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共14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212388423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共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共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共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共1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共1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共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共14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有删改)【注释】行义:行为道义。1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少与王安石游( ) (2)以吝故不及(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安石何如人? _13.曾巩认为王安石的

2、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 等,而缺点在于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4分)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 )(2分)A. 嫉恶如仇 B.左右逢源 C.春风化雨 D.客观理性(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每空2分)(1)年轻 (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 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

3、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自后乃尊事先主。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先主不从( ) (2)明日大会诸将(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超入顾坐席 13. 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 对本材料中人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先主宽厚仁爱 B.张飞求贤若渴 C.关羽简单粗暴 D.马超知错就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 (4分)(1)听从(2分) (2)会合(或:聚会、集会)12. (3分)马超进入,环顾座位。(顾:看,四处看,环顾均可。解释成“回头看”扣1分

4、)13. (3分)先主厚爱马超,马超却不以上下礼待之,常呼先生的字,非常没礼貌。(“先生厚爱”1分,“马超无礼”2分)14. (2分)B2017年初三二模崇明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管仲弃酒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理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11解释加点的词(4分)(1)臣计弃身不如弃酒( )(2)就坐( )12“管仲半弃酒”是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3对结尾句中“笑”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对管仲

5、言语的认同。B对管仲做法的理解。C对管仲用意的赞许。D对管仲胆小的嘲笑。(四)阅读下文,完成1112(12分)11.(4分)盘算座,座位12.(4分)避免酒后(喝多了酒)失言而招致杀身之祸。13.(4分)D2017年初三二模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陶侃母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鲊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剪头发,卖得数斗米。斫诸屋柱,悉割为薪。遂具精馔,从者俱给。逵闻叹曰:“非此

6、母不生此子。”【注】鲊:腌鱼。 孝廉:一功名。室如悬磬:悬,挂;磬,乐器,中空。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斫:zhu,砍削。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以一封鲊遗母( )(2)鄱阳范逵素知名(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12.陶侃母“以书责侃”的主要原因是( )(2分)A.鲊太昂贵B.此为官物 C.于我无益D.以增吾忧13.陶母为儿子树立了怎样的榜样?(4分)(1) (2)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10.(1)奉送(2) 向来(各2分)11.你只要到外面去留住客人,我自有办法。(2分)12.B(3分)13.清廉不

7、贪 慷慨待客(各2分)2017年初三二模黄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明帝说日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仁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注释】“晋明帝”句:按: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洛下:洛阳方面。(这是洛

8、阳被匈奴占领) 具以东渡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居然:显然。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具以东渡意告之( ) (2)元帝异之( )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你觉得长安和太阳比一样远吗? B.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更远?C.你觉得长安怎么会像太阳那样远呢? D.你认为从长安远看太阳,像什么呢?13明帝虽只“数岁”却不同凡响,结合选文,明帝的聪明表现在元帝两次体温他能_,明帝的善解人意表现在元帝“潸然流涕”时他能_,结合注释可以悟出,明帝在群臣宴会上所说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意味深长,表达了_之情,再次印证了他的聪颖和善解人意。(5

9、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11(4分,每个2分) (1)全部,详细 (2)对感到诧异12(3分)B13(共5分)从不同角度思考判断长安与太阳的远近(2分,强调“多角度”或“不同角度”) 及时询问(2分,写“及时宽慰、安慰”也可) 故地难返的伤感(1分)2017年初三二模宝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一14题(12分)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具得泉,但汲水须修绠耳。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不谬也 -选编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佐领:清朝八旗兵官名。 安:怎么 就:靠近 绠:绳子

10、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故草木不生 ( ) (2)但汲水须修绠耳(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_ 13.(1)首句“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与下文“凿井”缺少必要联系,需要补充一些内容。下列各项中所补充的内容最不能成立的一项是( )(2分)A.驻守城中,往返取水不便.B.河水人畜共用,不卫生。C.夏天的河水不及井水清凉。D.河水不及井水清亮甘甜。(2)由此看来,首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14.下列各项中,对本文的启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事物之间相互都有联系。 B.善于

11、观察事物才有发现。 C.观察事物应该透过表象。 D.古书记载往往并不可信。11、(4分) (1)所以 (2)长12、(2分)加入那些老树下面没有水,书怎么能够活呢?(关键词:“其”、“得”)13、(1)(2分)C (2)(2分)陈述凿井缘由,引出下文凿井内容14、(2分)D2017年初三二模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楚王使魏逐张仪。陈轸曰:“王何逐张子?”曰:“为臣不忠不信。”曰:“不忠,王无以为臣;不信,王勿与为约。且魏臣不忠不信,于王何伤?忠且信,于王何益?逐而听则可,若不听,是王令困也。且使万乘之国免其相,是城下之事也。”【注】张仪: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谋士,魏

12、国国相。陈轸(zhn):战国时期纵横家、谋士,楚国谋士。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为臣不忠不信( ) (2)于王何益( )12.陈珍认为楚王想让魏国驱逐张仪的后果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3.从文中看,陈珍是个 、 的人。(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11、(1)讲信用 (2)好处 (22分)12、如果魏王不听从楚王,会让楚王处于困境,如果魏王听从楚王,会让魏国蒙受耻辱。(4分)13、敢于进谏(2分)、善于进谏/考虑周全/善于分析利弊2017年初三二模静安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翁之来赵州庵也,诗日高,家曰贫,其高怀雅况亦曰多。尝一曰,天寒大雪,老友二三辈造门访翁,翁笑曰:“适遣小婢持数叶书得些少米豆,已敕家人煮粥作糜,以 食公等,公等毋去也。”坐甫定,一小婢辄从篱外呼曰:“糜且就火,而灶下无一茎薪, 奈何? ”翁笑曰:“此易耳。”翁则自往墙间以手拂雪,搜枯藜断枝拾之,且谓小婢曰:“是可作炊,炊熟,余火犹堪暖客,可以吾家老瓦盆贮出之。”诸人相,叹曰:“此岂食人间烟火者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