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空客公司的成长之道与前景展望

l****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3.50KB
约42页
文档ID:212783326
空客公司的成长之道与前景展望_第1页
1/42

. 附件九空客公司的成长之道与前景展望1.空客建立背景与发展历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民航运输业的大玩家主要是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麦道公司和波音公司当时它们都已有了几十年的长足发展,但欧洲还没有一个制造商能设计或制造一种飞机在世界围与美国的产品进行有效的竞争,世界航空市场处于一种美国人垄断的格局出于对付美国航空工业对欧洲市场的侵占的考虑,法国和德国的政治家们认为,欧洲要想在民机市场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联合,即通过克服国家间的分歧和国有限的市场,分担昂贵的研制费用,减少研制风险,共享资源和扩财力,合作开发更大的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1970年12月,一个以项目为基础的经济利益联合体产生了——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它是一家集法国、德国、以与后来加盟的西班牙与英国公司为一体的欧洲航空工业集团自问世以来,空客公司走过了一条并非直线上升的发展道路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空客都表现得相当的沉寂但近20年来,空客公司历经调整,敢于冒险和创新,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1976年,波音公司的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为97%,空客仅为3%;时至2002年,上述数字已分别改写为56%和44%1.1 A300创建之初,摆在空客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

各成员国经过多方论证和调研,最终决定销售250座的双通道双发喷气机A300——成为当时世界大型客机中唯一的一种双发双通道宽体客机在A300计划确定之后,各国又达成了伙伴与分包商工作量分配协议:法国38%,德国31%,英国10%,荷兰3%,西班牙2%,由于采用美国发动机与大量的机载设备,于是美国也占到了16%A300项目的上马意味着在与波音的“空中格斗”中,空客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一步虽然A300在市场上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而且市场预测表明需要大量的双发飞机,但是当它推出时仍早了3年1973年的经济衰退对空客来说更是雪上加霜1974年3月只售出20架飞机,对其预计的盈亏平衡点360架而言,这一数字离目标真是遥遥无期;年底除了法国航空公司、德国汉莎公司和国航空公司外,再也没有其他客户德国政府开始对费用上涨而导致很少能取得收益的这一项目越来越关切,但是法国政府依然对该项目毫不动摇;最终法国政府坚持的态度和“空中客车”对德国飞机工业日益增加的重要性最终说服德国政府批准全部开工在7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的严峻考验下,政府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使得A300度过了难关1975年空客冲出了国市场,获得了印度航空公司和南非航空公司的订货。

这一年A300的销量超过了DC-10和L-1011的总和空客达到了比任何美国竞争者都处于明显领先的地位但是空客的目标并不在于此,他要打入美国市场因为美国市场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且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只要打入航空工业的腹地,世界上其他航空公司的订单就会随之而至为了达到此目的——在向美国航空公司销售飞机时,空客使用了一种新奇的销售方式“先飞后买”和富有创新性的财政机制即为客户提供货款当时与空客关系最密切的莱昂兹信贷银行和德雷斯德纳银行以出口信贷的方式为东航提供了2.5亿美元;空客自己则拿出了9600万美元作为贷款;为空客供应发动机的通用电气公司也提供了4500万美元于是继彗星飞机和扬帆飞机打入美国市场20年后,欧洲飞机又重新得以出口美国这一创举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 A31070年代中期,空客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200-220座的A310因为空客意识到只生产单一品种产品的飞机制造商在商业上是一种耻辱,况且要想在市场上持久站稳,就必须努力赶上波音和麦道公司生产一系列飞机因为从航空公司角度出发,获得通用性降低运营成本是购买飞机时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而拥有一系列飞机家族就能在通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获得绝对优势。

