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设综合课程设计之我见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2395819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开设综合课程设计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开设综合课程设计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开设综合课程设计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开设综合课程设计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开设综合课程设计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开设综合课程设计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开设综合课程设计之我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开设综合课程设计之我见 刘志强 陆璐 柳霆【摘 要】结合信息综合课程设计的教学经验,从设计合适题目、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优化评价机制四方面提出综合课程设计开设的建议,以促进综合课程设计的课程建设。【关键词】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 教师 学生 评价G642 A 1674-4810(2015)33-0067-02目前一些大学本科开设了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该课程是使学生在了解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形成整体印象的一种课程,是为了弥补学科课程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真正意义。但现阶段,大学综合课程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

2、有:课程设计困难、内容庞杂肤浅、评价方法单一、教师难以适应角色、学生有效主动学习的情况不乐观、查找资料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有限、容易出现抄袭现象等。针对现阶段综合课程设计的不足,结合近年来从事信息综合课程设计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开设综合课程设计应做好以下几点。一 设计合适的题目综合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综合课程设计题目的设计至关重要。综合课程设计的题目应满足以下要求:第一,题目应反映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但涉及知识不能太泛。题目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包含内容较少,通常只包含一两门课程内容。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3、的能力。如果将题目设计得太大,涉及的知识牵涉到多个学科,这样的题目过难,学生利用有限的课程设计时间难以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第二,题目应以项目形式下达,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通过项目形式下达题目后,学生像完成项目一样,通过组织团队,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安排自己的时间与进度,并在项目的驱动下完成课程设计。完成项目式的课程设计题目,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提前熟悉项目研究方法,锻炼学生项目管理能力,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或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题目应具有多样性,避免所有学生研究相同题目的现象,尽量实现每组一个题目。由于学生在上综合课程设计之前很少研究涉及知识较多的题目,如果多组选择相同的题目

4、,学生很可能出现“集体攻关”或“等待强人”的现象。第四,题目应尽可能地结合实际。一个好的题目应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这类题目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还能让学生感觉到一定的挑战性,使学生在完成这类综合课程设计的同时也为参加工作打下基础。第五,题目应有一定的提示。对于大部分本科生而言,对如何完成一个研究项目还比较陌生。如果没有任何提示,恐怕大部分学生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题目有一定的提示后,学生可根据提示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适当设计,最终完成任务。第六,题目应有一定的扩展空间。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题目还需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学生的热情与研究能力,

5、为今后从事更复杂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 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在综合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导,而非授课。教师在指导综合课程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设计任务。课程设计是学生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导师”,而非理论课上的“讲师”,不能像理论课教学那样将各个知识点分析透彻,而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成为问题分析的主要力量,以正确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第二,抓住设计的几个关键环节。在设计中,任务分析、设计方案制定、关键问题突破、综合设计调试、任务拓展研究、设计报告撰写是综合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环节。指导教师须把握住各个环节,督促学生按节点完成相应

6、的工作,确保设计的顺利进行。第三,以项目的方式驱动教学。项目教学法有系统性、协作性、模拟性、多角度等特点,与综合课程设计有非常大的关联度。指导教师可采用项目方式驱动教学,将每一个设计题目作为一个项目供学生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问题研究能力。第四,注重加强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综合课程设计涉及知识多,单个人完成难度大,需多人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可按电子设计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组合,34名学生为一组,并自行推选一名学生任组长,每个组员都有相对明确的分工,在组长的组织下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第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课程设计本身难度较大,学生在设计过

7、程中随时可能发现问题,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适当引导学生对内容深入研究。虽然综合课程设计不指望学生研究出什么高新技术,但可以利用课程设计的机会,适当引导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作为综合课程设计的主体,在课程设计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顺利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根据自身特长自主组织团队。综合课程设计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学生可自主组织团队。组织团队时应根据团队人员特长进行组织,不能将有几个共同特长而在某一重要方面都不擅长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如要完

8、成一个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简易频谱仪设计与实现的综合课程设计,组合在一起的人员至少应在电路设计、单片机程序设计、电子测量等方面有特长。第二,选择适合于本团队的题目。综合课程设计往往会有多个题目供选择,不同题目的特点不同。团队成员应根据自身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在提供的题目中选择适合本团队的题目。当然,如果学生能提出更适合自己的题目,经教师审核后也可作为综合设计题目进行研究。第三,组长高度负责。团队应推选一名组长,负责总体设计与任务分工。组长与组员均应把此次综合设计视作一次能力的考验,将设计成果视作自己的产品。相互間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第四,多听别人意见并充分利用图书馆与网络资源。在课程设

9、计中肯定会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否则这样的选题是失败的)。遇到问题时可多向别人(特别是指导老师)请教,也可借助于图书馆与网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自己的问题,并能进一步锻炼自己查阅资料的能力。第五,敢于创新。对于基本设计任务完成较快的团队,可能考虑功能扩展、方法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以便进一步提高自己发现問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 优化评价机制综合课程设计的考核评价既要考虑最终结果也要考虑平时表现,既要考虑设计成果也要考虑答辩情况。考核评价成绩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设计成果。设计成果是设计的直接目标,该项分值可达到总分的50%左右。根据设计成果完成的功能情况,酌情给予适

10、当分数。第二,答辩情况。考虑学生今后在不同的场合都要遇到类似答辩的情况,课程设计评价中应重视答辩成绩。该部分成绩可占总成绩的20%左右。第三,报告撰写情况。除实物之外,学生的设计主要体现在设计报告中。设计报告一般要包含方案设计、关键技术、实验调试情况等。该部分的内容可占总成绩的20%左右。第四,平时表现情况。该部分成绩不按组评定,而按个人评定。教师与组长根据每名学生平时实际表现情况,给每名学生评定成绩。本部分成绩可占总成绩的10%左右。第五,特别加分项目。本部分旨在鼓励学生创新。对于有特别创新的组可给予一定的加分。通常加分幅度不大于10%,参与课程设计的分组中,加分比例不大于20%。五 结束语

11、按照以上的基本要求,笔者指导信息综合课程设计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综合起来了,培养了自己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也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之处,为自己查漏补缺提供了方便的平台。虽然在综合课程设计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综合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目前我校开设的班次还不够多,其特点与规律还未完全摸清,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要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参考文献1秦丹、李远航.试论我国综合课程的实施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3):1201212李建奇、陈日新、王建君.工科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的探讨J.德州学院学报,2007(6):9698、1023封孝辉、王长利.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实践模式探索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2):9798、1024孙喁喁、赵莉.项目驱动教学法在 Java 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18):2162175王金城、杨斌、马蔷等.在课程设计中加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S1):391393责任编辑:林劲、李婷婷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