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核心因素武志红(页)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1151590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治疗中的核心因素武志红(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治疗中的核心因素武志红(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治疗中的核心因素武志红(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治疗中的核心因素武志红(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治疗中的核心因素武志红(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治疗中的核心因素武志红(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治疗中的核心因素武志红(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系:心理治疗中的核心因素作者:武志红来源:心理治疗师心理医生若自己碰到问题,他也需要去找别的心理医生做治疗,而不是全由 自己解决。这种方式被称为个人体验。最近,我的一个咨询师朋友H做了六次的个人体 验。我征得了他的同意,在不透露其姓名的情况厂 把他个人体验的过程拿出來 与大家分享,以说明心理治疗的过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心理治疗中,决定性的因素是关系而非知识。关系对于我们的意义,可以概 括为下面三句话:问题,在关系中产生;问题,在关系中呈现;问题,在关系中疗愈。第一句话的意思即,绝大多数心理问题产生于关系,一般可回溯到当事人在 原生家庭中与父母等亲人的关系模式。这一点,我的许多文章都谈过了。笫

2、二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童年关系模式的问题,会在成年关系模式 譬如爱情、友谊、同事等中呈现出来;第二,童年关系的问题,可以在当事 人与心理医生的关系中呈现出來。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人冇自我反省的习惯,但 单纯的口我反省必然有肓点,一个人哪怕做再多的白我反省,也可能会碰触不到 这些盲点。并月.,自我反省远不如关系更能呈现问题。笫三句话也有两个意思:第一,现实中的好的关系,可以治疗我们童年关系 模式中的问题;第二,心理医生与来访者的好的关系,可以让我们疗愈。前者影 响可能会更深,但可遇而不可求;后者更有操作性,也更容易实现。 心理治疗常被称为是“对话治疗”,但33岁的II说,这次个人体验让他明口,

3、这个说法不正确,因为这次的个人体验让他明白,原来沉默更冇价值。在他六次 的个人体验中,有三次氏时间的沉默。你有什么感觉?第一次是单方面的,是H的约45岁的女心理医生L的单方面沉默。II回忆说,他和L约好,每天的下午去L的咨询室做50分钟的治疗。H回忆说,他和L约好,每天的下午去L的咨询室做50分钟的治疗。第一 次,他打开门进去后,向本来并不相识的L问好,然后坐下,开始讲他为什么到 这里来,希望L医生为他做些什么。“那时,总是我自己在说,而她一直没冇吭声。” H说,“我向她问好,她 只是点头回应。我坐下來,木来希望她问我为什么到这里來,希望她能帮我做些 什么,但她仍没吭声,只是直盯盯地看着我,一

4、动不动。”“好吧,那就我说吧。” H说,“我知道有些心理医生喜欢玩这种游戏,那 我说说也无妨H來咨询的问题是他与女性的交往模式的问题,他认为自己与异性交往时 一直有意无意地扮演女性“拯救者”的角色。假如一个女性需要他的帮助,尤其 是精神方而的帮助,他就会与对方迅速建立关系,并月觉得很自在。相反,假若 一个女性不需要他的任何帮助,他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建立关系。这种交 往模式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怵I扰,他知道这样不对,也努力在改变,但知道自己需 要帮助II滔滔不绝地讲述口己的问题,讲了约五六分钟,但L 一直没吭声,她没 说一句话,没冇一次“嗯”、“哦”等感叹,其至都没点头,只是直盯盯地看着 H,

5、两人的视角大约是145度。“我的问题说完了。”有点焦躁的H对L说,“我希望你说点什么L仍然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只是直盯盯地看着他。这时候,II突然觉得L 的表情冇些倔强冇些愚蠢,这让他更加焦躁,他很坚决地对L说:“如果你还不 说,我认为我该走了。”L还是没有任何回应,H站了起来,准备离开。这时,1,有了第一次的真正反应,她像女军官一样打了一个手势,让H坐下 來。II坐卜循,L问他:“你有什么感觉? ”我不愤怒,但我行动H冋忆说,这一句话仿佛一下子把他打入半催眠状态,他静下来,去体会自 己刚才的感觉,然后用恍恍惚惚的语言描述了刚才的感受:“我有一点愤怒,但不强,我的行动很坚决,但并没有强烈的情绪

