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论传统古彩装饰艺术的色彩特征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50KB
约4页
文档ID:212881687
浅论传统古彩装饰艺术的色彩特征_第1页
1/4

浅论传统古彩装饰艺术的色彩特征摘要:色彩是古彩装饰艺术的血肉古彩装饰艺术的色彩以浓艳不 失沉稳,对比强烈,民间风格浓厚,装饰性强为主要特征本文将从古彩 装饰艺术色彩的民族文化及市美习惯属性,色彩的物理属性及色彩的搭配 处理几方面来进行分析阐述关键词:古彩色彩五色观在色彩纷呈的民族传统艺术盛宴中,你会为眼前的古彩作品驻足品赏 吗?即或是远处的一敝,也会唤起你的一些联想,细细詁味有种似曾相识 的感觉,周身透着文化的韵味,脑海中闪现着中国京剧脸谱、民间版画、 或者想到传统的大红棉袄绿棉裤着装,传统建筑故宫……沉浸在这 让人感悟迷恋的色彩中,尽情地体味畅想此刻的你早已被古彩浓郁的民 族气息传统,质朴的色彩魅力所感染追根溯源,古彩以其特有的姿态,呈现出一种浓郁的传统民族气质和 审美取向古彩在陶瓷装饰中,属于釉上彩古彩乂名康熙五彩,起源于 明代,成熟于康熙时期,其多样的纹样形式,丰富的创作题材,成熟的五 彩装饰工艺,成就了五彩最辉煌灿烂的发展,同样康熙五彩装饰风格也成 为中华民族近代陶瓷色彩装饰的一个典范康熙五彩是在大明五彩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我们知道大明五彩的彩料有红、绿、黄、紫,加上青花烧成后的蓝色,称为五彩。

康熙五 彩在大明五彩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成熟,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这两种彩 的发?b和使用,不仅工艺上更加方便,且使得整个画面中有了深色调的蓝 彩和黑彩,使色彩对比更显得和谐、沉稳康熙五彩,实际上不只是五色, 有红、绿、紫、蓝、黄、口、黑、金大明五彩青花的沉静幽妍与矶红的 艳丽明快相得益彰,构成一种大富大贵、春满人间的艺术意境而这种审 美特征在康熙五彩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延续同时康熙五彩色彩品种也得到 逐步的完善,第一是釉上的蓝彩代替了釉下的青花,明代使用青花,而康 熙却用了蓝彩第二是五彩上岀现了墨彩,比较精细的五彩上岀现了金彩, 这两种彩在明代时是没有的,墨彩在绘画中多用于树干、鞋、帽、胡须等 这些在明代中都使用红彩、紫彩第三个方面康熙比较盛行无蓝色的五彩, 用红黄绿紫黑也叫五彩第四个方面是康熙五彩品种复杂多样,部分保留 青花五彩,一般作为仿明五彩使用康熙五彩色彩的丰富和完善,为古彩 色彩装饰风格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更为丰富的创作空间成为古彩装饰走向 成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数之一古彩的色彩运用是民族色彩审美观的一个写照我们可以从中国 民族色彩的特点来认识了解古彩中的色彩人类对色彩的认知是从原始蒙 昧阶段开始,不同民族和国家经过漫长历史发展过程的积淀和凝聚,形成 自己的一种传统的审美习惯。

