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升华主题的途径(附例解析)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212384186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升华主题的途径(附例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升华主题的途径(附例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升华主题的途径(附例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升华主题的途径(附例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升华主题的途径(附例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升华主题的途径(附例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升华主题的途径升华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物质从固态、液态直接转化为气态的过程。记叙文升华主题是指在原来叙述的基础上,借用一定的手段,使文章主题再往大处、深处、广处拓展一层,使文章主题更有穿透力,更能反映社会的本质,从而达到意蕴深远的目标。一、由表象上升为本质作者在叙述的基础上,挖掘提炼,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的深层含义,就如同在沙砾中发掘出闪亮的金子,在贝壳里发现晶莹的珍珠,催人感悟,发人深思。这是升华主题最常见的方式。如习作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主要写母亲对“我”学习、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与帮助,重点表现母亲对“我”关怀的无微不至。文章结尾写到:母亲的话像一股股茶香沁人心

2、脾,它融入了我的嗅觉,融入了我的内心,融入了我的血液,我整个人都被这香气包围着我心中的郁闷一扫而光。细想,这茶香不正是母爱的味道吗?我沉浸在一片香气中,分不清是茶香,还是母爱的味道。结尾运用发议论的形式来抒情,揭示了母爱的内涵,耐人寻味。二、由认知上升为行动作者在交代了“我”或主人公已对某种事物或做法有了明确的认识之后,进而写“我”或主人公基于这种认识之后的具体行动,从而说明某种事物或做法的感召力之大,以此来升华主题。如习作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写失去丈夫、仅靠瘦弱的身体守着二亩薄田的妈妈满足了女儿吃西瓜的愿望,而自己却在灶房啃女儿吃剩的西瓜皮的故事。文章结尾写到: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我知道一定

3、会有一个好结果。我会一直努力。最后,我想告诉母亲: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该记叙文的结尾由对妈妈的忏悔、感激的认知上升到决心考出好成绩的行动,再上升为发誓下辈子还做妈妈的女儿的思想,使主题得到升华。三、由事件上升为影响作者先对人物或事件展开生动的叙述,然后交代人物或事件对“我”或主人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现代作家厉彦林的叙事散文布鞋,回忆了在艰苦的岁月里,娘做的布鞋伴随自己成长的历程。文章结尾写到: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

4、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溢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同时,还强化了母亲做的布鞋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引导自己走好人生的路,使文章主旨得到升华。四、由点上升为面文章先把某一个人作为具体的写作对象,突出这个人的思想、品质、习性,进而推及到对具备这一特性的一类人身上予以歌颂或贬斥,或由个人命运推及到国家民族的命运,从而揭示主题的普遍性和典型意义。作家莫言的散文母亲回忆了一个处于中国历史艰难岁月中的母亲的事迹后,结尾写到: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

5、,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这段文字由点及面,由对母亲个人推及到许多像她一样的人,再推及到一个民族,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拓展了文章的主题,赞美了母亲的伟大,阐明了母亲对自己文学创作的影响,使故事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五、由托物上升为寄意在文章的前部分,对某种事物进行形神兼备的描写与刻画,而在结尾部分,通过相似的联想,把对这种事物的赞美转移到与这种事物具有类似品格的人的赞美上来,把主题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如高考满分作文种子的追求,写一粒稚嫩的种子怀着梦想,踏上一段艰苦的征程,最终冲破了泥土的阻碍,冲向了梦寐以求的光明

6、。文章结尾写到:种子的一生都在追求着光明,它历经千难万险,穿越重重阻隔,终于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作者在对种子的成长历程进行了生动的叙写之后,由物及人,自然而然地把对种子的赞美转移到具有不畏艰险,成就梦想的人身上来,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全新的升华。六、由事件上升为哲理文章先叙述具体的事件,在结尾处揭示或暗示这件事蕴含着的深刻哲理。事件是哲理的基石和依托,哲理则是事件的升华,它常常会使一件平凡小事变得耐人寻味,熠熠生辉,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由具体的人或事向为人处世的一般道理升华,应注意三点:一是最忌就事论事。二是 “理”要从“事”中自然地生发出来,切忌离开事件去空

7、发议论。三是“理”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较新颖深刻,切忌片面、肤浅和老调重弹。如高考优秀作文人与路,该小说写小诚毕业后,在市里当会计科科长,市长为了挪用公款,先让女秘书出面找小诚,继而亲自出马,最后锒铛入狱的故事。市长曾对小诚说:“知道鲁迅的一句话么?叫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熟悉吗”以此来诱导小诚。小说结尾写到:当市长被押上警车的时候,小诚喊住市长,说:“市长,那句话该改一改了,应该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您说呢?”市长哑然。这个结尾颇富哲理,它告诫人们,世上的正道有好多,但如果走上贪污腐败的路,便注定是一条不归路,给人以启迪,使人警醒。当然,主题的升华首先得益于作者思想的升华。没有作者高尚的思想境界就不可能有主题的升华。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摒弃世俗偏见,才能写出让读者百读不厌的优秀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