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清初文言小说《觚剩》作者钮琇生年考略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9.50KB
约6页
文档ID:212539468
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清初文言小说《觚剩》作者钮琇生年考略_第1页
1/6

XX大学毕业论文清初文言小说《觥剩》作者钮務生年考略2014年6月25日清初文言小说《觎剩》作者钮坯生年考略清康熙朝问世的文言小说集,在艺术上用指而三的作品是《聊斋志 异》、《虞初新志》和《觥剩》今人编撰《续修四库全书》,将此三书一并收入, 亦显示出它们在清代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钮踽著述甚丰,实为清初重要文学家, 传世者除《觥剩》之外,另有《临野堂集》(包括文集诗集诗余尺牍)等惟学 界对其生平所知不多,大多只是根据张士元《嘉树山房续集》”终于任,四十三 年九刀也的有关记载,标注其卒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关于钮于秀的生年,不 仅小说整理本各家前言和新近出版的《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小说家评 传》未予探讨,连诗文提要类著述如《清人诗集叙录》、《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亦于此无考其实在笔者看来,冇关钮J秀生年的明确自述,便赫然躺在其诗集中《临野堂诗集》卷七之首,为五古《述哀》诗,因感伤父母早逝而作中云:嗟余本弱植,独立寡连枝出侍严君席,入依慈母帷小襦初被体,嬉戏 不暂离六龄就乡塾,九龄择明师笈书或远负,袖橘仍独携十五弄柔翰,颇 工虫雕词从游骚雅坛,渐违定省仪三十充国宾,翱翔步云逵这其中,冇关年岁的诗句是六龄、九龄、十五、三十等四句,并以"充国 宾"为其生平大事而多次提及。

如诗集卷九《都门感旧七绝句》之五的小序曰T 充观国宾者,来自江左百有十人,项子松心,余称莫逆在文集卷七《祭昆山 相国徐立斋夫子文》中,又云丁務以江表一介,生本芦中,幼业疏于咏风,壮志 误于雕虫洎乎观国,乃始登龙……夫了则園桥授讲,临泮论功引卢植以升堂, 赐之一席;拔何蕃之行卷,冠于三雍’‘有关用典无须细绎,只要弄清楚徐立斋" 其人仕履和充观国宾的最早出典,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立斋为徐元文 (1634-1691)号,字公肃,以顺治状元官至大学士钮于秀诗集卷四有《徐大司 成立斋夫子四十初度用徐文长韵奉祝》,撰于康熙十二年(1673)元文从康熙九 年至十三年六月任国了监祭酒,"大司成”是对祭酒的别称清朝国了监生徒,为 各府、州、县的贡生、监生,在学坐监期满后拨历部院练习政体,历满考职,优 秀者授通判、知县,而祭酒则为总理监务者(参《清史稿•选举一》)钮于秀是康 熙十一年(1672)拔贡(《江苏省通志稿•选举志》),次年在京为祭酒徐元文贺寿, 可知钮務当于此年开始入京城国子监学习,时听徐氏讲学,作业曾被评为杰作 康熙十九年(1680)以国了监教习栓选知县,即所谓"某系壬了拔贡生,以教习 考授知县”(尺牍卷四《上彭抚军》)。

国宾J ‘观国%者词,友人孟昭连教授通 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系统,查出始见于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T甫 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注曰T公以开元二十四年预 京兆贡举而不第,遂困t安,故云早充观国宾虽然唐代参加贡举与清朝入国 子监不能简单等同,但通观钮隣一生,也只有康熙十二年金京师入国子监一事, 可称为”充观国宾了故笔者认为,康熙十二年(1673)约为钮銹三十岁,则其 生年当在顺治元年(1644),享年六十一岁尺牍卷一《与仲岷山》之二曰T二 月四日为弟生辰’‘据此进而可得钮于秀出生具体日月由其父钮宏儒生于明万历 四十二年(1614)(文集卷七《先考芥庵府君先妣黄氏孺人行状》),可知钮璘出 生于父亲三十一岁时但是,问题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在钮務别集中,还有两则记载试图动摇 以上的结论其一是文集卷六《徐伯贞先生传》,记与伯贞子、表弟元颇青年相 会时,"与余方在弱冠,距今四十余载S而,吟,,为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 三十六年前之”四十余载",最保守的估计是顺治十四年(1657),此时”方在弱冠J 其生最迟也在明崇祯十年(1637)其二是尺牍卷四《启许臬宪》,自云”某官经 三仕,拙不逢时;年阅五旬,衰犹縻禄许臬宪指康熙四十一年(1702)闰六月 始任广东按察使的许嗣兴,钮坯此际在该省端州府高明县为知县。