中华民族在色彩审美上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 是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极大中国的五色观念深入人心,以至于我国人 民世世代代都对这几个颜色十分推崇,经过研究调查表明,中华民族色彩 爱好的顺序为:赤、黄、青、白如果再加上一个黑,则正是五行学说的“五色”体系在我国黑色自古以来因其表面朴素优雅的意境而受到青睐, 红色,作为喜庆、幸福的象征,黄色从唐以后便成为最高贵色一一皇室专 用色;青色,是人们普遍运用的一种颜色五色审美观到了唐宋时期就已 经发展成熟,各种艺术形式中无不可见五色审美观的运用古彩基本上也 是利用五色來创作的,它的色彩的运用符合中国的五色审美观,这也是古 彩在当时如此受欢迎的原因Z-O在中国五色观影响下的古彩,有着明朗鲜艳的视觉,浓厚民间风格而具有着自身独有的美感美在大红大绿,妙于古香古色”景德镇陶瓷 学院张志安教授,在1956年春节,给古彩班写过的这副对联绝妙地概括 了古彩的艺术特色古彩中凝聚着色彩装饰艺术形式美的诸多法则,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民族的色彩市美意愿和欣赏尺度,而且我们以现代色 彩学的角度来分析古彩的色彩,仍然觉得它具有一定的深度我们从现存 的古彩作品中可以发现,在古彩所使用的红、绿、紫、蓝、黄、口、黑、 金这几种的颜色中,红一一绿、蓝一一金、紫一一黄、黑一一白,包含着 几组对比色的运用。

它们相互对比,交替使用,组成了变幻莫测丰富艳丽 的色彩世界难道这几组补色的运用是巧合吗?笔者认为古人很早就发现 了补色能够互相映衬的视觉残像规律,而将其运用在艺术作品中造成了强 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极其鲜明的色彩感染力,体现了中国人的色彩智慧 如中国传统配色中就有“红间绿,花簇簇红配绿,一块玉”的说法而 且在这几组色彩的运用中,采用了几种手法,一为冷暖对比,画面色彩有 冷有暖,对比穿插;二为明度对比;三为纯度对比,虽然古彩的整体的色 彩装饰风格是热闹喜庆,明快活跃,它所采用的色彩纯度大部分都比较高, 但是它的纯度对比也毫不含糊,红得纯正,绿得深沉,黄得明快,黑得刚 劲;四为面积对比,古彩作品会注意到色彩运用的面积,一般以一两种色 为主,以其他色为辅,烘托出半富的画面效果五是透明度对比,古彩的 几种颜色中,红与黑色是油料,水料有不透明的金和透明的绿、黄、紫、 蓝透明的水料有一种协调作用,它使深沉浓艳的颜色透着轻松、淡雅的 颜色带着?苑猱?透明的水料与纯正鲜艳的红色、刚劲油亮的黑色相交叉, 整体的面画因其搭配显得轻松而又沉稳六是利用黑、白、金作为中性色 使画面色彩趋于统一协调尽管中国传统五行色彩学与西方现代色彩学不 能等同,但是在认知色彩方面却是不谋而合的,配色原理上有着异曲同工 之效。

古彩在康熙时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有着其社会历史原因但是从 色彩的角度,不仅在于色彩运用和搭配的科学性和满足了统治阶级和人民 的审美需求,还在于其与家具陈设的关系古彩瓷作为一种陈设瓷,必然 与它周围的环境相匹配,相融合明清家具在选材上,因受社会环境、生 活习惯及材料来源等影响,在选材上冇所偏重主要以黄花梨木、铁力木 (铁梨木)为主,紫檀木则是明及清前期制作考究的家具常常选用的木材 而楠木、榆木、樺木、樟木、乌木等是明清两朝家具均釆用的木材古彩 的大红大绿,古色古香正好既与清代家具的深沉古朴、淡雅内敛的单一色 彩形成对比,让深沉古朴的室内环境增添了一份热闹的氛围,但又不失去 整体古色古香的韵味古彩以其特有的东方色彩韵味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喜欢在这个注重国 际化审美意识的今天,古彩作为一种极具民族文化意味的艺术形式,必然 会受到关注,而在审美多样性需求的潮流下,古彩的发展充满了无穷的活 力,立足新时代重新认识古彩,并不是一谓地陶醉在过去的辉煌,我们对 这种艺术形式进一步认识是为了更好的去延续我们的民族文化精髓新的 时代古彩必然要有新的姿态,因为没有谁会仅仅沉迷在过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