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211151673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安徽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年安徽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年安徽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年安徽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年安徽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安徽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安徽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安徽)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少年不识愁滋味,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倚东风,_。(秦观行香子)(3)三年谪宦此栖迟,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4)_,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5)无题中,抒写李商隐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是:_,_。(6)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7)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句子是:_,_。【答案】(1)爱上层楼 (2)豪兴徜徉 (3)万古惟留楚客悲 (4)晨起动征铎 (5)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6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7)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解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徜徉”“惟”“铎”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1分)江南的乡间,寒梅在残雪消融之时,便点亮那一树树报春之灯笼,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都分外妖娆。那轻灵的玉兰、鲜妍的桃花、飘逸的杏花、忧戚的梨花、png婷的海棠,还有自命清高的兰花,其实性子都很急,等不及司花女神的一声令下,或者浓妆或者(A),

3、或者整齐或者(B)地抢占着江南的山山水水、千楼万院,姹紫嫣红地开遍,一展风流。但以食为天的农人们,却更钟情于平平常常的油菜花,开了小灶,给足它们土地,给足它们肥料,让油菜花霸气地占据了所有城乡的视野,一任油菜花肆无忌惮地染黄了一座座山头、一片片田野、一个个乡间,丰润的黄色弥漫了整个美丽的江南。(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鲜妍(_) 忧戚(_) png(_)婷(2)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凌乱 零散 淡妆 淡抹A_ B_(3)文段中的“妖娆”一词的意思是_。(2分)(4)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答案】(1)yn q 娉(2)淡抹 零散 (3)

4、娇艳美好 (4)排比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鲜妍”意思是光彩美艳的样子,“妍”应该读二声;“忧戚”意思是忧伤,“戚”应该读q;“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注意“娉”右半部分的字形。(2)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淡妆”指淡雅的妆饰,A处“淡抹”与“浓妆”可相对搭配使用。“凌乱”指杂乱而无条理;“零散”意思是零落分散,不集中;B处用“零散”比较贴切。(3)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妖娆”在这里用来形容梅花,意思是娇艳美好。(4)此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从“一任油菜花肆无忌惮地染黄

5、了一座座山头、一片片田野、一个个乡间”可知,画线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肆无忌惮”可知,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3综合性学习。(14分)班级开展“与人交往注意对象”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家里来人告辞时,说送行的话,下面说的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A王奶奶,您慢走,我送送您!(到你家串门的王奶奶)B李老师,给您添麻烦了,谢谢您!(到你家进行家访的班主任)C小敏,你走好,回去请代我向你家大人问好!(你姨妈的女儿)D师傅,让您受累了,谢谢!(给你家送煤气的工人)(2)小明见自己的作业被同桌的饮料沾染了一大片印渍,小明气不打一处来,要找同桌算账,如果你在场的话,请你

6、引用下面的俗语写几话,劝说他消消气。(5分)凡事让三分,无理也是理。(3)活动中小红同学在日记里写了下面一段话,请你帮她修改。(6分)【A】与人谈话,提出批评也好,开展建议也好,表明观点也罢,最终目的,是要让对方理解你的话语,认同你的观点。【B】因此,要不选择恰当的说话方式,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C】应该直截了当交流思想,交换意见时,使用直言;有些话不能直说,使用婉言能够体现对对方的重视。【A】句画线部分出现搭配不当的语病,可改为:_。【B】句表意不明,可将“_”删去。【C】句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可将“_”改为“_”。【答案】(1)C(2)小明同学,常言道:“凡事让三分,无理也是理。”同学之间应

7、多点包容之心,遇事好商量,心宽一点,淡定一点,没有啥解决不了的问题。若为了这点小事而生气,既影响情绪,更有损感情,真是得不偿失呀!(3)开展批评也好,提出建议也好,表明观点也罢 不 重视 尊重【解析】(1)C项说话不得体,称“姨妈”为“你家大人”不妥。故答案为C。(2)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写清劝说的原因或理由(注意要用上题目中的俗语“凡事让三分,无理也是理”);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答案是多元的。(3)【A】句“提出批评也好,开展建议也好”搭配得不合理,可改为“开展批评也好,提出建议也好”。【B

8、】句“要不选择恰当的说话方式,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表意不明确,可将“不”字去掉。【C】句“使用婉言能够体现对对方的重视”中的“重视”使用不当,可改为“尊重”。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22分)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

9、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

10、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

11、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

12、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陆虞候的随从)。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

13、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入庙里来,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4文中描写的林冲绰号是_,他后来随宋江平定方腊,然而在回京途中患风瘫,留在杭州由_(人名)看视,半年后不治身亡。(2分)【答案】豹子头 武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

14、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5文中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运用“挑、盖、戴、锁”等一连串动词,表现林冲做事细心、缜密,也表现林冲忠于职守,安分守己的心理。【解析】考查描写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本题也是在考查对作品的形象的欣赏。借助文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就可以看出林冲

15、细心谨慎的性格。首先要答出运用“挑、盖、戴、锁”等一连串动词为动作描写,然后分析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意义。6结合选文内容,探讨林冲的性格变化过程。(6分)【答案】刚开始林冲随遇而安,对于身边的一切还能做长期打算,表明林冲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后来林冲听到陆虞候他们的谈话,知道高俅伤害自己的真相,残酷的现实让他毅然杀死仇人,走上梁山,表明他奋起反抗的性格。【解析】分析人物的性格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性格,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人物的性格变化是由情节决定的,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如开始的林冲是典型的受封建社会思想洗脑的人,所以就有随遇而安的性格,被陷害发配后,林冲性格发生了变化,对前途产生了迷茫,但是没有放弃对朝廷的幻想,有了反抗的勇气和信念,但是没有造反的决心。火烧山神庙和雪夜上梁山的情节使他性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