出于前此第十 二封是《答翁学使》,收信人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四十三年任广东学政的 翁嵩年,书信以”天南绣节,首莅端州”开篇,故《启许臬宪》亦当写于康熙四十 二年如果钮璘此际才"年阅五旬”,其生又当在顺治十一年(1654)出于同一 作者Z手的《徐伯贞先生传》和《启许臬宪》,不仅口相抵悟、难以兼容,而且 从”不止"和”不足"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面,质疑着本文钮J秀”生年当在顺治元年 (1644) ”的推考但是笔者认为,康熙三十六年前之汀四十余载”和康熙四十二 年之”年阅五旬”,如非是撰写者之笔误,亦必属剖厥!1者之刊误具体说来,前之" 四十”应为”三十二后五旬”应为”六旬”(而”六旬”恰又证明其生于1644年Z 正确),理由如下先看康熙三十六年前之"四十余载叩勺错误:文集卷八《题怡静仲先生传后》:"余总角时读书溪上,怡静先生常信宿竹 南小楼……距今且三十余载,余忝秩西陲忝秩西陲,指其任陕西口水县知县,始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居于此“凡七年”(《书钮书城公治县事》),其中任六 年而居一载(参文集卷四《白水县志自序》);总角,如果以十至十五岁算,其生 也就在甲乙前后,无论如何上延,也到不了明崇祯中叶。

诗集卷十《予与沈竹 西五兄童稚情亲三十余年,酒盏灯篝,乐数晨夕,无若古粟之聚首阅岁也春仲, 将复理装入都,放笔写意,以志黯然》,沈竹西即沈天宝,与钮隣同为吴江北麻 人;占粟指粟邑县,为白水县前身因前首为《庚午元旦偶成用竹西原韵》,故" 春仲是指康熙二十九年(1690)二月钮堺曾向友人介绍T吾里三人,曰沈竹 西天宝、曰黄玉舟玉瑶与 也,朿发交好"(尺牍卷三《寄康孟谋》)束发指成 童之年,一般称十五岁左右,故其生当在甲乙之际 《觥剩》卷五《〈自怡编〉序》抄录其父宏儒撰《芥庵自怡编》序,其中冇云:”爰命我子从吴 南村游……又二十余载,余诗学益落,而吾了则受知于玉峰徐大司成,三雍追琢, 德业稍进"《中国文言小说家评传•钮堺》认为后段文字指钮堺在太学"受到大 司成(祭酒)徐玉峰的赏识"玉峰徐大司成"其实即昆山徐元文因昆山城内 马鞍山盛产良石,其质如玉,故乂名玉峰,古人以之代称昆山《口怡编》序撰 于康熙二十年(1681),元文上年已由内阁学士官至左都御史;而宏儒仍以”大司 成”ZI「【职相称,止说明钮踏受知于徐元文的时间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其任 祭酒时由1673年上溯"二十余载J约为顺治十年(1653),即宏儒命子师从吴 南村之吋;而此吋、此师,即上引《述哀》诗所谓"九龄择明师,之吴宗汉(1614-1654)o顺治十年的九年之前,亦正当鼎革之际。

宗汉为遗民,雅好濂洛 Z学,充养纯粹,”平居恂恂,体不胜衣,而激于忠义,Z死不避”(黄容《明遗 民录》卷五)钮務虽从游时间不长,却感佩终生尺牍卷三《与韩了遽》云:" 敝业师吴南村夫子,在惊隐诸君中尤节完而学粹’‘赞扬吴氏气节和学问为惊隐 诗社中之翘楚,希望当吋著名选家韩纯玉(1624-1702)能釆录其作品此段所 述徐元文和吴宗汉,与钮于秀人生和创作均有极大关系《紈剩》中对吴炎(宗汉 侄)、潘扌圣章身罹庄氏明史案的同情,对昆山徐氏人品事业的溢美,都能在人事 上找到渊源再看康熙四十二年Z”年阅五旬”的错误:尺牍卷二《答徐章仲》自言"年届知非,方游思于鹿豕;官称宜拙,复生惧 于风涛二"知非"是五十岁的代称,典出《淮南子•原道训》徐章仲名炯,为元文 兄乾学(1631J694)的次子信中提及”老夫子旋里后,每于故乡时通候问”, 自己则是”穷谷末吏,寄迹一丸雹前者当指徐乾学康熙二十九年(1690)陛辞还 乡(参《汉名臣传》卷三),后者则是仍在白水任上之口吻钮J秀康熙二十七 年至三I•二年任白水知县,故”年届知非"的尺牍必撰于康熙三十年至三十二年之 间尺牍卷三《复震三弟》冇”年逾五十,方将生秋风舟楫之思”Z语。