6、。我知道 我是一个情绪比较弱的人,我没有情绪,很少有情绪哦,我是用行动来表达情绪,用行动来表达愤怒我从不和女人吵架, 以前认为这是一个优点,认为口己很有风度你伤害了我,但我不愤怒,我只 是感到忧伤,我不强求你做什么,但等有一天,我觉得够了,就会扭头离开 现在,我知道,我这是付诸行动*(D,我其实是在远离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拒绝 好的沟通 在这种恍恍惚惚的描述中,H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他说,L氏时间 的沉默把他的原生感觉*逼了出来,假若她一直给予回应,他们就可能会陷入 到他的“客气寒暄”的陷阱中,从而把时间浪费在派生感觉中。心理医生常被形容为“镜了”,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最平滑的镜了,可以 帮助

7、来访者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所在。那么,L的这一段长达五六分钟的 沉默,就起到了最平滑的镜子的作用。一开始,H在这面镜子前玩客气的舞蹈, 潜意识希望这镜子夸自己“你真好”“你真有礼貌” “你真乖”等,但镜子没给 予任何回应,最终,L用“你有什么感觉”这样一句话打断了H的游戏,让其清 晰地看到了口己最真实的“心理形象”。这就是“问题在关系中呈现”。“无奈深深的无奈”第二次长吋间沉默发生在第四次咨询吋。第三次咨询,是H的独角戏,他讲了自 己最重要的一段经历,50分钟的咨询时间,他差不多讲了 47分钟,最后只给留 卜了 3分钟时间,L利用这3分钟时间给II讲了她对于II这段经历的一些解释。第四次咨

8、询开始时,H说,他认为L上一次的解释非常好,但因为当时的时间限 制,他想L应该没有把话说完,所以希望L再多说一些。听完H的话,L仍像第一次咨询一开始那样,没有做任何回应。H也沉默下来, 他仍然希累L说些什么,但他不想再提要求,因为知道她不会满足他。于是,II也沉默卜來。虽然心中仍希望她说些什么,但他不再表达,而是去捕捉 自己的感受。H觉得自己越陷越深,一些沉在他内心最深处的感受隐隐约约浮现 了出来两人一同沉默了约七八分钟,L突然问H: “你有什么感受? ” 那个时机,H回忆说,L把握得恰到好处。所以,虽然沉思被L打断,但H不觉 得有任何突兀。和第一次一样,这一句话立即将他打入半催眠状态,他又开

9、始用 那种恍恍惚惚的语言描绘t己的感受:“无奈深深的无奈” 刚说完这句话,眼泪就盈满H的眼眶,险些汹涌而出。H习惯性地叹了一口气, 情绪平缓了一些,继续说了下去:“我觉得好像回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妈妈被又一次找上门來的奶奶给气晕 了,她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爸爸他们都出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我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点惶恐,去和妈妈说话。妈妈没有反应,没有任何反 应。我这样说,她没有反应。那样说,她还是没有反应。我担心妈妈,也越来越 惶恐,于是自己去做一些最简单的家务,想帮妈妈减轻一点负担” 说到这里,II难过到极点,眼泪再次险些夺眶而出,他又吸了一 I长气,继续说 了下去:“现在,我终于明口,

10、为什么我总是莫名其妙地主动帮助女性。其实,妈妈一旦 好起来,她不会让我做任何家务,让我出去玩。她从不会用夸奖、鼓励等方法来 强化我做家务的习惯,我是自己主动去做的。长大后,这就成了我的习惯性行 为”这一次咨询的其余时间,就是H在体味那七八分钟的沉默中的感受,并由此展开 口由联想,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心灵的迷雾一点点被吹散,他的内心变得越来 越清晰。三次沉默呈现了他与女性交往的全过程等说完以后,50分钟的咨询时间恰好结束,II向L深深地表达谢意:“谢谢你! 非常感谢!”“也要谢谢你自己!” L对H说。那一刻,L的眼神变得非常温和,不再像女军 官,而像是妈妈。“这就是治疗。” H总结这一次治疗的经

11、历说。他对我说,这一次的经历让他深 深地感悟到,心理治疗最大的价值不是心理医生给予来访者什么,而是提供一个 好的关系,把来访者带回到问题产生的那一时刻,让来访者切实地重新感受到自 己当时的感受,然后,“治疗效果就产生了。”“我从不恋家”第三次长时间沉默发生在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治疗。H和L是在一种特殊的情 形卜做的治疗,只有六次并非是II问题所决定,而是只能做六次,但实际上远远 不够。那么,最后一次治疗会面临什么问题呢?就是分离焦虑。三四岁的孩子离开妈妈 吋,常会哭得撕心裂肺,就是因为强烈的分离焦虑。H和L的咨询关系建立得很 好,按说会有强烈的分离焦虑,但H没有,一点都没有。“我是一个奇怪的人

