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教案-新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211794830 上传时间:2021-11-17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册教案-新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全册教案-新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全册教案-新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全册教案-新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全册教案-新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册教案-新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册教案-新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一、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三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两个班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我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让他们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二、教学分析四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比较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要注意采取趣

2、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教学中,我会一些小的音乐游戏,加大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另外,注重课堂内容的延伸,与时俱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三、教材分析本教材是20XX年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全新出版的,它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四年级上册共编成八个主题单元:五彩民歌风、丰收之歌、雨中交响、飞翔的翅膀、浪花里的歌

3、、山谷回响、难忘的歌、铃儿响叮当。基本内容包括:听、唱、动、奏、认,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

4、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五、教学进度计划周次单元内容课时13第一单元五彩民歌风四课时35第二单元丰收之歌三课时国庆放假67第三单元雨中交响三课时89第四单元飞翔的翅膀三课时1011第五单元浪花里的歌三课时1315第六单元山谷回响三课时1517第七单元难忘的歌四课时1718第八单元铃儿响叮当三课时19期末复习两课时20期末考试两课时第一单元五彩民歌风教学内容:听:花

5、儿与少年月光下的凤尾竹唱:我的祖家是歌乡、跳柴歌歌表演律动竖笛:阿西里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2、能准确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的乐谱和歌词;3、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发声练习1=C2/45342123453421ninoninoninoni二、乐句连接1、认唱旋律短句1)请学生打好拍子,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2)自己练唱,想一想如何连接比较好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3)把排列好的乐句来唱一唱。三、欣赏花儿与少年花儿与少年(民乐合奏)由作曲家吕冰(1930)创作于1956年,系根据青海传统歌舞四季调改编而成。四

6、季调又名四季歌,流传于青海地区。写的是姑娘与阿哥去踏青及谈情的故事。语言生动,旋律优美而欢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全曲为ABA三段式结构。A段的旋律欢快活泼,二四拍,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B段与A段形成对比,旋律优美抒情,三四拍;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旋律。欣赏多种表现形式的花儿与少年,学生感受歌曲中二拍子三拍子的变化,体会其变化带来的韵律感,为给去分段,并随着歌曲中的旋律片段唱一唱,尝试用歌声和动作表现出来。四、新授课(一)情境创设1、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喜欢听什么样的歌呢?今天老师见到你们特别高兴,所以我们来听两首欢快活泼的歌,好吗?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播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学生

7、通过对比聆听歌曲片断,听后交流感受。(歌曲的情绪、流传地域等)2、导入: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我们去过美丽的新疆,也到过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屋脊”西藏,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去看看,去领略那里特有的椰风海韵,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台湾。(二)感受体验1、欣赏:在背景我的祖家是歌乡音乐声中,欣赏台湾风光。2、师:我们刚才听的两首歌曲都是高山族的民歌,高山族主要都集中在台湾。你们知道高山族有什么特点吗?3、欣赏:高山族舞蹈杵舞(三)唱歌表现1、教师范唱师:高山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他们有首歌名字就叫我的祖家是歌乡,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把这首歌曲唱下。欣赏

8、歌曲回答问题:(1)、该歌曲表现了怎样的内容?(2)、音乐的情绪如何?再次欣赏歌曲,思考:怎样才能把歌曲唱的更好听?2、有感情的演唱全曲。3、视唱曲谱。师:曲谱作为音乐的一种技能,我们还是要学习的,虽然我们现在是会唱歌了再唱曲谱,但是,你学会唱曲谱后,没有老师你也能学会新歌。(四)高山族的民歌主要有四类。其一为劳动歌。它产生于(其中也有一部分用于)农耕、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其二为生活歌。它包括了情歌、舞歌、酒歌和儿歌等。其三为仪式歌。它多用于婚礼、葬礼及各种祭祀活动。其四为叙事歌。它多以传说、故事为歌唱的内容。在上述四类民歌中,除了单声部歌曲外,还有丰富多彩的多声部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是流传

9、在台湾高雄、台东一带的排湾支系民歌。它属于舞歌类的“欢乐舞曲”。这首歌通过赞美祖祖辈辈喜爱唱歌的风俗习惯来表现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我的祖家是歌乡为C羽调、2/4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五)实践表现1、播放音乐,教师拍手为歌曲伴奏。师:大家今天表现真不错,我不禁要为大家鼓掌了,可是我的掌声可是有节奏的,请大家听好了!2、请学生放慢速度练习拍手。3、请一半学生唱歌,一般学生伴奏。然后调换。4、自评,互评。5、集体演唱并伴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跳柴歌,指导学生运用气息的控制,做有弹性的歌唱和力度与速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

