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1年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212060659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21年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2021年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省2021年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北省2021年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北省2021年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21年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21年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首先,论语是知识体系。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举例说,一本论语五百则,一万六千字,有一百多个成语,有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这种知识体系,跟今天的教材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读论语一年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差距有多大,不用考试证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山上走,走得有点吃力,才有提升。每一步走得很轻松,一定是在往山下走。其次,论语是价值体系。论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社会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第二

2、个体系,是教会孩子做价值的判断,比第一个知识体系更重要。今天讲素质教育,搞素质教育那么多年,为什么搞得不理想?因为把增长知识误解为提高素质了,把技能教育误解为素质教育了。会弹钢琴,会写书法,会跳舞表演,是素质高吗?不是。把孩子累死了,素质也提不高。因为素质不是技能,不是知识性的考分,不是卷子上的标准答案。素质,是价值判断力。懂得判断是非,能够做价值的选择,才是素质。论语还是文化体系。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既然读圣经也可以成为好人,为什么一定要读论语?我当时有点生气。我说,读论语读圣经都可以让人成为一个好人,区别在于,学论语认同的是中国文化。一个民族的教育,一定要让这个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然后才有民族的凝聚力。中国为什么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没有中断过历史的民族?国家幅员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地理环境、物产资源差距极大,为什么能够保持长久的统一?这就是文化凝聚的力量。文明,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选自东方文化周刊,有删改)材料二: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宣扬“仁”,能学仁、守仁、成仁则是志士,则为君子。在常人眼中,君子的思想觉悟是远高于俗人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们的高大形象屹立于山巅熠熠生辉,凡夫俗子如何才能做到呢?礼记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发展

4、之路,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孔子推崇仁爱、培养君子的教育思想。首先,要做好自己,从身边事做起。仁道宽广,不易把握,若能从浅近处体会、着手,就比较容易收效。“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者爱人,其逻辑起点在于自然的人伦之情。“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孟子后来将其发展为具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后,推己及人,才能影响他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必然自带光芒,“德不孤,必有邻”。而一个仁爱的人,还须是一个以博施济众为已任的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选自诸子智慧,有删改材料三:先秦时期,御驾车是一种重要的技能。赵襄子拜驾车高手王子期学驾车。学成

5、后与王子期比赛,可是他换了好几匹马都依然比不过王子期。于是赵襄子怀疑王子期没有倾心尽力教他。王子期不慌不忙地解释说,该教的都教了,你的问题在于没有正确使用这些技巧。王子期所言指的是赵襄子在驾车过程中输赢的杂念占据内心,以至于忽略了人、车、马三者的协调,而这一点恰是驾车最关键最需要用心揣摩体悟的因素,所以他无论换多少匹骏马,都赢不了王子期。生活中许多人也常犯赵襄子的错误。在做一件事之前不是思考着如何把事情做好,而首先考虑的是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是否带来利益。假如确定能带来利益,又会想这个利益有多大,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生活当诸如此类外在的顾虑充斥内心时,我们又有多少心思去做事情?不能专注于

6、事情本身,又怎么可能取得做事的成效?庆封走越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寓言故事。齐国庆封在自己的国家遇到麻烦,要到其他诸侯国避难。本来晋国离齐国比较近,逃难较为便利,但是庆封却选了距齐国较远的越国。他的理由是越远越安全。他的族人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改变你不安分、总想制造混乱的心思,到晋国就可以获得安全。不改变你的心,即使跑到遥远的越国,危险一样存在。这就像现在社会上动辄跳槽的年轻人,当工作不顺心,出现问题时,总喜欢从外部找原因,以为换个单位就可以一切顺利,万事大吉。实际上,不从思想、能力上提升自己,无论到哪里问题都依然存在,因为“自身”才是问题的根源。这一根源不消除,问题永远存在。(选自韩

