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艺术介入生态环境改造方法探索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2395851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地艺术介入生态环境改造方法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地艺术介入生态环境改造方法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地艺术介入生态环境改造方法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地艺术介入生态环境改造方法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地艺术介入生态环境改造方法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地艺术介入生态环境改造方法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艺术介入生态环境改造方法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地艺术介入生态环境改造方法探索 本文归纳了大地艺术相关理论经验,对基于大地艺术的生态景观模式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了以大地艺术为手段的废弃垃圾场修复再生的实现途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美学价值的有机统一。废弃垃圾场,作为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产物,严重威胁到周边地区人居环境卫生,导致区域范围内生态失衡、污染过度、景观资源受损,对其进行景观重建和生态恢复,不仅可以使废弃场地获得新生,更可以赋予其特殊的美学价值。然而,城市废弃场所的生态恢复并非一项单一的一元工作,需要工程学、建筑学、生态学等多项专业性介入,环境艺术设计在其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地艺术由于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及更为贴近生

2、态的精神内涵,在环境重建等相关领域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大地艺术为手法改造城市废弃地,最终可以实现生态、经济、美学等多方面价值平衡而有效地结合。大地艺术形式简介1.主旨及概念大地艺术,旨在批判流行于当代艺术界的商业性气息,部分欧美艺术家将目光投向自然,选择位于远离人群聚集地的沙漠、荒地,并展示自己在自然里面的活动,希望以此摆脱来商业对于文化艺术的侵蚀。他们以自然界的峡谷、平原、山体、丘陵、森林、沙漠、湖泊为背景,同时以土壤、岩石、水、砂、冰雪、火山灰、植被等自然物质形成物以及人工改造自然留下的痕迹(建筑物、工业废弃地、垃圾场等)作为创作元素,天马行空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大地艺术萌芽于上个世纪

3、60年代末期,同时期正值观念主义、极简主义、装置艺术等艺术形式盛行,大地艺术家们受其启发,将艺术创作安置于广阔的天地之间,走出画室,打破了博物馆、美术馆对于艺术品精英化、私有化的限制,与传统的架上艺术形式背道而驰,不再固守一成不变的艺术观念,用简单直接的手法创作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与周边生态相和谐的艺术作品。大地艺术不仅展现出自然界神奇的力量,更是艺术家们对于环境、生态、艺术感悟理解的最好诠释。从生态学角度而言,大地艺术往往被看做是当下人们所推崇的生态主义的艺术表达,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大地艺术更能合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有效介入公共空间,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大地艺术发展20世纪

4、60年代末期美国康奈尔大学的“Earth Art”展览和美国纽约举行的 “Earthworks”展览往往被看做是是大地艺术起源的标志,大多数早期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地艺术作品均在这两次展览中有所展示迈克尔海泽双重否定(1969年);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夫妇包裹海岸线(1969年);史密森螺旋形防波堤;德玛利亚闪电原野等。这一时期的大地艺术作品特征鲜明,主要表现为:一,大地艺术运用点、线、圈、圆、锥、螺旋、柱等简单的基本几何体(同样,这也是极简艺术所强调的艺术特征之一),强调艺术创作或作品演变过程中的时间延续及生态过程的表达。二,多数大地艺术作品在正常的观看角度下无法看清全貌,必须在平面以上的距离才

5、能够欣赏到其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三,艺术与生态可以有效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运用艺术手段应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对于工业废弃地等,更是引起了不少大地艺术家的关注,通过艺术改造,更可以重新评价认识这些废弃场所的审美价值。四,大地艺术家通过对自然环境微扰的修饰,希望能够提升环境景观质量并且给予观赏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出人对于对自然的尊重,更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地艺术的艺术语言、创作材料、观念取向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一些艺术家试图在赋予大地艺术作品自然审美的基础上引发人们关于环境发展、社会责任等公共问题的深入思索,由此带来的不同社会意识和不同价值观的对立问

