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指导中心的小学英语学困生学习力提升探索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2387115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发展指导中心的小学英语学困生学习力提升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发展指导中心的小学英语学困生学习力提升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发展指导中心的小学英语学困生学习力提升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发展指导中心的小学英语学困生学习力提升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发展指导中心的小学英语学困生学习力提升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发展指导中心的小学英语学困生学习力提升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发展指导中心的小学英语学困生学习力提升探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发展指导中心的小学英语学困生学习力提升探索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因此,在一个班级中总是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基于发展指导中心促进小学英语学困生学习力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激发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困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优化学困生的英语学习辅导等方面的策略进行了探索。【关键词】小学英语;学困生;发展指导中心;学习力【作者简介】倪巍岭,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开发区分校。英语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学习英语既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技能,为学生提高综合发展水平给予更多的帮助。然而我国的许多学生缺乏进行英语练习的

2、语境,他们在学习中仅仅是将英语作为一个科目,无形之中让学生背负了较大的压力。如果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就会立刻退缩不前,想要逃避。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大量英语学习的学困生。英语教师不应该无视这些学困生,而是应当重点关注对学困生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进而让他们积极学习,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一、激发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1.巧用趣味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生性爱玩,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天性,为学生设计游戏,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转变对于英语的认知。在日常英语教学中,笔者一般情况下会给学生设计竞赛类游戏,让学生全部参与到游戏中,这样既能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3、也会变得分外高涨。例如,一位教师对“Colours”进行教学,重点是让小学生掌握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为了不再使用固定化教学,教师在课堂引入部分将青苹果的学习道具展示给学生,并且解释道:“This is an apple,apple,apple. Its green.”随后拿出颜色鲜明的橘子,向学生询问:“What colour is orange?”多数学生可以回答出“Orange”。在几个回合的练习以后,教师给学生展示各种道具,让学生用英语回答道具的颜色,最先回答的学生能获得教师准备的小花贴纸。通过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利用趣味游戏,不但可以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还能让学困生学会更多的英

4、语知识。2.营造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来说,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激发。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将打造教学环境作为切入点,联系学困生的兴趣点,为学困生创设出使其满意、向往的教学环境,让学困生接受英语知识,感受教师在教学中流露的情感。例如,一位教师在对与动植物相关的英语单词进行教学时,可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构建“森林游乐场”教学情境,使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可爱的大熊猫。3.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布卢姆认为,对学习资料所产生的浓厚兴趣便是最好的学习动力。若是想要英语学困生喜欢学习英语知识,教师可以从课本内容作为

5、切入点,让英语教学素材更加形象有趣,继而让学困生对英语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例如,一位教师在对以“食物”为话题的英语知识进行教学时,未被英语教材内的单词和例句所约束,而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把英语课本内容贯彻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比如采用“家庭餐桌”和“妈妈的厨房”等情境添加实际的教学内容,激发学困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其深层次了解英语基础知识。二、培养学困生的英语学习能力1.借助问题导学,培养学习能力。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前需要结合课堂教学的重点,联系学困生的具体特征、能力与知识结构等完成教学预设,目的在于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洞悉并掌握每一名学困生的认知水

6、平与性格特点,进而可联系其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不但可以防止学困生学习难度过大,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学困生便可能转化为优秀学生。例如,一位教师在对“How tall are you?”进行教学时,课前了解了学困生英语知识基础薄弱、认知水平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问题时将其知识水平作为切入点,联系教学内容设计导学问题。导学问题不仅是教师导入教学内容的引子,还是调动学生参与接下来的学习的重点,因此其意义非同一般。教师在设计导学问题时必须符合下面两个基本原则:首先,学困生可轻松地回答;其次,对于学困生的吸引力较大,让其可以自主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这样,不但可以避免由

7、于无法给出问题的答案而压抑学习积极性的现象,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学困生的现状。2.基于小组合作,培养学习能力。学困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英语成绩始终无法提升,于是會恐惧教师,甚至会与教师产生距离感,长此以往,就会在学习英语时感到自卑,由于胆小、自卑等心理不愿意配合教学。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可选择通过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改变学困生的观念,让他们具有学习英语的信心,这对于其提升英语学习效果有极大的意义。例如,一位教师在对“Where did you go?”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分析并整理教学内容,最后选出每组的学困生负责讲述小组讨论成果。各小组正式开展学习讨论时,学困生也会有发表自身

8、看法的意愿,即便由于自卑心理而拒绝参与讨论,也可以通过讲述小组讨论结果来基本了解教学内容,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为学习质量的改善做好准备。3.开展分层教学,培养学习能力。一个班级中,每名学生的生活环境有所差别,英语学习环境不相一致,理解知识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身为英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尊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使学生在被尊重的气氛下体会英语教师的民主。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需联系学生的实际,为学生构建层次化的教学环境,布置有差异的学习任务,鼓励每一名学生都在原有条件下取得更大的进步。例如,一位教师在对“My family”进行教学时,为了让学生

9、具备介绍自己家庭的能力,教师把班级所有学生区分成不同的层次,包含优秀小组、中等小组和待提高小组。优秀小组的学生不但要使用英语词汇组成流畅的句子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还要学会英语教材的全部知识点;中等小组的学生需要记住课堂的词汇和使用教材中的例句,进而进行正常的英语交流;待提高小组的学生需要学会课本中的重要词汇,争取达到中等小组的水平。在进行一系列具体分组后,教师让所有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而教师通过在教室内巡视,及时帮助在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学生。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由于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使得所有层次的学生基本没有感到过多的学习压力,课堂中的学困生问题便迎刃而解。三、优化学困生英语学习辅

10、导1. 组建学习小组,优化学习辅导。学习小组可以给予学困生极大的团队力量作为支撑。学困生可以利用模仿其他组员的方式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行为的规范性。在班上,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学习小组成员在搭配时遵循强弱兼顾的原则,尽可能让组和组之间保持一致的实力。不定期开展小组竞赛活动,例如,课堂中的小组竞赛,日常的作业、单词听写比拼等,计算每一组的平均成绩,并且在组内评价,利用班级公告栏评价小组的学习情况,学习小组所有成员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做奉献,体会学习的愉悦,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学困生在小组学习中

11、被组员监督或者自觉对自身的学严谨的要求。2. 借助师徒结对,优化学习辅导。根据观察能够了解到,大多数学困生希望自己有所进步,但是其学习方式和自觉性有所欠缺。教师希望通过激励的方式让学困生寻找一个关系好的优秀学生,二人结成师徒共同进步。学生选择好合适的师傅,会更加主动地跟随师傅一起学习英语知识,与此同时,师傅也会产生荣誉感,注重自己的榜样作用,促使徒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指导,让师徒二人一起设定短期学习目标,表扬并奖励完成学习目标或者取得学习进步的师徒组合。这样,师傅在指导徒弟学习时,不但能复习知识点,还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徒弟在师傅的辅助下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成绩显著提升

12、。由此可以看出,师徒结对这一方式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英语学习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英语教师必须要考虑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将会变成英语学困生,这将会阻碍学生的持续性发展。英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设计适当的游戏,考虑到学生发展上的差异,还要给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學情境。在愉悦、民主、轻松的气氛下,小学生将不会再把英语当作负担,也不会感到学习英语压力过大,其学习兴趣将会得到激发,英语学习能力也会显著提高。参考文献:1李佳楠.谈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以兴安盟巴彦高勒中心校小学部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 (6):172-174.2刘帅.小学英语学困生词汇自主识记的个案研究J.辽宁教育, 2017(6):26-28.3张洁.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3):218-219.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