10、轻快、欢悦的情绪.2、根据歌曲创编动作,跟着音乐跳一跳,感受海南民族的风族特点。3、学吹竖笛加拿大民歌红河谷。教学重点、难点:独立自信的唱好歌曲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曲入室,师生问好!2、精彩三分钟,模仿各地方言。二、练一练,我的创造(p29)1、按不同的排列顺序唱一唱;2小学集体备课教案3、哪一组旋律最通顺、流畅?三、教学新歌1、谈话: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听赏一首海南民歌跳柴歌,听完后请告诉我你们想干什么?想跳一跳,那我们先来学唱歌曲。2、模唱全曲;用柯尔文手势视唱旋律。3、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吐字。4、跟琴唱词。5、小组合作唱词至熟练。6、歌曲艺术处理。1)

11、小组交流意见;2)小组练唱,在分组展示;3)选择打击乐,自由创编节奏为全曲伴奏。四、扩张延伸1、欣赏百鸟朝凤2、介绍:这首乐曲曾获第四届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近年来我国艺术家在国外演奏民族器乐作品时受到热烈欢迎。3、参与表现:1)展示你创作的动作,并教给大家。2)分组活动表现歌曲。A、舞蹈组b、演唱组c、跳竹竿组。4、各组展示,评价。五、小结:听曲出室。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重点:欣赏葫芦丝曲月光下的风尾竹。教学难点: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及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1、利用网上资源自主探究,了解竹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加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2、通过欣赏培

12、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增进民族感情。(二)认知目标:1、初步认识部分乐谱。2、了解葫芦丝的构造,感受葫芦丝特有的音色,并能够吹奏简单乐曲。(三)技能目标:1、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乐曲情绪并能跟着音乐哼唱主要旋律和部分歌词。2、能根据音乐即兴创编与乐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说竹,交流课前研究成果,激发学习兴趣1、师:同学们在课前大家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竹子的活动,我看到有的同学从书上查找资料,有的同学到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老师很想看看,愿意向大家展示并介绍一下吗?请你们说一说竹与人类的密切关系。2、给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并试着先介绍一下。3、指名介绍,

13、学生交流课前研究的竹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初步成果。3师:中国是竹的故乡,有毛竹、紫竹从古至今,竹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许多大画家、大诗人都以竹为题材作画作诗呢!人们还用竹来比喻那些具有高尚品质的君子。(三)走进竹乡西双版纳师:走进这片如海的竹林,你听到了什么?(生回答初听时感受。)揭示课题: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片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四)完整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1、完整欣赏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无画面)(1)完整欣赏这首乐曲之后,在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师简介乐曲:月光下的风尾竹原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歌

14、曲?师:你能说出演奏的乐器吗?(2)葫芦丝的由来2学唱主要旋律。出示月光下的凤尾竹简谱3、欣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4、再次聆听(五)知识拓展让学生搜集有关竹子的歌曲、乐曲,下节课分享。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能听出最具特色的民族音乐2、掌握圆滑线和延音线的区别3、竖笛练习:彝族民歌阿西阿里4、视唱教学过程:一、常规训练二、成长的足迹1、听一听,下列音乐片段分别是哪个民族的?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和同伴合作表演一下。2、下面两句旋律中的连线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选一选,唱一唱,分清楚圆滑线和延音线三、竖笛练习-彝族民歌阿西阿里1、师示范演奏2、讲解mi的演奏指法3、学生练习,注意吸气符号第二单元丰收之歌教学内容:听:丰收歌喜洋洋唱:丰收之歌、打麦号子我的创编竖笛练习:丰收之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丰收之歌听赏:丰收歌一、组织教学A发声练习B复习歌曲二、导入新课教学1、师:同学们,你们还喜欢童话故事?认识安徒生吗?知道他的家乡在哪吗?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就带你们到安徒生的家乡,素有童话王国之称的丹麦去走一走,看一看。2、欣赏丹麦风光图。(多媒体)3、师:丹麦的人民最喜欢秋天了,因为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当麦田果园丰收的时候,他们都在辛勤的劳动着,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劳动的歌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