6、题一度造成了人们热议的某种社会效应,艺术家们意识到,大地艺术可以是纯碎审美的艺术品,亦可以成为与社会沟通的介质。同时,大地艺术创作观念、素材语言等方面的变革也为当代的景观设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借鉴一方面,景观作品汲取了大地艺术大体量、室外创作、运用自然语言、作品具有时间流动性等特性,打破了景观与艺术的界限,从传统的展示装饰功能延伸到空间雕塑创作等艺术活动来;另一方面,大地艺术为现代景观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抽象语言素材,同时为后工业社会中的废弃地修复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大地艺术的出现,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中开辟了新路,突破了传统的创作形式,形成了具有鲜明创作语言的艺术流派。大地艺术表现手法1.自

7、然方式创作时采用自然界原有材料,使艺术与自然有机结合,更加方便化人与自然的沟通交流。其创作时以三角形、方形、圆形等简单几何图案为元素,突出其象征含义,强调创作对象的整体感。基本材料包括海洋、风雨、雷电、沙石、草地等等,结构严谨,风格辨识度较高。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螺旋状防波堤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利用推土机等现代建筑工具将河滩石头淤泥堆积成巨大的螺旋形状,随着潮汐的涨退若隐若现,作品表现了由于自然侵蚀而逐渐消融的生态过程,更作为一个标志性景观暗示着时间与生命的缓慢流逝。自然方式的创作更加忠诚于自然本身的客观环境,艺术家尽可能尊重自然的客观元素,抹去自己参与作品创作的痕迹,观赏者需要置身于大自然方可

8、体验作品与环境的巧妙融合。2.人工方式这类作品由人工材料构成和展现,运用现代技术和工具改造土地,对生活在当下的观众感官产生深刻影响。其最大特点是突出艺术作品本身,并希望通过作品传达作者的观念以及对于生态、环境的深层次思考。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沃尔德.玛利亚的闪电原野及克里斯托、珍妮克劳德夫妇的包裹海岸线。闪电原野这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中,作者将几百根金属杆直立于新墨西哥州的旷野之中,每年的多雨时节,数量庞大的金属杆成为了连接天地的媒介,接引雷电与大地相连,将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展现的淋漓尽致。包裹海岸线以几十公里的玻璃纤维绳和数十万平米防腐布料捆绑于澳大利亚的小型山峰上,如此的大尺寸作品,同样传递了

9、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 大地艺术在城市废弃地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伴随人类工业化活动的进行,失去原有生态环境的人类活动废弃场地处理越来越成为社会性问题,如何通过艺术手段恢复工业遗迹的环境生态,也成为当代大地艺术家着重思考的问题之一。废弃场所的人文历史、自然要素等为大地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通过艺术形式促使公众对于环境破坏的反思,进而能唤醒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使得大地艺术成为现代工业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有效手段。其主要设计方法有:1.运用原始简单的形式挖掘场所精神,形成创作原型,用抽象朴实的语言表达,是大地艺术的内在诉求。抽象几何元素不仅能给予艺术家更多的创作空间,更重要的是这些简单的元素往往能够成为

10、承载文化历史的符号。在史密森的螺旋形防波堤作品中,推土机推出的螺旋形图案或使人联想到具体的自然形象,或使人意会到某种神秘的象征意义,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标志性景观。2.利用自然环境元素德国科特布斯附近的数个巨大废弃矿坑大地艺术作品,也极具代表意义各国艺术家以废弃矿区为创作背景,工业文明、当代艺术、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震撼人心。巧妙的运用自然材料,并将作品融入到背景环境之中已成为当前设计趋势,随着时间流逝,作品逐渐腐蚀消失,废弃地的生态却在重建、恢复。3.对于场地的微扰性针对废弃地气候、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历史文化以等情况进行细致调研分析,是利用大地艺术修复生态环境的必要准备工作。尊重废弃地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精神,在展现个性的基础上充分凸显人文特色,同时实现对场地的最小干扰,是一件成功的大地艺术景观艺术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园充分考虑了场地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设计时保留了原有的砖墙及设备,尽可能地利用现有植物元素营造大地艺术,在对场所进行最小干扰的前提下进行修复。总结当下,大地艺术因其运用自然元素、关注生态、艺术设计语言抽象简单等特点,更多地被运用到城市废弃地的环境改造设计中。大地艺术的艺术特性不仅能够因地制宜地概造型成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更重要的是能够保留废弃地的历史记忆,凸显文化内涵,实现场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持续再生。(作者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