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工作总结 (11)

上传人:pm****9 文档编号:211821712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局工作总结 (1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局工作总结 (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局工作总结 (1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局工作总结 农业局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紧扣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休闲”农业,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全市农业工作实现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抢抓机遇,跑部进厅,争取强农惠农项目资金 今年来,我局围绕现代农业、双节双高农业和绿色农业跑部进厅争取项目资金,共争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高产创建、农机补贴、良种

2、补贴等强农惠农项目12个,项目资金2605万元,比去年增加240余万元。项目的引进和顺利实施,提高了对农业的有效投入,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夯实了基础。 (二)措施得当,注重实效,农作物持续丰产丰收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84.2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4.8万亩,较去年增长0.3万亩,粮食总产22.9万吨,较去年增长9%。小麦播种面积11.7万亩,单产365.5公斤,总产4.28万吨;玉米播种面积37.5万亩,单产455.9公斤,产量17.08万吨,比去年增长2.08万吨。豆类播种3.1万亩,总产0.48万吨;油料播种面积2.73万亩;棉花播种面积11.88万亩,总产0.

3、9万吨。全市建设1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并在康仙庄乡设立了4万亩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大力推广吨粮田集成技术,辐射带动节水灌溉面积8万余亩,示范区内小麦亩产448.2公斤,比区外增产22.6%;玉米亩产670公斤,比区外增产46.9%。 (三)品牌引领,上档升级,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5.7万亩,其中设施菜3.6万亩,蔬菜总产量51.98万吨,总产值8.3亿元,外销量13.1万吨,与京津沪多地建立了直接供应关系。 推进蔬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发展无公害设施蔬菜新技术示范基地1.1万亩,重点规划建设南孟西红柿、黄瓜和韭菜生产基地、康仙庄食用菌生产基地、东杨庄大白菜生产基地、堂二里

4、胡萝卜生产基地、扬芬港韭菜和豆角生产基地,*镇精细蔬菜基地,形成了优势蔬菜产业带2万余亩,无公害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形成了精细蔬菜、特色蔬菜为主,瓜类、食用菌为辅的生产格局。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全年推广网纱密闭防虫、黄板诱杀、配方施肥、膜下沟滴灌、无公害生物农药和肥料等实用新技术12项。 加强蔬菜“三品一标”和品牌认证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品牌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培育了南孟“六必居”、堂二里“山平”胡萝卜、东杨庄“东杨庄”大白菜、西粉营“绿玉田歌”韭菜、岔河集“杨胖子”蔬菜、*镇“紫苑”蔬菜、开发区“京南桃源”蔬菜、“好开心”黑皮鸡枞菌等一批农产品名优品牌。今年,堂二里胡萝卜、东杨庄

5、大白菜顺利通过了绿色食品复检,西粉营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韭菜、西红柿、豇豆、白菜四个品种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全市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种数量达到14个。 (四)典型示范,辐射带动,现代休闲农业园区成效凸显 按照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布局,重点规划了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天宝农耕园、乐道休闲基地、平口生态园、新利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十大农庄”,通过其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园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老堤百枣园、金龙腾农业观光园、天宝农耕园和乐道休闲基地已初步建成并正常运营;胜芳湿地公园、热带鱼观赏园、平口生态园、京南桃源都市农业示范园正在建设当中;新利现

6、代农业示范园规划待建中。全市形成了集无公害蔬菜种植、瓜果采摘和地方特色民俗饮食接待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体系。 (五)多管齐下,狠抓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集中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360人次,对重点产品、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清理整顿,彻底清查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和制售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的行为,同农资经营单位签订责任书80余份,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 大力推行优质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生产。加强对农产品基地的管理和指导,杜绝违禁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制定实施了基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实现对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监管。推广杀

7、虫灯、防虫网、粘虫板等物理防治措施12万亩次,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农业局工作总结第2页 系进一步完善。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28万元,为全市14个乡镇农技推广中心配备了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仪,把对初级农产品质量监测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全市“二级三层(市、乡两级,市、乡、基地三层)”检测体系初步形成。同时,加大了对初级农产品基地、批发市场和超市的监管检测力度,对主要蔬菜品种进行抽检140余次,检测样品320个,对发现的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进行了及时处置,防止了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在省农业厅对我市的突击抽检中,合格率均为100%。 (六)积极引导,

8、大力扶持,农村经济迸发新活力 合作社建设成效凸显。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总数达到274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7家),较去年增长了64%,社员出资总额6.6亿元,成员3950户,带动非成员农户1.6万户。 农村土地流转稳步开展。全市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招商引资带动、农业产业带动,流转土地14.01万亩,较上年增长*%,培育种植大户118户,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的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两项试点工作强势推进。今年,我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两项工作被省政府确定为试点,确定了南孟镇王村为省级土地承