12、,从不恋家。” II对L说。“我高中住校,这是第一次离开家过独立的生活。晚上,我心情很平静,但就要 入睡时,听到了隐隐约约的哭声,第二天才知道,原来有不少同学想家想得厉害, 有些人受不了就哭了。我想,你们怎么这么脆弱呢,这么点事就受不了!但后来 发现,原來脆弱的人占多数,像我这种若无其事的才是少数离开家没冇焦 虑。高中毕业也没有感伤,大学毕业也没有,我给别人的毕业留言,都是积极向上那种,没冇一点离别的味 道。”说到这里,H突然停下来,他发现自己说得太多了。他问L: “我是用滔滔不绝 來表达分离吗? ”“你还有什么感受? ”L没有做任何反应,她述是一动不动地看着H。两人随即再一次陷入长时间的沉

13、默,H 乂一次静下来,沉下去,陷得越来越深,内心深处乂有一些东西悄悄涌上 来。又是沉默了七八分钟后,L又门然而然地选择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时间,问II: “你 冇什么感受? ”“忧伤,抑郁。” H冋答说,“我觉得淡淡的忧伤,仿佛很轻,但我知道这其实 很重”描绘完忧伤后,H停下來,L继续问他:“还有什么感受? ”“好像我并不怕分离,我想已预见到,我可以推开咨询室的门,然后转身, 没冇一点忧伤地离开。我想这有些奇怪,分离焦虑源自于珍惜,我们越知道一个 关系对口己重要,就越舍不得分离。这次咨询对我帮助很大,但我就是没有分离 焦虑”说完这些,H又停下來,L又一次问他:“你还有什么感受? ”“我有点想离开”

14、H感到冇些惊击,因为在此前的咨询中,L从没追问过他,更不用说连续追问他 两次。但他试着再次沉下去,慢慢地捕捉刚才那段沉默中的感受,终于,有一个 很不清晰的感受浮现了出来。“我有点想离开。”这句话刚说口,H已有些哽咽。“我几次想问,请问还有多少时间,还有多久就到时间了。我想我是害怕被迫分 离,所以我耍掌握主动,我主动分离,那样受伤的感觉就轻一些”“比方说打电话,不管是我主动打给别人,还是别人打给我,最后说该挂 电话了的总是我。和女孩约会或参加什么集体活动,不管时光是多么美好,到 了快结束时,我总是频频看表,原來,我是希望在分离时占据主动,好让自己受 伤的感觉轻一些。”“我想问你述冇几分钟,原来这

15、就是我表达分离焦虑的方式” H说。“我从你的眼睛中已经看到,你想离开。” L说。H立即醒焙,“离开”是他最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其效果一样是为了防御强烈 的情绪。譬如,追求一个女孩时,只要稍有困难,他就会后退。然而,他虽采取 了行动,但却没有想“离开”的明确念头,那种后退完全是一种下意识里的反应, 他原来一直都不明白自己是这么怕被伤害。也正是因为怕被伤害,他英实从不曾 特别努力地去接近他所喜欢的女孩。三次沉默各有深意H将他的这一点认识告诉L, L听完后又问他:“你说过,我们有三次重要的沉 默,那你怎么看待这三次沉默? ”H想了想,回答说:“不是很明白。”L解释说,这三次沉默正好反映了H与女性交往的过程。第一次沉默,H最后的结果是拔腿就走,那是因为关系还没建立,尽管L对他很 可能有帮助,但H遭遇了一点挫折后就想离开。这正是他一开始与女性建立关系 时常见的模式,“你怕受伤,所以不管这关系可能有多好,你都会立即斩断它, 脱身而去。”听到这里,H 乂沉默下来,他想起,因为这一点,他的确错过了两个特别好的女 孩。第二次沉默,H的反应是,尽管很无奈,但仍留下來,因为关系已建立,他做不 到拒绝与他已建立关系的女性。所以,一旦建立心理上的关系,不管那女性如何, 他都会继续坚持下去,哪怕心里特别想逃,也仍然会继续下去。她说得对,H想,正是这一心理,让他尽管一开始就想和前女友分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