7、非子寓言故事赏析,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论语与今天的教材很大的不同在于它特有的知识体系。B一个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认同感,才能使这个民族具有凝聚力C君子的思想觉悟是远高于俗人的,是凡夫俗子无法轻易达到的。D做一件事要想成功,应先考虑这件事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论语学习效果的优劣需要通过考试进行评价。B真正的素质不仅是单纯的技能与分数,更是价值判断力。C如果能从做好自己,入孝出悌等方面入手,更容易接近志士君子的标准。D韩非子寓言告诉我们:只要从自身找问题,就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3结合材料内容,

8、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己欲立而立人”观点的一项是( )(3分)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5先秦诸子思想共本同源,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在不同之中又有相同之处。请分析儒家“君子务本”思想在韩非子寓言中的体现。(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豫剧的孤儿陈光我是地道的河南人,偏偏从小不爱吃面条,也不爱听嗯哪唉嗨哟的豫剧。父亲是琴棋书画无师自通的才子,我只知道他们电视台的同仁们赞许过他拉着弦子表演的河南曲剧,我

9、却从来没兴趣听。离乡久了,第一次碰到豫剧访美,又听说是得了“文华奖”的大戏程婴救孤,作为河南人,还是去捧了场。朋友说“一票难求”,我以为不过是习惯上的修辞之语。邻座碰到作家协会的同乡,他是学民乐出身的,聊到豫剧也有疏离之感,言语间为中国这些传统剧的存续颇为唏嘘。是啊,现在的社会,流行的是街舞、嘻哈音乐,谁还要听什么豫剧?没想到戏到半场,我已经哭得不能自已。春秋时期,晋国忠臣赵盾一家三百余口被奸贼屠岸贾所害。屠贼乘胜斩草除根,追杀赵氏遗孤。草医程婴冒死救出婴儿,开始了十六年刀尖上的生死之旅。为保护赵氏这仅存的秧苗,一个又一个义士义无反顾地献出生命。先是小丫头彩凤不畏私刑,然后是守城大将军韩厥以身

10、守信。屠贼发现婴儿被“劫”,下令民众三日内交出此婴,否则全城半岁以内男婴,将格杀勿论。屠刀闪闪,戏到此,你已经知道,唯一能救全城婴孩于无辜的,就只有这个遗孤了。但献出的却不是赵氏孤儿,而是程婴中年所得的独根苗、亲生子。为能瞒住贼人屠夫,程婴只能接受公孙杵臼的调包计,密告公孙匿藏“赵氏孤儿”实为程婴的亲骨肉。程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婴孩死于屠贼刀下,亲如手足的公孙老兄撞柱而死。“死比生更容易”公孙死前交代程婴。逝者逝矣,一死壮烈,生者却要背负更沉重的偷生命运。为保护遗孤,程婴搬进贼府,日日与虎狼为伴,并让婴儿认屠贼为义父。比千刀万剐更难熬的是让义士背负一世骂名。在“老程婴,坏良心,他是一个不义人。行

11、出卖贪赏金,老天有眼断子孙”的童谣里,程婴真的老了。已是妻离子散,还要忍受“断子绝孙”的唾弃。“一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每一天,每一年,一面是殚精竭虑地抚育遗孤,一面是国仇家恨忍气吞声,独咽亲人死别之冤苦、深埋正义不张之忧愤。十六年后,孤儿终于成为少年俊杰,朝廷也变了天。遗憾的是,擒拿屠贼时,赵氏孤儿命其自刎,屠贼自语着“还是没有斩尽杀绝”,竟突然飞出一刀砍向身边的程婴。全剧,写的是一个“义”字。为正义,为换取一个小小的婴儿,这么多义士,在生命乃至清名面前,没有一丝犹疑。此心,就是几千年来传下来最深入骨髓的民族精神,使得我们民族历千劫而存续,虽寒秋仍独立,它直指苍天,名曰“正气”当其