9、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制定了五年内对全市383个村街土地承包进行重新确权的工作方案,彻底解决二轮承包土地界限不清、产权不明而引发的各类矛盾,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此项工作顺利通过了省考核组的验收,获得了考核组专家的高度评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确定了开发区*村为试点村,界定人员、明晰资产、资产评估、成立股份公司等工作也在按时序进行中。 (七)以民为本,创优服务,现代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日渐壮大。从20xx年开始,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在全市14个乡镇区办成立了14个乡镇农技推广中心,为每个农技推广中心配齐了相关仪器设备,建立完善了相关制度。目前,各乡镇农技

10、推广站的选址工作已经完成,2014年初即可开工建设。每年选定1000个科技示范户、100个农技推广员和10个示范基地,初步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突出农技推广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引进、示范、推广高效耕种模式、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年实现农业先进技术推广50万亩次以上,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难题600余个,带动2万农户增产增收。 农机服务方便快捷。发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为购机农户开辟绿色通道,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和好评。新增各类新型机具615台(套),受益农户431户,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10万千瓦,农机结构日趋合理: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2059台,小

11、拖保有量*台,联合收割机972台,各类配套农机具1.2万台。全年农作物机播49.2万亩,机收35.6万亩,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9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农机深松作业15万亩。 公共植保服务创新发展。在全市设立5个综合防治示范区,对30余种病虫害进行监测预报,带动辐射30余万亩;指导农户防治病虫草鼠害283.1万亩次,挽回损失17580吨;向社会及时准确发布各类病虫情报240余期、编发病虫害防治手机短信18条,为农作物丰产丰收提供了保障。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大力推广农信通短信、农业信息网、农业专家在线等应用技术,编发各类实用技术、市场信息、政策法规1万余条,农业技术短信用户发展到3万

12、人。 (八)周密部署,认真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扎实深入 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加强与浙江大学、中国农大、四川农大、*科技师范学院等院校的对接,培育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型农民。通过田间示范、进村入户、远教平台、多媒体技术等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通过进村培训、田间学校、现场咨询、科技下乡等方式,共培训复训基层农技人员200余人、农业科技示范户635户、新型骨干专业农民1500人、农业实用技术5000人次,切实解决了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把农业实用科技传到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同时,农广校、职教中心、煎茶铺农技校等3个培训基地,目前已开班6期,培训农民200

13、人,初步建立了“培训、指导就业、上岗、跟踪服务”的农民就业绿色通道。 (九)精心安排,严格落实,农村面貌全面提升 针对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突出问题,我局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全面推进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 测土配方施肥取得新成果。对农户进行施肥情况调查,搞好分析化验和田间肥效实验,摸清肥料利用率,建立施肥指标体系,分区域制定肥料配方,肥料利用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实现亩增产5-10%,全市60余万亩农田每年减少化肥用量3000余吨(折纯1500吨),亩均节本增效30元以上,大大降低了肥料的浪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扎实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充分利用各种

14、媒介,抓好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的宣传。用足用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加大了对秸秆还田、青贮机械的补贴力度,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秸秆氨化、秸秆青储等综合利用措施,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机具达到854台,推广秸秆还田技术14.45万亩。 强化农村新型能源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50万元,在全市推广秸秆压块节能炊事采暖炉720套,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和随意堆放导致“脏、乱、差”等问题。完成年产气37万立方米的铁人牧业大型沼气(发电)工程建设,该工程已正常运行,年发电量可达30万千瓦时,年产有机肥1400余吨、沼液13000吨,有效解决了畜养场“污水横流,苍蝇满天”的突出问题。 积极

15、开展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工作。为了摸清我市土壤五种重金属污染状况,我局完成了全市961个土壤样点的取样、整理工作(gps定位),并送省农业厅检验,为指导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二、2014年工作安排 优化产业体系,促进项目建设。加大跑部进京、跑省进厅力度,提升农业转型升级。积极储备高产创建、设施农业标准园、测土配方施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农村清洁能源等强农、惠农项目。通过增加农业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 重点加强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发展规模效益。继续扩大蔬菜集约化生产规模,加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现代温室栽培等技术推广。继续促进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充分利用*市临近京、津的区位优势,拓展蔬菜市场,在大城市打响我市绿色健康蔬菜品牌。提升品牌档次,促进产业升级。 促进粮食生产,巩固民生稳定。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促进标准粮田、高产示范田建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推进“三新”技术集成配套推广。强化农作物管理保护,动态掌握病虫害灾情,促进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建立优势明显、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粮食产业带,稳定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