从信中 云”睽隔乡园者五载二感谢钮震三"蒙念关中大饥",并以”濡毫冻合,莫罄依依; 送雁云遥,诅胜黯黯"作结,可证写于白水之任的第六年,即康熙三十二年(1693) (这样才会,睽隔乡园者五载T的冬季此年二月,钮斑已满五十,至年末当然 可以说”逾五十了诗集卷十二《春日湖村朵咏十六首》其十二Z首联云:”行当知命岁,正与 拙相宜这十六首组诗撰于”既揽秦级Z朱,旋辞五斗"(诗序),即刚从白水任 上返乡之后,时为康熙三十三年(1694)此时正应五十岁严知命”),可见其生 当在1644年左右(因为用典而或有一岁之差)尺牍卷四《复钱宛朱》有六十老翁,五千远道"之语从信末提及”《饥 剩》告成,聊奉一册,以当岭云Z赠”,可知或写于康熙四十年(1701)小说虽 然自序于康熙三十九年庚辰三月,但书末有”庚辰孟秋,镌《觥剩》将成”的记载 (卷八《孟谋绝句》)如以生于1644年计,为与"五千远道"对仗,五十七八之 人自称"六十老翁J是完全正常的此外,文集卷三《乞书小启》”也百年己半”,尺牍卷三《与陈元孝》" 今者年过半百1同卷《与潘稼堂》”百年过半”,诗集卷十三《张釆舒至署以四 律留别……》"半百年过仕已三”,分别写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至三十八年前 后,此时‘百年已半",固然与生于1644的推断不尽吻合(实约五十四五岁,可 见,,年过半百,,之词在钮璘用来是个约数,略同于,,五六十岁,,,而不等同于五十岁, 虽然其笔下的五十、知命或知非亦存在整数和约数的使用区别);但是如从康熙 三十二年《复震三弟》”年逾五十”算起,亦足见康熙四十二年仍”年阅五句”之非 一一个人不能口称年已五十竞说十年Z久,何况后者与”六十老翁”的门白又整整 相差十年。

在这篇短文快要结束时,偶然从薛洪勣先生所著《传奇小说史》中,发现 其括注钮于秀生年是1641年(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26页),即明崇祯 十四年薛先生研究文言小说有年,学养醇厚,成果卓著,此说或有所本(比如, 与上引《复钱宛朱》"六十老翁"正符)然而这样一來,"三十充国宾叩勺时间就 要提前至康熙九年(1670),而此吋钮于秀连拔贡生身份尚未获得,哪里有可能贡 入太学呢《中国文言小说家评传》先说钮璘”在太学深造J之后才谈到他于康 熙十一年,,获拔贡生的资格,开始进入仕途”,其实也是将清代贡生与太学(国子 监)的丽后关系颠倒了关于这一点,除了可看《清史稿•选举一》的介绍外, 在《觥剩》卷六《一康》中亦有交代:郃阳康乃心先‘为邑诸生",因王士稹嘉许 其题壁诗而声誉大振,次年才由”学使者贡其名于太学,蜚英驰藻,望重三雍覽 这与钮踽的学习经历是相似的,其尺牍卷一《答简谦居夫子》冋忆当年原本”自 分槁项桑枢,绝意云路”,简老夫子视学江南时,始”拔Z菰芦Z中,置Z琳琅Z 列,振污嘘朽,德倍祷持岂期十载长安(引者注:实仅八年而已),两别京兆…… 因于庚申之夏,勉就锥例,即以是秋,承乏中土"简谦届即康熙七年(1668) 起任江南学政的简上,康熙十年进钮于秀为诸生(参《觥剩》续编卷二《简公雪冤》), 次年选之为拔贡,使之随后才有"冠于三雍叩勺太学经历,才有康熙庚中的铃选项 城。

足见康熙十一年是钮務人生重耍的转折点,在此Z前是”逢时特拙”的”江左 单微”(《答简谦居夫了》),或者是“生本芦中"的”江表一介S直至由拔贡入太学, 命运才有重大转机,即前引所谓洎乎观国,乃始登龙"而这一切似不可能发生 在尚未拔贡的康熙九年(1670),故于该年钮銹亦不当有三十岁不知如此解说, 能得学界方家认同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