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本科毕业论文--建筑行业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1.50KB
约28页
文档ID:212605710
本科毕业论文--建筑行业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_第1页
1/28

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建筑行业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学 号:20074041409学生姓名:张海津指导教师:郭丹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 业:会计学黑龍沁八―我羣丈孝中国•大庆2011年 5 月 扌商 要:当丽,国家对于行业专长的审计才刚刚开始,在理论和实践界均没有 统一详细的标准,尤其是当今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速,企业不断扩张, 使对建筑行业的审计的风险加大,对于建筑施工行业的专长审计更为重耍,处 于这方面的考虑,来研究建筑行业的审计本文以某一跨国型建筑企业为例, 分析了影响审计风险的三种风险,并阐述了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并针对 当丽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所面临的审计风险,提出改进措施关键词:建筑行业审计 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风险控制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tate industry expertise of the audit has just begu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not unified detailed boundary of standard, especially in todays 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 development is rapid, enterprise expanding to building industry audit to increased risk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feat for more important, in the audit, to study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audit construction industry・ Taking a multinational typ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auditing risk three risk, and expounds the material misstatement risk evaluation of the program・ And in the light of current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industry faces auditing risk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roposed.Keywords: Building industry audit Material misstatement risk Audit risk Risks Control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1・3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22审计风险的理论概述 22. 1审计风险介绍2. 2审计风险模型概述 33基于重大错报风险的建筑业企业审计风险分析 63. 1企业风险 3. 2契约风险 73. 3财务报告风险 73. 4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程序 84建筑企业审计风险控制对策 114. 1树立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理念 114.2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114. 3重视符合性测试工作 134. 4形成合理的会计师事务所体制 13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1前弓1. 1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各国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

到九 十年代索赔给会计公司造成巨额损失:1991年美国的六大国际会计公司被直接索 赔共计近5亿美元,占其收入的9%,比1990年上升了 7. 7%o 1992年8月,美国 整个CPA职业界面临的诉讼损失估计有300亿美元在1993年的一个案件中,某 一国际性大型会计公司被索赔3. 88亿美元,平均每个合伙人35万美元……,2002 年,安然事件给安达信的打击也将是灾难性的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因诉讼而陷入 困境甚至倒闭我国也先后发生了深圳“原野”事件、北京“中城”事件、浙江 “尖峰”事件、四川“红光”事件……宇夏“银广夏”事件及“麦科特”事件等 等一系列重大事件⑷这些事件表明,审计风险无吋不在,无处不有,而且愈演愈烈,接连引起审 计理论界和职业界的震动,关于审计风险的研究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当前,国 家对于行业专长的审计才刚刚开始,在理论和实践界均没有统一详细的标准,尤 其是当今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速,企业不断扩张,使对建筑行业的审计的 风险加大,对于建筑施工行业的专长审计更为重要,处于这方面的考虑,来研究 建筑行业的审计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综述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批评是新审计风险模型提出以前研究的重点,对于审 计风险模型构成要素的认识也存在着非常多的争议。

AICPA (1981)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39号——审计抽样》认为审计风险由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和详细测试风险组成但过了两年,AICPA 将分析性检查风险和详细测试风险合并为察觉风险Rhodes (1985)在《审计手册》一书中,又把察觉风险进一步分解为分析性 检查风险和实质性测试风险Leslie (1984) , Colbert (1988), Peters (1989)认为固有风险是不存在内 部控制的情况下,财务报表或账户层次存在重要错报的风险Dirsmith和Haskins(1991)认为它是对客户商业和环境的一种认识控制风 险则是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估不能阻止和检查其存在的重要错报风 险Peters和Solomon(1990)认为审计风险模型假定审计风险各因素是相互独立 的,而在现实世界中,这可能不实用Skerratt和Strawser (1991)还认为各因素的权重也应不同Haskins和Dirsmith(1995)进行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是密 切相关的2003年,国际审计准则提出了全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二重大错报风险 X检查风险。

