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史教育党课讲稿

上传人:doc****iu 文档编号:212022378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党史教育党课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村党史教育党课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村党史教育党课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村党史教育党课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村党史教育党课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党史教育党课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党史教育党课讲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根据区委要求,今天我到咱们*村,给各位讲一堂专题党课,和在座的同志们、乡亲们一起谈谈心、说说话,和大家一道回顾一下我们党百年光辉历程,目的在于从党史中感悟红色精神动力、用党史光辉照亮我们未来的奋进之路。下面,结合我近期学习党史的体会,与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思考。一、系统理解党的百年关辉历程。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一百年,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的一百年。我们党的百年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作为基层党员,大家平时都忙于生产、生活,很少能系统地学习百年党史,下面我就结合个

2、人学习,按照时间节点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百年来我党走过的革命、奋斗、建设、复兴之路:(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1921年7月1949年10月)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最终都归于失败。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这28年间,重大事件主要有: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促进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准备。1921年7月23日,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

3、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1923年2月4日,由3万多名工人举行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三大在广州召开,实现了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的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以及革命群众,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国共十年内战的开始。同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在江西南昌发动了wz起义,打响了wz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的领导革命战争和创立革命军队的开始。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会

4、议,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wz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是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9月9日,毛泽东、卢德明等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及时做出了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为后来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9月29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江西,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变”,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由此,我们大家应该清晰的看到,1927年对于我党是重要的一个年份,是我党历史生死存亡、确定方向的重要年头。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和朱

5、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wz力量,巩固扩大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第5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了战略性转移,退出瑞金中央根据地,开始了永载史册的伟大战略转移-两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对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总结,揭露和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危害,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

6、12月17日,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战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面开始。1941年5月,延安整风运动开始,通过整风,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的提高了一步,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通过了新的章程,确定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

7、的指针。同年8月15日,抗日战争全面胜利,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8月29日至10月10日,国共双方进行了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推动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1949年10月1日,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宣告成立。到1950年6月,残存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被全部歼灭,仅有少量逃往台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军完成了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统一了中国大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

8、座大山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中国迫害。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二)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1949年10月1978年12月)。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得到解放,很多基层还未建立政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异常艰难和复杂的。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震惊世界的

9、抗美援朝战争,经过中朝军队艰苦卓绝的战斗,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2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新中国站稳了脚跟。1953年,国内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至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八大召开,会议对国内的主要矛盾进行了科学分析,宣告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定。1966年5月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标志着*革命全

10、面发动。1977年十一大召开,通过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等议案,宣告了*革命的结束,重申在20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在这一阶段,我们党面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现代化这一全新课题,尽管在探索中走了弯路,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同样也取得巨大的成就:先后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1954年1月,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定址洛阳。当时,洛阳仅有一个1500千瓦的发电厂,一个小煤窑和一些手工作坊。选址建厂的涧西一带基本全是农田。中央举全国之力,从上海、长春等地抽调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筹备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几十吨、几百吨的大型设备,基本上

11、都是人拉肩扛安装好的。可以说,一拖完全是手工和半机械化干成的。仅仅用了4年时间,1958年7月20日,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出厂。1962年,东方红拖拉机“开”上了1元面值的人币,成为当时中国工业战线最闪亮的“明星”);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三年零八个月后,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自行设计建造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等。经过20多年的奋斗,党领导全国人

12、民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这在当时也被公认为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为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三)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1978年12月2012年11月)。如何结合国情,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面对失误,我们党进行了深刻反思。1978年12月13日,*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个讲话成为了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1978年召开的党的

13、十一届*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会议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2年十二大召开,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和小康战略目标,改革开放由此全面展开。1987年中国十三大召开,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989年党的十三届*中全会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

14、族人民,依据新的实践,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2020年在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十六大后,中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此期间,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被全面免除,同时种粮国家还发补贴,这是在

15、旧社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座大家都是这些重大改革和改革红利得的见证者、享受者,应该感触比我更深刻!)从1978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并于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2012年12月至今),2012年11月召开的*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

16、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大正式把*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定不移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二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三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四是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是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六是坚定不移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七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八是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九是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