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循序渐进性问题链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运用探究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69KB
约8页
文档ID:212634267
循序渐进性问题链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运用探究_第1页
1/8

循序渐进性问题链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运用探究 摘 要:文章主要概述高中英语阅读运用循序渐进性问题链的背景、意图、作用及设计原则以2020山东卷读后续写为例,阐明如何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运用循序渐进性问题链使学生准确把握篇章结构和内涵后,确定续写文章的发展思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新颖、丰富、合理、与原文情境融洽度高、意义连贯的故事情节关键词:循序渐进性;问题链;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一、 研究背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构成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还提出了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诸要素融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而课堂问题的设置又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啟发学生阅读和写作思维的工具,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发展但是,无论在读后续写教学的读前、读中还是读后续写环节,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存在诸多问题,如,设问未能凸显整体的核心主线;未能围绕文本的主体信息;未能明确设计意图;未能呈现文本本意等。

这样将导致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不到位,对文本内涵的拓展不够;对文本特征、写作特点、写作意图等不能进一步深入思考;无法将学生的主体思维融入整个读后续写过程中,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发展,阻碍了学生与发展个性笔者在实际的读后续写教学中运用循序渐进型问题链,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篇章结构和内涵,确定续写文章的思路,循序渐进地提问贯穿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整个教学过程,能提高阅读、写作教学质量二、 问题链概述(一)定义循序渐进型问题链是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范围内,围绕一定学习目标或某一中心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一些困惑,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一般在3个以上)有中心、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二)意图及作用循序渐进性问题链创设优势就在于环环相扣,使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过程中运用循序渐进型问题链,可以科学有效地设计问题,清楚梳理文本信息,适当拓展文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续写文章,使文章内容更合理、更新颖,逻辑性更强徐桂芳在《从阅读中来,到写作中去—新高考背景下新型阅读课模式的探究》中指出:“问题的创设是有梯度的,它们环环相扣,能覆盖语篇中重要的知识点、基本的语篇脉络走向,能展现学生思维递进的过程,使学生思维有梯度地发展,做到能够明确语篇体裁、理清语篇结构、深入理解语篇信息、领会语篇写作意图、归纳语篇中作者所持的观点和态度、演绎语篇后续隐文等,为续写保驾护航。

潘桂阳在《巧设问题链,提高思维力》中指出:“问题链通过抛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师生积极互动,激发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究,变教师主宰课堂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促使学生不停地思考和理解整个教学活动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探究中,逐步推动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循序渐进性地提问作为一项课堂教学技能,贯穿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整个教学过程,直接影响学生阅读、写作质量三)设计原则在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应从不同的思维视角,由浅入深设计问题,使之成为循序渐进型问题链,有效开展课堂活动,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拓展内涵、发展思维”的教学目的1. 串联文本信息,把握文本脉络,更好理解文本教师应先对文章进行宏观把握,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整体特点,然后再深入分析各个部分设计问题时注意以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来串联文本,把握文本脉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2. 挖掘内隐信息,拓展文本内涵,熟悉文本特征在学生获取文本基本信息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文本特征、写作特点、写作意图、写作手法等进行提问,挖掘内隐信息,拓展文本内涵,熟悉文本特征这类问题一般在文本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提前分析,并结合自身已有的经历和体验,这对学生的认知要求较高。

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间的相互联系3. 培养深层思维,内化内容思想,做到创新续写在准确理解文本信息和深层内涵之后,教师需要从话题、内容、语言或思维等方面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认知,对文本内容和作者观点等加以综合分析和评价,再根据所提供的每段开头语,设计相互关联的一连串问题,引导学生续写三、 实例说明2020年山东卷读后续写主要讲述的是:三个孩子在有限的条件下,帮助了另外一个想要帮助父母维持生活的小男孩的故事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大家仍用自己的善良,互相帮助文中妈妈Mrs. Meredith一直乐于助人她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妈妈,身体力行,在自己的三个孩子心中播种了爱和善良的种子虽然文章没有详述,但显而易见,她对孩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以,当她给孩子讲述了Bernard小男孩一家的情况,三个孩子John、Harry和Clara非常渴望帮助他,并且确实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即把家里的玉米做成爆米花,让Bernard在社区售卖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物理选科班的学生,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课外阅读量比较小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鼓励下,用英语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完成课堂活动,并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因而,教师必须本着促进学生写、激发学生写的想法,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信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续写出新颖、丰富、合理、与原文情境融合度高、意义连贯的故事情节首先,教师提出问题,导入话题Q1: Suppose one of your neighbors with a physical disability and is struggling to make ends meet. What can you do to give him a hand?Q2: Which kind of help do you think is more beneficial to him in the long run?[分析]用浅显易懂的问题来活跃气氛,指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并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接着,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获取故事背景信息Q1: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 in this story? Who are they?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Q2: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Q3:What problem did most people meet with?Q4:What did they do to solve the problem?[分析]以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获取故事背景信息,问题环环相扣,使问题循序渐进,以一条贯穿始终的明晰线索来串联文本信息,突出文本脉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然后,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情感变化Q1:What did Mrs. Meredith do for the poor?Q2:What character traits of Mrs. Meredith can you see from these?Q3:How was Bernards family?Q4:What did Bernard want to do?Q5:Why did Mrs. Meredith tell her children about the family?Q6:What do you think of Mrs. Meredith?Q7:How did the writer describe the character traits of Mrs. Meredith?Q8:What did Clara and Harry want to do?Q9:What did John come up with?Q10:How did the writer describe the children? Find the evidence.[分析]以問题链的形式让学生获取语言特点和风格,引导学生理清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情感变化。

针对文本特征、写作手法等进行提问,挖掘内隐信息,拓展文本内涵,使学生熟悉文本特征教师要注重信息的输入、学生自主学习、信息输出、学生提升的过程,为下文合理的推测奠定基础随后,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析]用故事图理清文章的结构及情节的发展,获取文章的脉络,即可知道两家人的线索:Meredith乐于帮助,而Bernard需要帮助引导学生得出文章的主题:Love and Kindness通过故事图进一步梳理原文文本的信息,方便下一步的续写最后,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预测情节Q1:How did Mrs. Meredith feel then?Q2:What did she said to her children? How did she say?Q3:How did they make popcorn?Q4:How did they tell the plan to Bernard?Q5:How did Bernard respond to the plan?[分析]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认知,对文本内容和作者观点等加以分析和评价,再根据所提供的每段开头语,设计相互关联的一连串问题,培养学生深度思维,让学生内化内容,创新续写。

四、 结语经过近两年的研究,笔者深刻体会到以循序渐进型问题链教学的重要作用从文本语言的鉴赏、关键信息、人物情感等方面科学有效地设计问题,对文本解读、读后续写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把握篇章结构和文本内涵后,确定续写文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参考文献:[1]徐桂芳.从阅读中来,到写作中去:新高考背景下新型阅读课模式的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4).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