将固冇风险和控制风险合并为综合风险,用重人错报风险进行表示, 认为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风险评估程 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以控制检 查风险,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口J接受的水平,因此新审计风险模型可以说是一种基 于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风险模型基于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风险模型的提出使对 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⑵1.2.2国内研究综述我国自1980年恢复审计制度以来,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 对审计风险认识的初期阶段(1980年——1991年)在这一阶段注册会 计师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其主要任务是实现自身的发展,并且也顺利地渡过了 谋生存的第一关;(2) 对审计风险的初步认识阶段(1992年——1995年)在这一阶段我国正 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有关法律文件,这不但标志着对审计 风险认识的加深,更为判定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提供了初步的依据审计风险的 主要来源开始由职业内部转为职业内部和外部3) 审计风险研究的纵深发展阶段仃996年至今)在这一阶段,我国对审计 风险的形成、性质、特点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借助现代 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加之有效的定性分析,已能比较合理的控制审计风险。

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实践相比我国审计理论研究至今仍不成熟,特别是对于审计风 险及控制的研究1.3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审计风险和审计风险控制的分析和研究,对提高审计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尤其是在对建筑行业研究的主要 目的在于运用审计风险的基础理论,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和应的风险模型;对于审计风险从企业风险、契约风险、财 务报告风险这三方面入手,并通过运用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最终达到控制审 计风险的目的本文从新的思路扩展了对于建筑行业企业的审计,对于即将出台 的专长审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2审计风险的理论概述2. 1审计风险介绍2.1.1审计风险定义国际审计准则定义的审计风险是: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 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那种风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观点是:审计风险是 审计人员对于存在重大错报的会计报表未能清楚地适当修正他的意见的风险风险是指一种与行为者主观意愿相违的负面后果,它是一种给企业造成损失 的现实的可能性这种现实的可能性就需要通过法律或非法律程序使审计主休免 于遭受财产或名誉的损失风险的本质是可能的损失,而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只是产生风险的一部分原因。

综上所述,对审计风险做出如下定义:审计风险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注册会 计师不恰当的审计行为引起、并给审计主休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由此定义可知审 计风险的来源是不恰当的审计行为,但是岁寸“不恰当的审计行为”的认定离不 开“特定的环境”2. 1.2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1) 审计主体方面的原因审计人员的索质所致审计人员的索质包括政治索质、道德索质、业务索质 等这一因素与审计过程相结合,就会成为审计风险函数的变量:审计人员素质越 高审计风险越小,反Z则审计风险增大一般来说,审计人员具冇良好的政治素 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 验,就会在执业中自觉遵循有关执业规范,从而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相反,有 些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弱化工作马马虎虎,把签字盖章当作例行公事,就会给审 计工作带来极大的风险2) 审计客体方而的原因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报表 审计的基础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存在或虽然存在但形同虚设,则滋牛错弊的可 能性就相对较人,其固冇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水平就较高,这样必然会加大审计人 员检杳风险的控制难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抽样审计,就会增加审计风险。

我国内 部控制环境弱化,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我国很多企业控制风险都很高⑶2. 2审计风险模型概述2. 2.1审计风险模型的基本构成按照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在既定的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卜,重大错报风险 水平与检查风险Z间成反向关系,即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 的检杳风险水平越低换言Z,当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必须扩 大审计范围,将检杳风险水平尽量降低,以便使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 平反Z,如杲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低,则注册会计师即便承受较大 检查风险,但总体审计风险仍然较低用审计风险模型来表示就是:检杳风险二审 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公式得出的结杲是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这与实 际的检查风险不同,注册会计师将依据其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⑷审计风险模型从传统的固冇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要索模型演变至重 人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两要索模型,虽然从形式上表现为要索的减少,但新的审 计风险模型中的重犬错报风险涵盖了包括企业、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等多方面的 因索,纳入了凡是能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漏报的所冇因索,实质上反映了 国际审计环境变化和审计工作仃趋复杂化的轨迹和过程。

这种变化不是简单地将 固冇风险和控制风险合并为重大错报风险,而是做出了重人的实质性改进重大 错报风险的引入,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和实施审计测试前必须对重人错报风险 进行评估,而不能在未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审计测试,也不能 像以往那样简单地设定重大错报风险为最高水平而直接实施更广泛的实质性测 试重人错报风险也不等于以往的固冇风险和检查风险的乘积,因为导致财务报 表出现重人错报的风险并不是出固冇风险和检查风险两个因索就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