70年代末期,空客与时地抓住了A310进入市场的最佳机遇1978年春天,中东日益加剧的混乱状态使燃油价格猛涨,市场上急需一种容量大、省油的客机,当时只有双发的A300满足这一要求,于是订单猛增到1979年底,32架航空公司的订单已增加到256架空客利用具有前瞻性的设计和制造优势——A300正是作为一种能够生产成几种不同型号的飞机被设计出来的——迅速推出直接与757和767竞争的A310,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同时,A310的推出也得益于英国的加入,它给A310的生产带来了资金,增强了生产能力众所周知,要使另一种飞机上马,即使A300飞机的派生型也要付出昂贵的费用,并且需要空客明显的扩充当时西德也急于看见英国在空客项目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既是对法国的政治牵制,也可改进项目的财政与商业实力;再者,英国成为空客公司成员后,可以组成“适应世界市场的正式欧洲供应商”空客是欧洲实现大型民用飞机生产的宏伟计划的基础,如果英国处于联营集团之外,则会有损空客的声誉,降低其市场竞争力优势1978年9月,经过重重辩论之后,英国宣布同意英国航宇公司作为正式成员加入空客公司,重新落实了英国航宇公司在欧洲最重要的民用客机——空客项目中的地位。

英国航宇公司申请1亿英镑的资金贷款作为加入A310的股份其中2500万英镑用于支付空客的在制品显而易见,A310的上马带动了空客公司超出单一项目的畴,代表其迈向生产飞机家族的第一步,确立了空客成为欧洲民用飞机大规模生产的中心到1980年,有40家航空公司购置空中客车,共售出292架飞机,意向订购157架虽然获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离盈利目标还很遥远空客需要销售360家来偿还政府的直接津贴,需要销售900-950架A300和A310才能偿付它们的全部上马费用可见,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并且充满艰辛,必须继续扩大飞机系列,并采取有利的经营战略1.3 A320航空业有一个特点:航空公司不愿意成为拥有的飞机与其他航空公司机型不同的“孤独航线”,因为紧急备用零件的短缺导致飞机停飞的损失很大,所以航空公司倾向于使用与周边国家一样的机型根据这一特点,70年代中期,空客公司推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战略由于美洲是波音和麦道的本土市场,想要进入比较困难,而则是一片未开发的市场为此,该战略的中心便是全力开拓中东和亚洲市场至1980年,空客公司沿“丝绸之路”取得了胜利,使其在1981年仍然位居世界宽体客机制造业的第一位。

波音公司被甩在第二,而另外两家美国公司则位居第三、四位受到胜利的鼓舞,空客开始觉得进一步采取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到了扩展规模的时候了但是应该进军市场的哪一部分呢?空客部发生了分歧西德对4发远程飞机有兴趣,但市场调查表明,150座的“727”替代机最有前途据预测,60-70年代生产的,3000架以上的140-170座级的客机到90年代末才能退役,市场价值在500-700亿美元之间当时麦道和波音公司也在考虑新计划以满足这种需求,但是它们宁愿生产线有飞机派生型,作为新技术出台前的过渡性竞争者1981年波音上马737-300项目,麦道则跟着推出DC-9的变型机MD80,它们都在中程单通道飞机市场上竞争,并且设计上更加先进作为后来者,必须制造一种与众不同的飞机,于是空客决定用新技术的A320打入这一市场接着面临的问题是说服政府在A300和A310仍在偿还上马费用时再花费15亿美元1981年6月,法国政府第一个宣布支持研制A320;英国和德国政府则希望在承诺A320前看到可观的订货;它们认为A320的研制涉与巨额国家资金,所以要证明其商业生命力,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一种商业飞机,而不是政治飞机然而当时投产客户寥若晨星;虽然大多数航空公司最终都需要新的150座飞机,但银根紧缩,客运量恢复缓慢,航空公司信心不足。

