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共17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211686431 上传时间:2021-11-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共1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共1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共1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共1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共1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共1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共17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 1、 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 理想国。 ) 2、 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 ,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 。 3、 儿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是指: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思维阶段、 (具体运动阶段)和 形式运算阶段。 4、 学前教育是面向(0-6)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5、 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6、 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对人的内在发展和(外在发展)的影响。 7、 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体现在间接性、 (迟效性)(长效性)、多效

2、性。 8、 从性质上来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分为(期望功能)和(实际功能) 。 9、 从范畴上来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 10、 教育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 二、选择题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D林哈德与葛笃德 ) 2、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 16 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A.孕育阶段) 3、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D 江西实验幼师) 4、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福禄培尔) 5、在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朱熹和

3、(B 颜之推) 6、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B 个体的功能 ) 7、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C 发展性 )8、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 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 ) 9、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 C.功能异化 ) 10、属于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的是(B.迟效性 ) 三、名词解释 1、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 题的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2、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 3、 学前教育效益: 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他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 4、育人效益:是学前

4、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 四、简述题: 1.介绍我国学前教育学初创时期的一位教育学家及其学前教育思想。 答:教育学家陈鹤琴主张幼稚园要注重儿童的健康,培养良好的习惯,充分而适量的设备, 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行单面教学,采用游戏方法,主张户外 活动。 2.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答: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答:一.提高学前教育的重视度。二.加强监管 三.提高师资的素质。四.加大努力投入力。五.多渠道举办托幼机构。六.为学前教育立法。4.教育

5、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教育本质决定教育功能、教育功能决定教育效益、教育效益体现教育本质、教育效益体 现教育功能。 5.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答:一.提高社会对学育德知识 四.加强科学的自主管理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三.调整幼儿园教学内容 五.加强科学研究 六.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6.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 答:一.领先性 二.广泛性 三.对象性 四.发展性 五.延后性 五、论述题 1、结合实例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1、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 导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6、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2、以发展的眼光 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3、教育 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 ,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4、教育者要了解 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5、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因此,教 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 ,因材施教。 2、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 答:幼儿园小学化是非科学的。因为当今幼儿园的孩子是我国实现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 的主力军。处于世纪之交的学前教育要为他们的今后成长、学习、工作打好基础,要为培养 21 世纪未来社会的“四

7、化”建设人才打好基础。 3、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 答: 首先, 明确当前国际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向, 已从版面追求智能发展转向儿童心灵的建设, 从“智育中心”转向培养学前儿童人格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儿童社会性以及情感的发展。 其次, 要看到我国教育的大背景。 我国中小学教育已在进行从就试模式向人的素质教育的转 轨。 学前儿童教育应清楚看到这种转化, 要忙与国际学前儿童教育和国内中小学业教育接轨。 最后, 要认识当前学前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非科学教育观念, 并尽快做好教育思想上的转 化工作。 六、案例分析题 1、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8、。 答:这个学科是不断发展的。每门学科都需要一定的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学前教育学也是如 此。我国在解放后,学前教育理论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在总结我国过去学前教育经 验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学习前苏联以及其他国家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 对学前教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学奠定 了基础。 当前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 我们一方面需要继承和发展历史上已有学前教 育思想, 另一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中重要的理论问题, 如幼儿园教 师专业发展、 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评价, 以及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等等。 只在

9、此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健全和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指导实际工作的学前教育学。 2、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 53.73%. 答:学前教育效益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成果。通过培育儿童,促进个体将来在 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上的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为政治经济服务,提高社会的 科学文化和道德水平,推动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的效益有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之分。个人 效益主要是指学前教育学发挥其功能在个人知识、 经济等方面的收益。 它的社会效益只要是 指它在整个社会上所获得的效益,包括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从资料来看,在科 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

10、员中高学历者占有比例远远大于其它行业。 而科学研究和综 合技术服务业正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重要行业, 这个行业的发展能够带来社会经济效益。 作业二一、填空题 1、 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 、易感性和(易表现 性) 。 2、 幼儿园教育应该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 3、 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 (求知)的兴趣、 (创造)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 趣。 4、 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 (对美的想象力) 和(对美的表现力) 。 5、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可以分为生活活动、 (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 。 6、 一般而

11、言,学前儿童每日应至少有(2 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二、选择题 1、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 C.注意力分散 )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3、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A 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 4、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A 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 的发展) 。 5、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 D.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 6、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A 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7、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 B 角色 游戏) 8、上课活动一般分为开始

12、部分、结束部分以及( D 收尾部分) 9、属于创造性游戏的一项是( A 结构游戏 ) 10、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即(B 成型玩具和未成型游戏 ) 三、名词解释 1、认同:是指向教师或其他真实的榜样,但有时也同一种理想或想象的榜样相联系。 2、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 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3、幼儿园生活活动: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为的一切日常活动。 4、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 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5、

13、 角色游戏: 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 通过扮演角色, 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6、有规则游戏:由成人编制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 四、简述题 1、简述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答: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1.日常生活 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方法:1.说服 2.范例 2.专门的德育活动 3.练习 4.评价 3.游戏活动 2、解释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答:1.学前教育总目标 2.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3.短期目标 4.活动目标 3、简述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1.活动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4、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编写学前儿童的活动方案的。 答:1.设计思路 2.活动目标 3.活动

14、时间选定 4.地点 5.人员 6.活动准备7.活动安排 5、简述幼儿园游戏的意义。 答:1.游戏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2.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3.促进儿童创造力 的发展 4.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 5.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 五、论述题 1、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塑造。答: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特点是:1、知行常常脱节。这是由于形成儿童道德品质的各种因 素发展的不平衡所形成的,需要抓儿童知、情、意、行的薄弱环节,引导儿童所得实践,才 能最终转化为道德行为;2、容易反复。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不 够稳定。行,即道德行为,是符合一定

15、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 的,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高低的标志。评论学前儿童的行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而不能 听其言而信其行。 2、论述指导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答: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和保育人员应做好下述四方面的工作: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 会独立。目前由于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和家庭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儿童养尊处优,独立意 识越来越差。教师要用多种方法鼓励儿童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引导儿童尝试独立做事,促 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 2、 从儿童入园的第一天起, 我们就应根据儿童的能力提出相应的要求,以后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要求儿童遵守简 单的生活规则, 可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 向儿童提出要求时, 要注意做到内容具体、 明确, 语言通俗易懂、简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并且要不断鼓励儿童,让儿童在遵守各项常规 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学前儿童来自不 同的家庭,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其家庭成长背景和生活经验差异。教师应用一颗 慈母般的爱心去关爱儿童,使儿童真正感受到老师也像妈妈一样关爱、体贴他,幼儿园也像 家里一样温暖、安全。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时间是短 暂的、零散的,但同样蕴涵着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可利用各种机会,随机进行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