,因此,声音经过中耳的传音装置,其声压提高2030倍。声音的这条传导性途径称为生理性传导。因此,本题选 B。7. 关于模式识别理论中的特征分析模型表述正确的是(分数: 2.00 )A. 既有自下而上的加工,也有自上而下的加工B.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没有自上而下的加工 VC. 没有自下而上的加工,只有自上而下的加工D. 既无自下而上的加工,也无自上而下的加工解析:解析:特征分析模型认为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特征分析模型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没有自上

5、而下的加工。因此本题选 B。8. 关于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表述正确的是(分数: 2.00 )A. 图像记忆的容量比声像记忆的容量大,图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长B.图像记忆的容量比声像记忆的容量大,图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短VC. 图像记忆的容量比声像记忆的容量大,图像记忆的保持时间和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一样长D. 图像记忆的容量比声像记忆的容量小,图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长解析:解析:研究表明,图像记忆的容量为9个左右,存储时间为500ms以内。声像记,忆的容量为5个左右,存储时间可以达到4 秒。故本题选B。9. 下面概念最容易在头脑中激活的是(分数:2.

6、00 )A. 水果B.苹果VC. 鸭梨D. 红富士苹果解析:解析: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有上位概念、基本概念和下位概念,例如水果是上位概念,苹果是基本概念,红富士苹果是下位概念。研究表明,基本概念最容易在头脑中激活。因此本题选B。10. 教师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也是1?”许多同学肯定地回答是1,刘晓翔却回答说,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这体现了发散思维的(分数: 2.00 )A. 流畅性B. 变通性C.独特性/D. 独立性解析:解析:发散思维有三个指标: (1) 流畅性,指发散思维的量。单位时间内发散的量越多,流畅性越好。 (2) 变通性( 灵活性 ) ,

7、指思维在发散方向上所表现出的变化和灵活。 (3) 独创性,指思维发散的新颖、新奇、独特的程度。本题中这个学生与其他同学的观点不同,有独特的想法,表现出了独创性。因此本题选C。11. 某患者患有听一视失语症,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分数: 2.00 )A. 威尔尼克区B. 布洛卡潘菲尔德区C.D.角回,解析:解析:角回 (angular gyrus) 是重要的语言中枢之一。它在威尔尼克区上方、项一枕叶交界处。这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在这里可以实现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联合。角回不仅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也可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言。当看到一个单词时,词的视觉信号先从视觉初

8、级区到达角回,然后转译成听觉的形式;同样,在听到一个单词时,由威尔尼克区所接受的听觉模式,也将送到角回,再作处理。因此,切除角回将使单词的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失去联系,从而引起阅读障碍。这种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切除角回还将引起听一视失语症,这种病人由于在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物名的声音之间失去了联系,因而不能理解词语的意义。他们能看到物体,也能听到单词的声音,但丧失了正确综合即作出正确匹配的能力。因此本题选D。12. 在情绪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神经结构是(分数: 2.00 )A. 前额皮层B. 杏仁核C.海马VD. 网状结构解析:解析: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海马在情绪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9、。因此本题选C。13. 关注生理性动机的动机理论是(分数: 2.00 )A. 本能理论B.驱力理论VC. 唤醒理论D. 诱因理论解析:解析: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例如,饥、渴、睡眠、排泄等动机,都是生理性动机。驱力理论则从这个视角解释人类的行为。因此本题选 B。14. 斯皮尔曼提出了能力的二因素说,这两种能力的因素是指(分数: 2.00 )A.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VB. 晶体能力和流体能力C. 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D.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解析:解析:斯皮尔曼提出的理论是二因素说,认为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构成。因此本题选 A。15. 作为心理健康重要指标的人格特

10、征是(分数: 2.00 )A. 独特性B. 稳定性C.统合性7D. 功能性解析: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从上述人格的概念来看,人格具有多种本质特征,包括: (1) 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 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 (3) 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应对方式,这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4) 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

11、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 。因此本题选 C。16.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所强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分数: 2.00 )A. 反向作用V补偿作用B.C. 压抑作用D. 转移作用解析:解析:阿德勒最有代表性的概念是“自卑情结” 。他认为,人自一出生就处于弱小、卑微、幼稚、依赖和无助的境地,体验着自卑。随着在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中的不断成长,人始终努力克服自卑、追求卓越。而为满足个人“追求卓越”的需求,个体借“补偿”方式来力求克服个人的缺陷。人们使用何种补偿方式

12、来克服他们独有的“自卑感” ,便构成他们独特的人格类型。因此本题选B。17. 广场上一个演讲者与许多听众的沟通是(分数: 2.00 )A. 小群体沟通B.公众沟通VC. 组织沟通D. 大众沟通解析:解析:小群体沟通是指以小群体为背景的沟通。公众沟通是指一个演讲者与许多听众的沟通。组织沟通是在社会组织内发生的沟通。这三种沟通情况都属于群体沟通。公众沟通和组织沟通是小群体沟通的广延形式。大众沟通即大众传播,即通过大众媒介实现的信息交流。因此本题选B。二、多选题 ( 总题数: 9,分数: 18.00)18. 心理特性包括(分数: 2.00 )A.能力VB. 情绪C. 动机D.人格V解析:解析:心理特

13、性是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区分开来的要素。人们彼此区分主要表现在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例如,有人记得慢,有人记得快,这是能力差异的体现。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这是人格差异的体现。19.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分数: 2.00 )A.脊神经VB.脑神经VC.植物性神经VD. 边缘系统解析: 解析: 周围神经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包括脊神经、 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边缘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因此本题选ABC。20. 注意的知觉选择理论包括(分数: 2.00 )A.过滤器理论VB.衰减器理论VC. 后期选择理论D. 认知资源理论解析: 解析: 注意的知觉选择理论强调注意的作

14、用在于识别信息,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只有被注意的信息才能被识别。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都强调注意在信息识别中的作用。后期选择理论强调所有信息都能被识别,注意的作用是选择一些信息进行反应,因此后期选择理论又称反应选择模型。认知资源理论不同于前面三种理论将注意看做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而是把注意看做是有限的认知资源,强调注意不是发生在通道的某一个固定位置,而是哪里加工任务复杂哪里就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因此,本题选AB。21. 影响大小知觉的因素包括(分数: 2.00 )A.网膜投影的大小VV物体的熟悉性B.C.临近物体的大小对比VD.体态变化V解析:解析:影响大小知觉

15、的因素包括: (1) 视网膜投影的大小与距离线索。视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环境中的距离线索和网膜投影的大小,都给人们提供了物体大小的信息。 (2) 熟悉性。熟悉性可以使人们能够比较准确地知觉到物体的实际大小。 (3) 体态变化。 身体姿势和环境间的正常关系是维持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观察者的身体姿势发生变化时,大小知觉恒常性就会受到影响。如当人俯视或仰视时,知觉对象都会缩小。 (4) 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也会影响大小知觉。当一个物体处在大物体的包围中,它看上去显得小;而把它放在小物体的包围中,它就显得大了。因此本题选ABCD。22. 工作记忆模型中语音回路包括(分数: 2.00 )A. 语音意识B.语音存储VC.发音控制VD. 语音识别解析:解析:巴德利和希契提出的工作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咨询与治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