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明的韧性作文1000字

乱石****奔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KB
约3页
文档ID:213008439
文明的韧性作文1000字_第1页
1/3

中小学作文资料范文文明的韧性作文1000字北京考生“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那文明的韧性又是什么呢?文明如光,文字如灯,文明的传承,特别是久远文明的延续,靠的是文字的传播;如果没有文字的出再优秀的文明也有可能中途失传可见,文明的韧性需要文字这个载体  在我们地球村里有着诸多先进的文明和文字古埃及帝国有象形文字,古代巴比伦有楔形文字,古老中国有汉字但时间如同一块磨刀石,经过岁月的洗礼,很多古老的文字一一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毫无韧性,嘎嘣一下,粉身碎骨唯独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得以流传下来,文明的韧性没有被岁月这把杀猪刀割断,靠着绵绵的韧性,延续至今  秦朝“书同文”让文明韧性增强中华大地上,曾经靠着结绳记事传承文明,但这明显不给力最初出现的是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见证了中国文明的历史悠久之美这段时间,虽谈不上优秀,但韧丝不断为了让文字更加利于交流,一代雄才秦始皇,开始了“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中华文明从此步入了动力强劲的快车道,韧性从此更韧  文明的韧性体现为文字的演变之美文字在演变的过程中,跟着文明的步伐,不断进化和发展,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到草书和楷书,文字逐渐变成了美的藝术,成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书法艺术,像一杯美酒,醇香浓郁,令人陶醉。

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典型代表作品里面的字,或端庄大气,青松挺立;或勾画了了,龙飞凤舞;或豕突狼奔,各具形态;或古朴笨拙,暗含哲理  文字的消失,就是对文明韧性的破坏在日本进攻中国时,中国东三省被长期霸占,日本人深知中国文明的坚韧,居然对满洲国里的小孩,从出生起就改用日语教育,上学一律写日本文字,妄图实行语言霸权的奴化教育,结果幸好没有成功,否则中华文明由此割裂可见,文明的韧性首先是语言的韧性,对语言和文字韧性的保护,就是对文明韧性的保护  值得庆幸的是,曾经一统天下的英语不再是世界唯一的用语,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喜欢汉字随着中国文明韧性的增强,孔子学院也在世界各地纷纷设立从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起,截至2018年,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汉字誉满世界,表明中国文明韧性更韧、地位更高点评  1、巧立视角,论述新颖这篇文章巧妙地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论述文明的韧性,选取的角度不同于考场里一般的文章,可谓发人之未发、想人之未想,令人耳目一新  2、正反论述,道理深刻文章既有中华文明中语言文字的正面传承,如从甲骨文到书法艺术,再到孔子学院;又有反面的西方古老文字的流逝消亡及当代英语的现状,正反结合,手法多样,论证遒劲。

  3、古今结合,语言华美文章笔力雄厚,巧用比喻,如开篇的“文明如光,文字如灯”等,又能古今结合,纵横中外,语言华美而有韵味 3 / 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