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狼*** 文档编号:211151674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论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论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论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论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浅论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 号: 1643001257379 姓 名: 陈先进 分 校: 岳阳电大 教 学 点: 校本部 指导教师: 颜素芳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此页由学生填写)选题经过调研与材料准备初稿写作 成文时间: 月 日第一次修改内容第二次修改内容第三次修改内容指导教师意见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初审意见初审成绩 初审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终审意见终审成绩 终审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2、)答辩记录表答辩 记 录答辩主持人答辩小组成员答辩小组秘书答辩日期年 月 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1.23.4.答辩小组评语 答辩成绩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1、 幼儿语言教育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 6(一)幼儿语言教育的内涵 6(二)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7二、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8(一)幼儿语言教育在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9(二)幼儿语言教育在幼儿园中存的问题 10三、提高幼儿语言教育成效的对策 10(一)家庭上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对策 10(二)幼儿园中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对策 11参考文献. 11 浅论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内容摘要:幼儿期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这一关键

3、期,良好的语言教育将对孩子一生的语言发展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目前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幼儿园教育观念陈旧、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忽视家庭教育等问题。笔者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教育策略。关键词: 幼儿 语言教育 问题 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幼儿园必须切实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保障幼儿语言能力的健康发展。一、幼儿语言教育的内涵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沟通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学术界关于幼儿语言教

4、育的界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定义是指,针对6岁以下儿童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狭义的定义是指,以3-6岁幼儿已经掌握的语言教育作为研究客体,主要是母语,并对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口语加强训练。幼儿语言教育主要在家庭和幼儿园中进行。其教育成果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意义。 二、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意义1. 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认知对人的整个人生阶段的认知能力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婴幼童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比如,从2 -3个月开始,可以发“啊”、“映”的音,3 个月

5、时便能进行多种学习活动: 1岁能学会辨认并说出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 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前期还是个体心理等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研究发现,2 -3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4-6岁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 -5 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 6岁是儿童掌握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习惯等重要的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学前阶段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给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和教育,能够促进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施以适宜的教育,个体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从而

6、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学前期是语言发展关键期。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幼儿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意愿,使幼儿的认知、感知、接受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得到更好的发展。错过这一语言发展关键期,损失难以弥补。2. 促进儿童人格品质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学习书面语打好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是幼儿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正式学习的重要条件。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就是在学前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儿童逐渐形成和发展成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了其在行为、性格、人格等内容上的基础。

7、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作用,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社会性以及人格的发展方向。所以,学前儿童入学前,如果能掌握普通话的准确语音,学会大量的词汇,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入学以后学习认字、读书、写作时,就会比较容易。 三、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 幼儿语言教育在家庭中存在的问题1.家长与孩子缺乏语言上的交流 很多时候家长们不会主动去找孩子们聊天,孩子便无法打开心扉,更没有机会好好与父母及其它长辈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孩子常常处于被动、沉默的状态,从而害怕发言。而家长面对这种情况也没有找到正确有效的纠正方法,所以这时候,孩子通常也显得比较迷茫,不知道怎样与他人更好的在语言上进行沟通与交

8、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没有对幼儿教育形成正确认识的话,则会导致幼儿在语言教育中存在缺失,使幼儿在语言学习和表达方面处于被动局面,往往无法激起幼儿的交际、沟通欲望。一些家长简单地认为只要考试能够获得好成绩,其孩子未来就能够发展得较好,而忽视了对孩子在写作、阅读以及语言能力方面的培养。 2.家长的语言欠文明规范 目前大部分儿童的信息渠道不够广泛,生活面较为狭窄,家长的知识水平偏低,家庭经济条件不充裕,尤其是那些生于乡村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对孩子进行规范的素质教育,所以这些孩子所处的

9、语言环境并不是很好,而且家长们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方言与他人、与幼儿进行交流。有的家长甚至语言粗鄙,对幼儿进行言语上的辱骂,对幼儿身心发展皆造成了不利影响,并为他们树立了不正确的语言榜样。(2) 幼儿语言教育在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语言能力教学脱离交际语境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教学技术设备的功能越来越智能化、多样化,这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极大便捷,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弊端,比如教学中不遵循学前幼儿成长特点、脱离其所处环境等问题。没能充分利用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性。在课堂上,儿童训练和培养语言能力主要是通过与教师或同学的沟通来巩固加强的。由于儿童年龄小,不够成熟,因而生活阅历浅,所

10、掌握的词汇量也很少,在语言的组织和把握上显得较为生疏,更难以运用手势、表情等方式来辅助表达思想。而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很多教师在教授幼儿时,由于没有掌握与儿童交流的正确语言及行为方式,一旦儿童出现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表现时,便会粗暴地给予一顿臭骂。儿童在学习中习得的语言能力也很少被应用到实际交往过程中,直接导致其语言学习和实际语境脱节。所以,在未来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语言学习的实际情况,并且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2.幼儿的口语交流缺乏条理和逻辑性,流畅度不够 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小学阶段,尤其是那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通常刚经历完学前幼儿教育,对于新的

11、阶段的学习环境感到非常好奇。因而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在上课时,大多都会踊跃发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阶段,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学生则会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儿童的口语训练在课堂上便缺乏一定的指导,因此在当需要用口语表达时他们就会出现“神经紧张,语无伦次”等行为现象,通常说一句话的时候总是表达不清楚大意,加之还存在大量的农村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在家务农,孩子平时主要交由爷爷奶奶来看护,而大多老人的知识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差,文化素质亦不高,所以在与孩子交流时就会存在语言匮乏、内容空洞、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不良现象。久而久之,孩子的口语交流能力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而变得缺乏条理

12、性、逻辑性,流畅度不够,语言内容不明确、不清晰、不丰富。 四、提高学前语言教育成效的对策 1.在家庭上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对策 (1)充分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 儿童十分喜欢模仿也善于模仿,儿童学习口头言语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模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他们发音、用词、说话的腔调,甚至表情动作都酷似家长或身边较为亲近的人。因此,成人的言语表现可以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成人必须要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时刻注意自己的发音是否正确,用词是否准确,语法是否规范,表达是否合理。为儿童提供规范性的言语示范,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模仿自己的标准言语,耐心纠正儿童的错误。尤其要注意的是,成人不要讥笑和重复儿童的错

13、误发音和语句并以此为乐,以免使儿童产生挫败感从而强化其不正确行为。(2)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儿童语言交流的机会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儿童的言语主要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与教育行为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儿童只有在广泛交往中,感受到有与人交流的需要、愿望、情感时,言语活动才会积极起来。如果脱离社会环境,不与人交流交往。儿童不但无法习得语言,已经形成的言语行为也会逐步萎缩并逐渐消退。如在发音准备阶段,所有儿童发的音都很类似,但天生聋儿这一群体由于得不到成人的正常示范和强化,其发音能力便会逐渐消退。因此,成人要注意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儿童能广泛与周围环境交流互动,并扩大眼界,丰富知识面,增长词汇。同时,要多鼓励儿童与他人交往,尤其是和同伴进行交往,并引导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提高言语能力。 2.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对策 (1)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如何训练儿童正确的听音和发音呢?我们可以在幼儿教育阶段中采用故事、儿歌等形式,锻炼儿童的言语听觉。听得准是说得准的前提,因而首先要训练儿童准确地听音,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编制一些听音游戏来辅助教学。要丰富儿童词汇量。丰富儿童的词汇首先要在丰富一些具体概念的词语上下功夫,其次可过渡到抽象概念的词汇上,这就需要成人带儿童多接触外界。那么我们如何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