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摘 要:在大思政背景下,强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满足大思政要求的重要措施通过在大学英语课程开展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能够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三观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语言课程,将会涉及外国人的人文习俗、价值观念等,通过研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模式,能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结合关键词: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 协同育人 教学模式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1]课程思政是响应全程育人的重要方式,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新局面的重要基石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概述随着开始实施大思政教育理念,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迎来同行发展趋势[2]思政课程就是校内的思想政治课程,也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但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学生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单靠思政课程的教育难以进行全面引导,这时候课程思政就是协助思政课程的最佳选择通过在各类其他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能够有效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能根据实事进行引导,从而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其中,通过在各类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能够满足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为促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力量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条件大学英语是通识必修课,也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在高校中具有覆盖面广、课时多的特点通过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英语进行有效结合,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价值体系,通过进行对比,能够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和全面看待世界一)大学英语课程具备思政教育隐性课程的功能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也就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大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在传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会带有价值观的输出,通过将思政教育与价值观有效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因此,通过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思政教育效果和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能够潜移默化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二)大学英语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统一性大学英语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程,既能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又能引导学生更好的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异同,既能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看来,大学英语与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标具有统一性,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因此,在大学英语开展课程思政很有必要三、协同育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一)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3],要想实现系统教学,就必须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开展思政教育。
本人将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挖掘、课中融入、课后巩固第一,课前挖掘通过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能够将单元课本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与相关思政教育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这样就能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习第二,课中融入通过设计教学活动相关环节,能够让学生与教师进行良好交流,进而能够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课中环节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思政导入、师生讨论、教师反馈思政导入就是教师通过结合课文传递的思政话题进行教学活动设置,这样就能引发学生对相关话题展开思考;师生讨论是结合思政话题来提供讨论支架,引导学生展开思辨讨论;教师反馈指的是教师将各小组的观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建立相关价值体系第三,课后巩固教师可以在课堂尾声时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和延伸,进而能够将其内化成为思想政治素养二)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课前挖掘思政教育主要就是培养学生诚实、负责、感恩的精神,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前需要进行教材挖掘举个例子,在进行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1》第一单元“The pursuit of Dreams”教学时,教师需要先了解这篇阅读能够开展哪些思政教育。
如第一篇主课文“Deaf DJ”,这篇文章主要将的主人公Robbie Wilde虽然失聪,但是却没有放弃打碟师的梦想,并最终实现梦想的事情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挖掘出挑战自我、勤奋、永不放棄、追逐梦想等精神;然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收集有关思政教育资源,在网上教学平台开展课前自习教学,主要资源包括“Deaf DJ”译文、语言点PPT等教育资源2.课中融入然后在课堂互动环节设置有关“Deaf DJ”的思政教育内容第一,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播放有关Helen Keller(海伦凯勒)的视频资料,通过设置两个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问题一:If you were as blind and deaf as Helen Keller, What dream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rue? 问题二:And how can you come true your dream?,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白梦想的实现需要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第二,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结合文中Robbie Wilde的励志故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让学生了解Robbie Wilde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来帮助学生领悟信念、梦想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挑战自我的优秀品质。
第三,在反馈环境,教师可以就学生对Robbie Wilde发表的看来进行总结归纳,然后进一步深化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3.课后巩固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将自己的梦想与生活练习起来,进而实现思政教育与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目标参考文献[1]陈红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8(51):17-19.[2]时宇娇.政法类院校公共英语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8):30-32.[3]沈轶.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有效途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4):121-122.作者简介朱瑞雪(1999.07—),女,汉族,籍贯:甘肃省平凉,甘肃省陇东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