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非遗资料搜集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212062660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乡市非遗资料搜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乡市非遗资料搜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乡市非遗资料搜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乡市非遗资料搜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乡市非遗资料搜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乡市非遗资料搜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乡市非遗资料搜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乡市1、 小杨庄木板年画。简介小杨庄木版年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源于宋代,内容以神像为主,画中人物体态丰盈,形象别具一格,与朱仙镇的门神年画和杨柳青的民俗年画有所不同。木版年画作为域地道的农民画,植根于民间,土生土长,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和勤劳智慧,凝结了广大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和强烈愿望。制作工艺小杨庄的木版年画制作工艺主要有套印、手工绘制和印制后添色加工等。它的整体特点是以黑白为基础,色彩起到画龙点睛、点到为止的作用,烘托立体效果。历史据杨庄木版年画主要传承人,仍活跃在年画创作舞台上的张同瑞介绍,杨庄年画起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全村现存古版30

2、余块,保存完整的有20多块,主要为木版印制加上后期上色处理,以黑白为基础,采用点、线过度,善于留白,令人赏心悦目。小杨庄的版画具有鲜明的新乡本地特色,除了获嘉小杨庄以外,还在新乡县、卫辉市、新乡市凤泉区、牧野区等一些村庄发现了一些版画制作艺人。特色据了解,杨庄木版年画以制作神轴为主,现存的主要有三皇圣祖七十二全神、文武财神、张仙射狗和送子观音等,按尺寸大小、用料,市场价值不等。这些多被新乡、开封等地的用户购买使用或收藏,有位来自台湾的收藏家曾不远千里来购买年画。杨庄木版年画曾多次被邀请参加开封等地举办的非物质文化展览。传承人物张同瑞农民,民间文化老艺人二、烙画简介属性:民间工艺又称:火笔画形式

3、: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非遗等级:国家级烙画又称火笔画,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 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制作工艺烙画以黑、棕、茶、黄、白五色为主要色调,线条粗细不一、简洁明快。完成一幅烙画作品需经过设计、构图、选料、拓稿、熨烙、修整、平磨、抛光、设色、装裱等步骤,要求创作者了解宣

4、纸、绢、布、亚麻等材料的特征,根据构图需要掌握烙具的速度、控制烙具的温度、把握烙具的角度和压力,使用落、起、止、走、住、叠、圆、回、藏的运烙技巧进行创作。烙画包括点烫、立体烫、工笔白描烫、面烫、线烫、冷烫、烘烫、间隔烫、特技烫、混烫等多种技法。传承人物:冯合堂冯合堂,男,1957年6月生,河南省辉县市人,非物质文化烙画传承人,南太行烙画研究会会长,辉县市民艺协会副主席。曾多次参加省事赛展并获奖入展,他主攻烙画艺术,兼学书画艺术30余年,使其烙画作品既保持了原始传承又融入了国画、油画效果,形成了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多媒体的专访报道和国内外收藏家的青睐相关禹州烙画 传统葫芦烙画(许昌)三、

5、大平调中文名称:大平调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非遗级别:国家级遗产编号:-26遗产类别:传统戏剧申报地区2:河南省延津县(新乡)大平调(又名大油梆、大梆戏),河南省、山东省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2大平调起源于明代中期,主要流行于豫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冀南等地,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梆子腔系统,因比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的音调低,故称大平调。它的音乐板式结构多与豫剧相同,艺术风格则比豫剧更加粗犷火爆。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大平调、西路大平调和河东大平调。32006年5月20日,大平调经国务

6、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26。伴奏乐器主要伴奏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大号等。4表演大平调的表演气势恢宏、场面宏大。它保留了豫剧早期曾用;过的“尖子号”、“四大扇”等。“四大扇”包括大铙、大钹各一对。“四大扇”演奏时以“尖子号”配奏,尖子号声音极高,若战马嘶鸣,可传至数里之外,适合营造古战争气氛和红火热闹的场面。大平调的表演唱念做打并重,粗犷豪放、刚中带柔。它吸收了武术表演的许多动作,并引进了许多武术特技。太平调代表性动作有“起胫跨大步”、“云手划大圈”,“三换朝”、“大上吊”、“沿铡刀”、“吊九桶水”、“爬桅杆”、“顶灯”、“金鸡坐椅”等武术特技也在大平调表

7、演中常用,这是它与其他戏曲剧种的不同之处。4脚色行当大平调的脚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形成剧种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气势恢弘,场面宏大,唱、做、念、打并重,粗犷豪放,刚中带柔。5唱腔大平调唱腔音乐属于梆子腔系统,为板式变化体,在音乐板式结构上与山东梆子和豫剧多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艺术风格上远比豫剧更加粗犷,较有山东地方特点,尤其是东路调。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是发声一般都用真嗓,惟慢板、拐头钉等板式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4表演形式大平调表演程式多样,夸张中不失真实,豪放中更求完美,粗中见细,刚中寓柔,个性十分鲜明。在表演实践中,大平调艺人曾吸收民间武术套路,真刀真枪在舞台

8、上表演,可谓独具一格。传承人物海瑞搜宫-魏守现曹秀芝,女,汉族,1940年6月生,河南滑县人,国家三级演员,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平调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延津县申报。14杜学周,男,汉族,1940年9月生,河南滑县人,国家三级演员,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平调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延津县申报。15魏守现,男,汉族,1942年2月生,河南滑县人,国家三级演员,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平调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滑县申报。16三娘教子张玉琴张相彬,男,汉族,1964年7月生,河南濮阳人,国家三级演员,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平调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濮阳县申报。17何西良,男,1963年11月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平调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申报。18李德平,男,汉族,1937年7月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平调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浚县申报。19吴从印,男,汉族,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平调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东明县申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化传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