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主编 第九章 链传动第九章 链传动9—1 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1.组成: 链条,主、从动链轮,机架 P.165. 图9-1. 2.工作原理: 靠链轮轮齿与链节的啮合传动 3.特点: 与带传动相比 优: 1)平均传动比准确(∵无弹性滑动和打滑),效率较高(97~98%) 2)结构紧凑,压轴力FP小(∵无需张得很紧) 3)易安装,成本低,可远距传动相对于齿轮) 4)可在高温、低速、多尘、润滑差的恶劣条件下工作 缺: 1)只能用于平行轴间的同向传动 2)瞬时传动比不恒定,冲击、噪音较大 4.适用: 要求工作可靠,两轴相距较远,及其它不宜用齿轮传动处 如: 农业、矿山、运输等机械中 5.分类: 按用途不同可分三类: 1)传动链: 使用最广,适用于: P<100kw. v<15m/s. i<imax=8 的埸合。
又分: ①滚子链(主要介绍) ②齿形链 等几种 2)输送链: 主要用于传送装置等(如:自动生产线的输送装置)3)起重链: 主要用于起重机械中9—2 传动链的结构特点:一.滚子链: 1.结构: 1——滚子: 与2间隙配合 2——套筒: 与3间隙配合, 与4过盈配合 3——销轴: 与5过盈配合 4——内链板 5——外链板 2.种类: 单排链, 多排链 3.主要参数: 1)节距p: 相邻两销轴中心线间的距离 p↑ → 组成零件的尺寸↑ → 链承载能力↑ 2)链节数Lp: 链条链节的总数,最好为偶数 Lp为奇数时,接头处需用过渡链板联接P.167.图9-4c. 3)排数、排距pt: P.166. 图9-3. 4.标记: 链号 — 排数 链节数 GB/T 1243-1997 标准号 例: 08A – 182 GB/T 1243-1997 说明:1)链已标准化,链号与国际标准链号一致。
P.167.表9-1. 2)链号数25.4/16 = p(节距) mm 3)链号后缀:A或B 表示A系列或B系列本章讨论A系列二.齿形链: P.168.图9-5. 优: 传动平稳,无噪音,耐冲击,工作可靠 缺: 制造难,价高9—3 滚子链链轮的结构和材料 链轮齿形已标准化设计任务是确定其结构尺寸,选择材料及热处理一.链轮齿形: GB/T 1243-1997没有规定具体的链轮齿形,只规定了最大和最小齿槽形状,在此两极限间的齿形均可采用见:P.169.表9-2 二.链轮的基本参数及主要尺寸: 1.基本参数: 配用链条的节距p,套筒外径d1,排距pt及齿数z. 2.主要尺寸: 见P.170.表9-3、表9-4 分圆直径d: 三.链轮结构: 分 ①整体式 ②孔板式 ③可换齿轮式 P.171.图9-6.四.链轮的材料: 1.要求: ①耐磨性和强度足够 ②小轮材料较好(∵小轮易损) 2.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P.171.表9-5.9—4 链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一.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1.平均链速v,平均传动比i: 设: n1,n2,z1,z2 ── 主、从动轮转速(rpm)及齿数。
p ── 链的节距,mm 则: 链轮转一周,链条随之运动zp 所以: v = z1n1p/60000 = z2n2p/60000 m/s (9-1) i = n1/n2 = z2/z1 (9-2) 2.瞬时链速: 链传动时,绕在链轮上的链条形成正多边形的一部分,其销轴位于链轮分圆 上,线速度与分圆周速相等,即: v1 = ω1R1 图9-7 链传动的速度分析 设传动中,链主动边始终水平,则v1 = R1ω1 可分解成: vx = v1cosβ= R1ω1cosβ 驱使从动链轮转动的分量 vy1 = v1sinβ= R1ω1sinβ 驱使链条上、下抖动 β── 主动轮上新啮入销轴的周速v1与水平线的夹角。