12、贯日月,生死安足论。这样的精神,其实是属于全世界的。甚至西方文化中,也有英雄所见的共鸣。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某个家庭的好几个儿子都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了,按照军令,他们应该有最后一个儿子留下以照顾全家。为了这个承诺,一群军官士兵在硝烟战火中寻找这个无名小卒,最后为保护他而献身。在“义”与“信”面前,“生死安足论”。这正是一个伟大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从艺术层面讲,程剧达到的,也是一个巅峰,它的艺术效果有令人目不暇给之感。全剧围绕一个“救”字,剧情环环相扣,两个多小时的长戏一口气演完,始终把观众紧紧箍在座位上,似悬在绝壁上观火。紧张时密不透气,悲情时肝肠如绞,壮烈时天地动容,慷慨时气冲云霄。在绕梁

13、洪音里,人与剧融为一体,演员与演出融为一体。正是因为这样的剧情,才给演员最宽广、最深、最圣洁的空间去发挥,用他们炉火纯青的音、形、声、韵引领观众走向生死交集、善恶较量、正邪决斗的刀锋浪尖。在每一个急转直下的戏剧冲突中,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表达胸中丘壑,只有万马奔腾样冲涌而出的高腔;也没有什么台词可以尽诉心头百啭,只有千竹迎风般低回委婉的清音。这样的时刻,每一个音符都是热血从心底的冲灌,每一个声调都是岩浆自地底的喷涌。这样的时刻,就是艺术上的高峰体验。作为音乐和戏剧爱好者的我,曾陶醉于多明戈嘹亮纯净如山中飞瀑的高音,也曾沉迷于萨拉布莱曼弥散在水幕喷泉的清幽雅韵。但是,我不能不说如此跟全体观众一起震撼

14、到心底熔岩的音乐剧作,我还是第一次经历,也许是文化深层的亲近,也许是心灵的共鸣。音乐是直指心灵的,而放在一个惊心动魄的剧作里的音乐,更是感人至深。除了“唱念”,动作高超的“做打”也为剧情增色不少。我不知道演员是不是从小就要练少林功夫,但我也完全有理由猜想他们小时候应该也跟我一样有过看了少林寺或豫剧花木兰之后凌晨偷偷爬起来,翻越学校的高墙去练功的经历。就算是只学了些花拳绣腿,在舞台上巨幅的背景下,众兵们在刀光剑影中连斗翻腾的腿脚,也是让人热血沸腾的。而宫女丫鬟们衣香鬓影,齐整整的“水步”,在舞台上轻盈如云,则真正把东方女性那“水莲花”一样的温柔娇羞展示得淋漓尽致。可惜,这样的艺术,这样纯粹的属于

15、中国的艺术,这么本土来自自家后院的豫剧,我竟然是在跨越了千山万水、经过许多人生轮转之后,才在异国他乡遭遇。这,不知是幸事还是不幸。我毫不惊异于最后全场的起立。一向含蓄的中国观众在“程婴”最后谢幕时爆出比西方人更慷慨的掌声和口哨声。我顾不得被泪雨催花的妆容,跟激情的观众们一起涌向舞台与演员们合照。这里面竟也有金发老外。在满台的鲜花、掌声、泪与笑中,我没有遗憾:赵氏孤儿终于被救了。但,豫剧呢?(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逝者逝矣,一死壮烈,生者却要背负更沉重的偷生命运。”程婴的人生选择较之公孙杵臼更为艰难。B程剧写的是一个“义”字,为了正义,不惜清名,不论生死。此乃我民族最深入骨髓的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在这个方面远胜其它文化!C无论是从作品的主题层面还是艺术层面讲,程剧都可谓巅峰,带给人目不暇给之感。D像程婴救孤这样的艺术,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不仅中国人能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外国人也能被它的艺术魅力所感染。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采取了夹叙夹议的手法来叙述程剧的剧情,在叙述剧情的过程中,作者本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