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保护性规划探究开平碉楼的成功申遗与一系列保护性规划的制定与 实施密不可分,本文对开平碉楼的相关保护性规划进行了分 析研究,找出目前保护性规划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 进一步完善规划的相关建议,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开平碉 楼的相关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一、开平碉楼保护性规划简介开平碉楼前后历经八年时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终于 2007年6月28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表决,正式 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5项世界遗产和广东 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开平碉楼成功申遗与开平市政府做出的努力密不可分, 自2000年开平政府启动申遗项目以来,有组织地整治、清 理、规划和宣传开平碉楼工作就已经开始了2001年8月, 开平市政府委托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制订了《开平碉 楼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并于2002年2月,召开了高规格的 保护规划论证会,以古建筑保护学术权威郑孝燮教授、罗哲 文教授为主任委员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该保护规划进行了 论证,原则通过了该实施规划;随后,又委托华南理工大学 根据北大的规划制定了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此外,2002年广 东省人民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广东省开平碉楼保护管 理规定》、2006年开平市人民政府颁布《开平市碉楼与村落 保护管理规定》等等,这些保护开平碉楼的规定与保护规划 相辅相成,有助于开平碉楼保护行动的落实。
为了更好地保 护开平碉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 文化遗产,2011年开平市决定重新编制《开平碉楼与村落保 护规划》,目前该规划已完成初稿在已制定的保护规划中, 对开平碉楼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碉楼维修、环境整 治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办法二、保护性规划有关内容分析(一)保护范围的界定根据制定的保护规划,开平市划定480公顷的碉楼保护 核心区和碉楼周围2680公顷的缓冲区为保护范围同时规 定在碉楼附近的核心区域内,工业项目基本不予以审批,缓 冲区域内有污染的工业项目不予审批核心区楼高不得超过 3层、12米,而且规定每次进入碉楼的人数不得超过30人核心区与缓冲区的界定明确了碉楼保护的范围,碉楼的 保护不仅需要保护单体建筑,而且也需保护好碉楼周围的环 境,碉楼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 了开平地区独特的建筑形态与文化景观开平碉楼在申遗过 程中经历了名称上的变化,最后通过的名称是“开平碉楼与 村落“,村落也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因此,保护规划中的 上述规定有利于保证碉楼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完整,真实地 展现侨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助于克服当前许多世界遗 产地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遗产地与周围环境不协调问题。
伴随 着开平碉楼的申遗成功,开平碉楼旅游热明显升温,游客数 量的增多给碉楼保护带来了难题,突出表现在碉楼内部有限 的空间与游客容量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有新闻曾报道开平 碉楼与村落的典型代表自力村一座精美碉楼就因为游人过 多,致使墙体被磨擦破损乃至开裂规划中对每次进入碉楼 的人数进行了限制,一方面有利于缓解旅游带来的保护压 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保证了每位游 客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游览,充分感受开平碉楼的独特 魅力此外,开平市政府也做出相应保护规定,例如在碉楼核 心区范围内,重新兴建建筑物、栽种树木等都要经过文物部 门批准;而旅游设施的建设必须离核心区20公里以外,游 人参观碉楼时,必须步行进村而不能开车等等这些保护规 定有利地配合了保护规划的实施,有助于相关规划地进一步 落实二)碉楼保护的原则与方法历史上,开平碉楼最多的时候有3000多座,现存的数 量经过统计为1833座,多集中分布在塘口、百合、赤坎、 规冈四个镇现存的碉楼中很多已出现了地基下陷、墙壁崩 裂、横梁锈蚀等现象,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因此,抢救维 修碉楼成了碉楼保护工作中的关键保护规划中指出碉楼的 保护要遵循有利于保护、展示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景观的真 实性、完整性的原则。
维护修复要坚持可逆性,实行现状为 主,加固维修为辅,尽可能减少干预对不得不进行的少量 加固维修工作,严格掌握修复的尺度,保存原有的建筑形制、 结构和风格,修旧如旧世界文化遗产的修复必须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应当最 大程度地维持遗产的原貌,不能为了维修而破坏其所蕴含的 历史文化价值和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保护规划中已对现存 的1833座碉楼进行了等级的划分,共分为五个级别进行保 护,部分历史文化意义重大的碉楼,将不对外开放,仅供专 家学者考察研究;部分碉楼则可考虑开发为旅游景点,对公 众开放;对一些较普通的碉楼,考虑转为民间保护,允许村 民和前来参观的游客入内居住开平碉楼自然星状地散布于开平各乡村的特点,给管理 和规划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种根据不同碉楼各自的特点划 分为不同等级进行分级保护管理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碉楼保 护工作的效率,有利地推动了碉楼保护工作的进程三)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开平碉楼申遗期间,开平市政府就一再承诺开平碉楼 将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目前,政府已规划了自力 村碉楼群、马降龙碉楼群、方氏灯楼和锦江里碉楼群4个旅游景点区,但尚未有大规模的开发旅游线路方面,已规划了 3条旅游线路,A线:自力村-立-赤坎古镇-马降龙-赤水香江温泉;B线(潭江游):潭江半岛酒店-风采堂-南楼- 赤坎古镇-马降龙;C线:(生态游)自力村-立园-潜龙湾森 林公园-金水台温泉-大沙榄坑度假区。
