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考研重要概念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13030607 上传时间:2021-11-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考研重要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普通心理学考研重要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普通心理学考研重要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普通心理学考研重要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普通心理学考研重要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考研重要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考研重要概念(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心理学基本范畴、概念、原理一、感觉范畴概念:1.【感觉】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 的认识。2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 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 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3 .【绝对感受阈限和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 觉阈限;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4 .【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 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 受性和差别阈限 在数值上成

2、反比例。5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6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7 .【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8 .【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 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 就叫普肯耶现象。9 .【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 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 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10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

3、即消失,它能保留一 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11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 闪光融合。12 .【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 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13 .【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14 .【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 野。15 .【声音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 升。原理:1.感觉编码的代表性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16 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17 模

4、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 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2 .韦伯定律:K = I / I (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 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 刺激增量,即JND ; K为一个常数。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 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但是,韦伯定律只适应于强度的中等刺激。3 .感觉强度与感觉大小存在两种关系:费希纳的对数定律和斯蒂文斯的乘方定 律(1对数定律P =K logI (P为感觉量,即感觉强度;K为韦伯定律中的常数;I为指 的是刺激量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升。当 物理量迅速上升时

5、,感觉量是逐步变化的。注意: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 基础上研究的,所以该定律只有 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2乘方定律P =K In (P为感觉的大小;I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实验的常定特征公式表明知觉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4 .色觉理论:(1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认得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 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波 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 不同的颜色经验。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2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 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

6、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 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 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发现了三 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其中黑白细胞与 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有这些发现,我们相信:在视网膜上存在 的三种 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 原理产生的;而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 为对立的过程。5 .听觉理论(1频率理论: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镂骨按相同的频 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频率理论很 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 的分析,人耳

7、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运动。(2共鸣理论:是赫尔姆霍茨提出。因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 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后来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3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 -行波理 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 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论 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 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4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的。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 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

8、,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 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 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二、知觉范畴概念: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 认识。2 .【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 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3 .【知觉整体性】整体水平的加工优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4 .【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 ,我们的知觉映像在 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他的稳定性。5 .【视觉线索】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面条 件的信息。(影

9、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6 .【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这就是动景运动。7 .【错觉】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8 .【似动】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 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原理:1.知觉中的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理论(1数据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 知觉直接依赖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2概念驱动加工:即自下 而上的加工,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 信息。2 .大小-距离不变

10、假设:我们知觉的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 系,人们在知觉物体时,似乎不自觉的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的大小=网膜 投影的大小*物体与眼睛的距离。这就是大小-距离的不变假设。3 .错觉理论(1眼动理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 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 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 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有些实验证明了眼动不是造成 错觉的真正原因。(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这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理论,认为:当两个 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 激的细胞活动,因而

11、使神经 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错觉(该理论忽略了错觉现象 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 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 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 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可以说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人们误用了知觉 恒常性的结果。这种理论强调了深度线索在错觉产生中的作用,因而也叫深度加工理论。三、意识和注意范畴概念:1.【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 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

12、用语言报告出来 的一些东西。就行 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意识是一种 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 者”觉察到了某种 现象“或 事物”包括外部事物和内部状态及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 布局等;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 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 或水平,如 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 奇、愤怒、警觉等。2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

13、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 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如果把人的心 理比作一座漂浮在海里的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顶端,它只占 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3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4 .【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后注意】事先有一定的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5.【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 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

14、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原理:1.注意的认知理论(1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 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 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 面,而完全丧失(分耳实验否认。(2衰减理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 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3后期选择理论:所有输入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

15、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 后期的反应阶段。(4多阶段选择理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本理论的 两个假设是: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 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 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2.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1认知资源理论: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注意可以看 作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2双加工理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 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与;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资源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参与,并且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可能

16、转变为自动加工。四、记忆范畴概念: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 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 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 无意识的影响。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短时 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长时记忆:指 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咨询与治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