1983年英德两国还是没有做出出资的决定,空客的前途到了关键的时刻最终,在法国政府的说服下,德国意识到空客不仅影响本国就业,也是德法合作的象征,出于外交的考虑应该支持A320,2月22日西德政府同意为德意志空客公司90%股份投资3.88亿英镑;英国政府也意识到如果英国第二次推出空中客车不仅会令其在欧洲的形象受到沉重打击,还将意味着英国航宇公司的末日,于是英国政府将提供2.5亿英镑的上马资助,虽不与英国航宇公司要求的60%,但这笔资助是在研制“开头”发放的,英国航宇公司在项目上马时就能拿到全部款项剩下的4亿英镑由英国航宇公司自身资金和伦敦金融界支付显而易见,空客项目对法国、德国和英国主要工业资产的增长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可以争取较大的政治支持1984年3月12日,空客终于正式批准A320项目上马在公司第一型飞机A300投产10年后,空客飞机家族终于初具规模;它还落实了空客公司成为欧洲航空政策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也激起了强大的工业力量,如果不是明显不可能办到的话,那将难以抵挡进一步投资的要求更重要的是,A320型飞机使空客实现了一次技术性的飞跃A300型飞机凭借第一种宽体姐妹机的优势打入了市场,而A320型飞机却不具备这样与众不同的地位。

它要想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就必须关注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竞争激烈和以反常规取胜的年代,各航空公司真正关心的是成本A300型飞机通过放弃三引擎而采用双引擎成功降低了飞行耗费,使空客开创了项目,走出合作生产熟练曲线上的第一步但仅使用一个引擎飞行是行不通的,所以,空客只能在削减飞机机组成员和训练成本上下功夫,这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最终,在A320型飞机的研制工作中产生了一项空客名闻遐迩的技术革新——线控飞行新技术震惊了航空界,实践证明,这项新技术不仅使飞机驾驶更方便,而且使飞行更安全,维修更方便比传统的机械式操纵系统大大简化了飞机结构设计和机体总量,提高了效率电传操纵成为空客以后飞机标准技术,并被波音用在777上空客自己也承认:在A320型飞机上下的赌注就是线控飞行将会发展成一项成熟的技术,这样空客就能创建一个飞机家族;空客所要做的不仅是推动技术进步,而且要知道如何使用技术为客户们生产出更好的飞机的确,正确的市场定位加上先进技术引进,使空客研制了A320系列双发中短程150座级客机——A318/A319/A320/A321的座级围从107座到220座,直接与波音737、717和一部分757进行竞争这四种客机拥有一样的基本座舱配置,飞行员只要接受一样的飞行训练,就可驾驶以上四种不同的客机。

这种共通性设计降低了维修的成本与备用航材的库存所以A320系列飞机成为民机市场最畅销产品之一1988年4月A320投入运营到1990年,短短两年A320的订货合同就超过了500架1994年5月,波音公司购买一架二手A320飞机列在西雅图以此来激发波音员工,这可能也是空客公司的最大荣幸1.4 A330/A340A320所取得商业实力使空客开始筹划为建立期望中的帝国而进行的下一次扩:创建一个飞机家族,在世界市场的每个角落向波音公司发起挑战这是空客最终的雄心壮志,也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目标当时空客已经拥有了小型和中型 的飞机,是进军大型飞机市场的时候了但是应当制造什么类型的大型飞机呢?空客部有两种建议:一种是和A310型飞机类似但载客量更多、体积更大的姐妹机;另一种是四引擎、拥有更远航程的飞机最终方案就是借助现代化的设计方案制造一个机身、一副机翼,然后给姐妹机型配上两个引擎,而为远程飞机配上四个引擎这样制造两架飞机的成本只比造一架多花一点钱,而且可以更快地向波音发起挑战;大型飞机市场一直被美国人所垄断,空客要打入这一市场就必须做好和美国航空业进行更加激烈对抗的准备1987年6月,A330/A340型飞机计划正式启动,这标志着空中客车公司飞机家族进入了一个新的市场领域;A330/A340系列产品开始对波音产品形成全面挑战,直接与波音远程客机波音767,甚至与747争夺市场。

到计划启动为止,已有10架航空公司签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