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211799737 上传时间:2021-11-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烦锁(su) 震悚(sh) 猛然醒悟深不可测B.絮说(x) 取缔(d) 大庭广众 生死祸福C.粗拙(zhu) 孤孀(shun) 鸡灵狗碎 微不足道D.尴尬(g) 门槛(jin) 言外之义 风尘苦旅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B.这个十岁的小朋友,在大庭广众演讲,说唱俱佳的表现让人赞赏不已。

2、C.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的盛宴”。D.这位老先生,无论什么疑难,有问必知,据知而答,并且乐此不疲。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B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C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

3、广度,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同时又取决于思维的方式。 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思维方式是自己支配的。 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方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A. B. C. D. 5.下列课文的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以善良体察善良,老王中,作者杨绛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B卖油翁通过刻画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C

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D台阶围绕“台阶”组织材料,使造屋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对被人尊敬的热切渴望。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4分)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注释】耒阳:县名,即今湖南耒阳。纶巾:有青丝带的帽子。羽扇纶巾是魏晋时代“儒将”的服饰。鞍马尘:指驰骋战马。儒冠:读书人戴的帽子,指

5、代书生。6下面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头两句,通过描写昏暗浮动的景象,来衬托作者飘然不定的心理状态。B.上阕第三句作者在黄昏的山村,听见“鹧鸪声”,是在表现他对故乡的思念,衬托他的凄凉心境。C.上阕第四句笔锋陡然一转,写词人遇见老友张处父,立即转忧为喜,气氛也随着由沉闷转为轻松愉快。D.下阕最后两句是词人蘸着血和泪写的,向南宋议和派迫害爱国志士提出强烈控诉,表现出作者极其痛苦和复杂的心情。7.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前两句用昏暗的夜色,与山头飘来飘去的浮云,构成一种暗淡浮动的意象,巧妙地与词人的心理状态结合,笔法纯熟,自然天成。B.上阕末句“潇湘逢故

6、人”,化用梁代柳恽的诗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承上启下,紧扣词题。C.下阕全用典故,前三句回忆往事,作者借三国时手持羽扇、头戴纶巾、指挥三军的周瑜的潇洒形象,巧妙地比喻他当年抗击金兵时的潇洒风度。D.下阕最后两句,语调高亢,感情激昂,读之令人垂泪,引起了对词人的无限同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 与施从事书吴均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选自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故鄣县东/

7、三十五里 B.绿嶂/百重C.信足荡累/颐物 D.清川/万转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1)干( )(2)汉( )(3)已(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秋露为霜,春罗被径。(2)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11.作者在文中寄寓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古诗文积累。(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杨花榆荚无才思, 。(2)_,赏赐百千强。(3)_,著我旧时裳。(4)_,唯闻女叹息。(5)_,一山放出一山拦。(6)宣室求贤访逐臣, _。(7) ,青草池塘处处蛙。 ,闲敲棋子落灯花。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15分) 优人一等的

8、心朱成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彼时彼境,古人何以能写出如此走心的句子?因为他们有一颗优人一等的心。今时今境,优人一等的心,是什么样子?我家门前有一个剧院,常常会有一些“二人转”的演出。那欢快的曲调儿常常在傍晚时分响起,整个上半夜的时光就都跟着颠跟着颤了。那里的门票分三个等级,最低也要三十元一张。但这丝毫没有阻碍来看“二人转”的人们,剧院里常常是人满为患。邻居张大爷是个“二人转”迷,一辈子就好这一口儿,可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根本没有闲钱让他去剧院里过瘾。这位爷自有他的高招,傍晚时分背着自家的藤椅,往剧院门

9、口的大喇叭旁一放,美美地躺进去,翘起腿,眯缝着眼,摇着扇子,在暖暖的风里摇头晃脑地听起来,有时还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脸上的皱纹也开成了花,那叫一个美啊!剧院的人精明得很,并没有驱逐他,因为他那无比享受的样子,也算是给剧院做了免费的活广告。两下成全,相安无事,乐得其所。时间长了,张大爷便成了剧院的门前一景。那轻轻摇着的扇子,定是在他的心间扇出了最惬意的风。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剧作家沙叶新曾经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笔名“少十斤”,不细心的人不明就里,仔细看,原来是他将自己的名字劈成两半。沙叶新自己开玩笑说:“将沙叶新砍去一半,也不过少十斤,可见沙叶新无足轻重,一共才二十斤。”谁不想在世人心里 “千斤”“

