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2388768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 要:结合目前中职院校设备检修类课程的教学现状,本文以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课程为案例,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下行动领域、学习情境、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与探讨。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问题;对策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是中职机械设备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设备修理与安装过程中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机械设备维护、拆卸、检查、修理、安装和调整等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传统的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课程教学往往按照学科体系的知识点和顺序教学,

2、偏重于理论教学,详细介绍我国设备管理中的资产管理、前期管理、使用与维护管理、润滑管理、设备故障管理、设备修理的技术管理、备件管理等理论知识。由于都是老师满堂灌,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既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要求,在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情况下,引领学生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基于这种教改理念,针对中职机械设备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即具备设备相关技术数据资料收集整理能力、设备技术资料查询能力、制定设备保养规程能力。结合

3、学院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程的职业行动领域,把机械技术系数控实训中心模拟为一个机械加工厂,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是对该厂所有设备进行维护、管理。课程设计以“真实的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和职责分工,明确岗位技能,重构教学内容,选择典型任务,确定学习情境;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自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设计课程学习情境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其内容是在选择合适的载体基础上,由项目或任务引出的,与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活动,对实际的多个职业活动过程经过归纳抽象整合后的职业活动顺序是一致的。

4、学习情境是把全部课程内容有形化、具体化、项目化,每个项目都对应某种能力的训练,前面项目是后续项目能力训练的基础,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当前,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趋势,在诸多的企业和公司等均有了较为广泛的尝试,学校的教学也必须紧跟社会需求的大潮。通过对机电设备维护管理软件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企业调研结果和职业岗位任务分析,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三、课程教学组织实施1、情境1:建立基础的设备台帐教师讲解设备资产卡片、设备编号台帐、设备清点登记表、资产评估等知识。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分组,每组制定工作计划、小组成员分工、确定阶段成果及检查项目等。

5、以数控实训中心为例,实地考察统计,收集设备管理的基础资料。把所有数据整理后运用软件系统,建立设备基础档案。2、情境2:建立设备日常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教师讲解正确使用与维护管理设备的意义,介绍我国现行机电设备在使用与维护管理方面的经验,引入使用维护保养的规章制度。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分组,每组制定工作计划、小组成员分工、确定阶段成果及检查项目等。以数控实训中心为例,收集整理设备说明书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制定设备保养维护方案。每组把整理好的设备保养维护方案运用软件系统,建立设备保养维护档案。3、情境3:维护管理设备,填写记录单教师给学生示范各类典型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分组,每组

6、制定工作计划、小组成员分工、确定阶段成果及检查项目等。根据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小组成员自己动手策划,分头实施,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请求外部力量支援。教师重点考查学生能否通过实训后,能正确说出清扫、润滑、紧固、点检的部位、周期、标准以及最合适的路线。学生填写设备维护记录,整理后软件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4、情境4:备件管理教师讲解备件技术、计划、库存和经济管理的内容与作用,储备备件的原则和方法。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分组,每组制定工作计划、小组成员分工、确定阶段成果及检查项目等。以数控实训中心为例,做好设备维修换件的统计,运用设备管理软件建立备件库。四、选择课程教学方法1、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是学习过程的

7、组织者与协调人,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2、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等具体的任务巧妙地组织在一个个任务当中,包含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分解、任务制作四个阶段。教师主要提供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法,给学生启示,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各种手段边学边做,完成任务。3、案例教学法在课程

8、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将工厂车间实际操作引入到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符合职业教育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4、引导文教学法根据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头脑风暴把思想交流引向提出问题,进而唤起学生对工作和学习过程的兴趣。学生独立获取制订计划和执行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并制订自己的工作计划,教师及时检查学生是否已掌握必要的知识。学生根据工作计划以团体或分工的形式执行训练任务。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整个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为下一步行动制订改进意

9、见。5、校企合作,能工巧匠进课堂“校企合作”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础,我院和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专家不仅全程参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工作,每个学期还会定期走进课堂为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同时,企业还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切身体验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工作环境。五、制定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面向教师、学生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工作过程的考核又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相互评和教师评价,并将三者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考核学生的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在考核的过程中,不僅考查学生的理

10、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学生的安全规范操作、劳动效率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职业素养进行考核,使考核更全面,更能贴近未来的职业环境。六、结束语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是今后中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向,在模拟真实职场环境中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工作,并通过创新相关的考核制度,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在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参考文献:1 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 戴士弘.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 严中华.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戚江强.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以机械设备维修专业中级为例 J. 职业,2013(24)5 李河水,徐厚民.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以机械设备维修专业为例J. 职业教育,2014(03).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