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总结归纳(共10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212325249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分析-总结归纳(共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药物分析-总结归纳(共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药物分析-总结归纳(共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药物分析-总结归纳(共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药物分析-总结归纳(共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分析-总结归纳(共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分析-总结归纳(共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药物分析 总结归纳第一节 药品质量标准重点:中国药典1.药品质量控制的目的、质量管理的意义: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2.全面质量控制:研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3.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4.掌握各自的简称:中国药典(Ch.P)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JP)、欧洲药典(Ph.Eur)、国际药典(Ph.Int)5.中国药典:1)历史沿革:2)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凡例:关于检

2、验方法和限度的规定: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考点:混淆标准品、对照品的概念: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g)计,以国际标准品标定;对照品:指用于检测时,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关于精确度的规定:“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该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精密量取”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考点:“称重”或“量取”的量,小数点后多一位例如:“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

3、法操作所得的结果;“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经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计量:110符号: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了解)附录:制剂通则、通用的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6.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依据:基本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检测项目和限度针对性、合理性 检测手段选用可行性、先进性第二节 药品检验的主要任务和方法重点:一般杂质检查的方法与原理(掌握反应试剂)1.药检任务:包括常规的检验,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的监测。2.药品检验程序:1)取样: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

4、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2)药品的鉴别:判断药物及其制剂的真伪。3)药物的检查: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与安全性四个方面。4)药物的含量测定:测定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5)检验记录与报告:检验记录必须真实、完整、科学。6)留样:留样数量不得少于一次全项检验用量。留样检品保存一年,进口检品保存一年,中药材保存半年,医院制剂保存3个月3.鉴别方法:1)化学鉴别法:呈色反应鉴别法主要有:三氯化铁呈色反应: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药物的鉴别。(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三氯化铁异羟肟酸铁反应:芳胺或酰胺类药物的鉴别,(-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盐酸羟胺、三氯化铁;茚三酮呈色反应:脂肪

5、氨基或-氨基酸结构药物的鉴别(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茚三酮重氮化-偶合显色反应:芳伯氨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氨基药物的鉴别,(盐酸普鲁卡因)亚硝酸钠试液、-萘酚试液氧化还原显色反应:还原基团药物的鉴别,(维生素C)沉淀生成反应鉴别法主要有:与重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巴比妥类药物)如:银盐、铜盐的反应与硫氰化铬铵的沉淀反应;其他沉淀反应荧光反应法主要有三种情况:药物本身在可见光(或紫外光)下发射荧光;药物溶液加硫酸使呈酸性后,在可见或紫外光下发射荧光;药物与某些试剂如溴、间苯二酚、衍生化试剂等反应,于可见光下发射荧光。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胺类、酰脲类、酰胺类药物经强酸处理后,产生氨气;

6、(含N的药物产生氨气)含硫的药物经强酸处理后,产生H2S气体; 含碘的有机药物,加热,生成紫色碘蒸气;含醋酸酯、乙酰胺类药物水解后,加乙醇,产生醋酸乙酯的香味。(含酯键药物产生香味)2)光谱鉴别法:紫外光谱鉴别法(UV):常用波长范围400760nm。结构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和共轭双键的药物对紫外光有一定的吸收,鉴别方法:测定最大吸收波长(max),或同时测定最小吸收波长(min);红外光谱鉴别法(IR):几乎所有的原料药都可以采用红外光谱法鉴别。3)色谱鉴别法:包括TLC法、HPLC法和GC法。TLC法:要求供试品斑点的比移值(Rf)与对照品的一致。HPLC法和GC法:要求供试品溶液中药物色谱峰

7、的保留时间(tR)与对照品的一致4.杂质的来源:生产过程中引入,贮藏过程中引入。5.杂质分类:1)一般杂质: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砷盐、重金属等。2)特殊杂质:指在个别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如阿司匹林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会引入水杨酸。6.杂质限量与限量检查:杂质限量:指药物中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7. 一般杂质检查方法与原理:8.片剂、胶囊剂:检查项目:多数片剂应进行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检查;口腔贴片应进行溶出度或释放度以及微生物检查;咀嚼片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分散片应进行溶出度和分散均匀性检查;阴道片应进行融变时限和微生物检查;阴

8、道泡腾片作发泡量和微生物检查;肠溶片检查释放度;缓释片与控释片均应检查释放度;胶囊剂除另有规定外,应进行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检查。缓、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应做释放度检查重量差异检查:是指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得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片重差异影响临床用药)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指小剂量固体制剂、胶囊剂、膜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中的每片(个)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重(装)量差异。崩解时限: 溶出度: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第一法为转篮法,第二法为桨法,第三法为小杯法。释放度:指口服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或肠溶制剂在规定溶剂中释放的

9、速度和程度。融变时限:是检查栓剂或阴道片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的融化,软化或溶散的情况。微生物限度:是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检查项目:细菌数、真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9.注射剂和滴眼剂:注射剂检查项目:装量、装量差异、渗透压摩尔浓度、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无菌、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检查。滴眼剂检查项目:可见异物、粒度、沉降体积比、装量、渗透压摩尔浓度和无菌检查。10.栓剂检查项目:重量差异、融变时限和微生物限度11.软膏剂、眼膏剂:软膏剂检查项目:粒度、装量、无菌和微生物限度眼膏剂检查项目:粒度、金属性异物、重量差异、装量和无菌12.颗粒剂检查项目:粒度、干燥

10、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及装量。13.滴耳剂、滴鼻剂、洗剂、搽剂、凝胶剂检查项目:装量、微生物限度检查。14.滴定分析法:滴定度为每1ml某摩尔浓度的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重量(mg)。重点:滴定液、指示剂:滴定液:装在滴定管里用来和药物反应的试液。指示剂:用来指示反应终点的试剂。 15.光谱分析法:对照法、吸收系数法16.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理论板数:n=16(tR/W)2 =5.54(tR/Wh/2)2分离度:R=2(tR2-tR1)/(W1+W2)分离度大于1.5重复性:标准偏差小于2%拖尾因子:T0.95-1.05常用定量方法:内标法、外标法17.含量测定的计算:以标示量的百分比表示

11、。以片剂为例:标示量%18.药物分析方法的要求:准确度:指用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回收率(%)来表示。一般回收率可达98%102%;容量法可达99.7%100.3%。 精密度: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好是准确度高的前提)考察内容包括: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专属性:指在其他组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的情况下,分析方法能准确地测出被测组分

12、的特性。检测限:指分析方法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能检出被测组分的最低浓度或最低量。(2倍噪音或3倍噪音)定量限:指样品中被测组分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浓度或最低量。(10倍噪音)线性:在设计范围内,测试结果和样品中被测组分的浓度(或量)直接成正比关系的程度。范围:指在达到一定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前提下,分析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耐用性: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其影响的承受程度。第三节 典型药物的分析重点:有特点的鉴别方法(反应试剂) 特殊的含量测定方法一、苯巴比妥二、阿司匹林三、普鲁卡因四、异烟肼五、地西泮六、硫酸阿托品七、维生素C八、阿莫西林九、氢化可的松十、地高辛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