三条旅游线路各具特色,A线是碉楼游览的主要路线,但是涉及的主要景点过多,集中了自力村、赤坎古镇、马降 龙等多个核心景点,不利于游客的深入观看,可以将线路更 进一步细分;B线是以潭江为轴线进行游览的一条线路;C线涉及到村落、碉楼、公、温泉等,可称之为生态游,这条线路景点丰富多样,有利于带动各地多个景点的共同发 展世界遗产的保护不是为了开发,而是为了实现世界遗产 的可持续发展,将人类共同的财富保留下来,因此,在旅游 开发上更应严格管理、适度开发,防止造成开发性破坏目 前,我国很多世界遗产地过度开发的现象很严重,导致世界 遗产地的开发性破坏严重,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开 平碉楼等通过表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此同时,我国也 是本届世界遗产大会被亮“黄牌“最多的国家之一,包括丽 江古城、故宫、天坛等这样的代表性遗产在内,再一次给遗 产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开平碉楼在今后的旅游开发上更应 着力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守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的原则,坚持旅游开发的时序性 此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上应充分挖掘碉楼文化的内涵,以开 平碉楼为核心,整合五邑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打造体验华侨文化旅游品牌。
三、 保护性规划中存在的不足(一) 保护管理方式涉及不多在已有的各项保护规划中对碉楼的保护管理方式涉及 不多目前对于开平碉楼的保护规划,主要有北京大学制订 的‘整体规划“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拟就的“详细规划“虽 然二者各有千秋,侧重点不同,但均对碉楼的保护管理方式 或过于简略或绝少涉及二) 对碉楼文化的保护规划较少保护规划中,对碉楼本体的规划涉及较多,针对碉楼维 修与保护提出了保护原则与具体的方法,但对碉楼非物质形 态的保护涉及较少,开平碉楼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价 值,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碉楼文化是华侨文化的 典型代表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整体景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同 样非常重要,因此保护规划好碉楼文化和当地村民的生产、 生活方式十分必要,应当就民俗文化的保护规划制定一套体 系,规划中不能忽视这方面的保护方案的制定四、 进一步完善规划的建议(一)始终将保护放在规划的第一位无论是规划世界遗产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其它方面, 都应始终将保护放在首位,对于开平碉楼来说,碉楼本体的 保护与非物质形态文化的保护同等重要,保护其真实性和完 整性是第一位的古今中外的实践也表明,只有这样,才能 凸显文化遗产的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 风景和自然文化的需求者。
规划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地 保护和开发世界遗产,促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二) 开展保护管理方式的研究现有的保护规划中涉及开平碉楼保护管理方式的较少, 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找出一个对开平 碉楼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集保护、开发于一体的双赢管 理方式十分重要三) 将景区规划和城市规划相结合首先,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应树立保护观念,将开平碉楼 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思想贯彻到开平甚至整个五邑地 区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避免文化遗产保护与其他工程建设 的割裂将开平碉楼的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从大环 境上创造保护开平碉楼的有利条件,促进世界遗产与城市的 协调发展,防止世界遗产地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倾向四) 规划应切实结合地区特点开平碉楼分散的特点使不同的村落能够分流游客,而不 像一些文化遗产都只能集中在一个地点参观在规划过程 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设计更合理的游览路线, 进行游客数量的调控与引导,避免游人太过集中五) 整合其他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规划开平除碉楼外,还有一些古代石刻、石雕、牌坊、庙宇、 祠堂、学宫、古塔、石桥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历史悠久的开元塔,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文雍、陈铁 军烈士陵园等,开平碉楼可以结合这些资源进行规划,如在 旅游线路的设计上就可设计:抗日七壮士南楼-百合镇的周 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立园这样一条爱国主义教育路线。
一方面不仅可以丰富开平的旅游产品,而且可以有效带动开 平地区其它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六) 不断适时调整、完善规划保护性规划不能一成不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 断进行适时地调整,不断完善和补充新内容,解决实践中出 现的新问题五、总结保护性规划的制定为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开发开平碉楼 提供了保证,也为开平碉楼顺利申遗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在保护规划的指导下,开平碉楼的保护、开发各项工 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规划的制定,落实是关键只有 在实践中真正落实规划中的相关规定,才能有效地保护开平 碉楼这一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走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旅游发展道路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