10、万斤”?他却主动瘦身。胃癌手术后,有记者采访他,他照例幽默不断:“因为癌症,我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我也是无畏(胃)的,你想听什么,随便问吧。”这是一颗多么豁达而轻松的灵魂。把自己看得很轻,人才会松快。沙叶新是出了名的“犟脾气”,向来都是不媚时、不曲迎、不阿世。在任何环境下,他都能做到不降志、不辱身、不赶时髦、不回避危险。有人评价沙叶新,说他是“不为权力写作的老戏骨”,他也确实是个秉承文人风骨的人,不做权力的吹鼓手,坚持自我思考、独立书写,绝不出卖灵魂。 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妻子喜欢捡垃圾,每次一家人出去吃饭回来,她那挺贵重的皮包里便都装着捡来的矿泉水瓶子,我觉得丢人。更让我不能理解和讨厌的是

11、,孩子竟然也学她捡垃圾,楼下谁家丢的衣物也都捡回来。妻子把破烂的缝补了,脏的洗了。导致阳台上总是堆得满满的,像个垃圾场。我觉得妻子带坏了孩子,让孩子小家子气,短了贵族气质,为此不止一次地和她争吵。后来我才知道,妻子每次卖了旧物都会带孩子去看一个没钱读书的孩子,这是妻子和女儿一起在帮助的孤儿。我无比惭愧,妻子这样是带坏孩子吗?她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心,一点一点更靠近阳光。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毕淑敏说,优人一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优人一等的心,不是你有多富贵,不是你有多霸气,而是照比那些庸常,多了一份优雅;照比那些喧躁,多了一份从容;照比那些冷漠,多了一份慈悲。(选自当代青年,有改动)13本

12、文中,作者认为“优人一等的心”就是 的心、 的心、 的心。(3分)14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在下面方框中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张大爷蹭听“二人转”B妻女捡垃圾助孤儿短了贵气,近了阳光 IQ 光A轻了名头,重了风骨 骨 15结合上下文,按要求答题。(4分)优人一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我也是“无畏(胃)”的,你想听什么,随便问吧。(赏析句子)16有读者提出“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显得重复啰嗦,建议删去两处。你认为该不该删?请简述理由。(3分)17本文开头三段引用的三处诗文,都出自初中教材。请从中任选一处,结合你所了解的作者事例,简要谈谈为什

13、么说这位作者“有一颗优人一等的心”?(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21题。(15分)腊梅余秋雨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过的线,那末,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 把那些枯萎的长线头省略掉吧,只记着那几个点,实在也够富足的了。为此,我要在我的游记集中破例写一枝花。它是一枝腊梅,地处不远,就在上海西郊的一个病院里。那次我住的医院原是一位外国富商的私人宅邸,院子里树木不少,可惜已是冬天,都凋零了。平日看惯了山水秀色,两眼全是饥渴,成天在树丛间寻找绿色。但是,看到的只是土褐色的交错,只是一簇簇相同式样的病房服在反复转圈,越看心越烦。 一天又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清晨,大家都觉得空气中有点

14、异样,惊恐四顾,发现院子一角已簇拥着一群人。连忙走过去,踮脚一看,人群中间是一枝腊梅,淡淡的晨曦映着刚长出的嫩黄花瓣。赶近过去的人还在口中念叨着它的名字,一到它身边都不再作声,一种高雅淡洁的清香已把大家全都慑住。故意吸口气去嗅,闻不到什么,不嗅时却满鼻都是,一下子染透身心。 花,仅仅是一枝刚开的花,但在这儿,是沙漠驼铃,是荒山凉亭,是久旱见雨,是久雨放晴。病友们看了一会,慢慢侧身,把位置让给挤在后面的人,自己在院子里踱了两圈,又在这儿停下,在人群背后耐心等待。从此,病院散步,全成了一圈一圈以腊梅为中心的圆弧线。 现在,所有病人的情感都投射在腊梅上了,带着一种超常的执迷。与我同病房的两个病友,一早醒来就说闻到了腊梅的香气,有一位甚至说他简直是被香气熏醒的,而事实上我们的病房离腊梅不近,至少隔着四五十米。 依我看来,这枝腊梅确也当得起病人们的执迷。各种杂树乱枝在它身边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