φ1 ── 主动链轮相邻两齿所对的圆心角φ1=360/z1 1)瞬时链速作周期性波动: 因为,即使ω1=const ,β仍是周期变化的,且: β=180/z1时: vx = vxmin = R1ω1cos(180/z1) β= 0时: vx = vxmax = R1ω1 2) p↑,z1↓ → 链速波动↑ ∵ z1不变,p↑ → R1=p/2sin(180/z1)↑ → vx的波动幅度↑ p不变,z1↓ → β∝ ↑ → vx的波动幅度↑ 3.瞬时传动比is: 1)从动链轮的分度圆周速v2和瞬时角速度ω2: v2 = R2ω2 = vx/cosγ= R1ω1cosβ/cosγ ω2 = R1ω1cosβ/R2cosγ (9-6) γ──轮2即将退出啮合的销轴周速v2与水平线的夹角, 2)瞬时传动比is: 4.多边形效应: 由于绕在链轮上的链条形成正多边形,使得链传动运动不均的特性。
二.链传动的动载荷: 传动中,链及从动链轮的速度波动 → 引起从动系统速度波动 → 动载荷 1.链条的动载荷: Fd1 = mac = m(-R1ω12sinβ) m ── 紧边链条的质量,kg. ac ── 链条的加速度,m/s2 ac = dvx/dt = -R1ω12sinβ ∵ ∴ 2.从动链轮的动载荷: ∵ 惯性矩 ∴ J ── 从动系统转化到从动轮轴上的转动惯量,kgm2 3.结论: 1)ω1↑, p↑, z↓ → vx波动↑ → 动载荷↑ 2)vy将使链条横向抖动 → 引起动载 3)链节啮上链轮的瞬间,由直线运动变成圆周运动 → 运动突变 → 引起冲击 → 产生附加动载荷三.链传动的受力分析: 1.链条的张紧: 1)目的: 使松边不致过松,以避免产生抖 动、跳齿或脱链等。
2)方法: 使链保持适当的垂度f(即保持适 当的悬垂拉力) 2.悬垂拉力Ff: Ff=max(Ff′,Ff″) 其中: Ff′=Kfqa102 N Ff″ =(Kf+sinα)qa102 N a ── 链传动的中心距,mm q ── 单位长度链条的质量,kg/m ,可查手册得到 α── 两链轮中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Kf── 垂度系数,由α,f/a P.175.图9-9 查取Kf 3.离心拉力Fc: Fc = qv2 N v ── 链速,m/s 4.有效圆周力Fe: Fe = 1000P/v N P ── 链传动传递的功率,kw 5.紧、松边拉力: 紧边: F1 = Fe+Fc+Ff 松边: F2 = Fc+Ff 9—5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一.失效形式:1.疲劳破坏: 各元件受变应力作用 → ①链板疲断,②套筒、滚子疲劳点蚀。
2.铰链磨损: 套筒与销轴间承受较大压力,又相对转动 → 铰链磨损 → 节距变长 → 爬高或跳齿 3.铰链胶合: 转速↑ → 套筒与销轴的啮入冲击能量↑ → 油膜破裂 → 胶合 4.链条静力拉断: 低速(<0.6m/s)过载 → 链静强度不够 → 链条被拉断二.链传动的额定功率: 1.极限功率曲线: 实验表明,P0的主控失效形式为: 1)润滑良好,中速 → 链板疲劳 2)转速增至一定值后 → 多边形效 应增大 → 滚子、套筒的冲击疲劳 3)转速较高时 → 铰链胶合 ∵ 此时,冲击能↑→油膜破裂→摩擦温升↑→胶合 2.额定功率曲线: P.176. 图9-11. 通过实验得到,A系列滚子链的额定功率曲线(v>0.6m/s) 实验条件为: a. 两链轮安装在水平轴上且共面; b. 小链轮齿数z1=25;c.无过渡链节的单排链 d. 链长 LP=120节 e. 传动比i=3; f. 满载寿命15000小时;g. 工作平稳、润滑合适。
3.实际额定功率:①工作情况 ②z1≠25 ③排数不为单排等实验条件不符时,额定功率需作修正三.链传动的参数选择: 1.链轮齿数z1、z2,传动比i: 1)z1,z2的影响: z1过少: ① 链速波动↑ → 动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