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 下册-10 端午粽(教案)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211135318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 下册-10 端午粽(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 下册-10 端午粽(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 下册-10 端午粽(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 下册-10 端午粽(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 下册-10 端午粽(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 下册-10 端午粽(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一年级 下册-10 端午粽(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端午粽文本分析本课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第1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最后点出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课文语言比较形象,比如对粽子样子、味道的描写中,分别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来形容箬竹叶、糯米、枣,可以归类积累,同时在学习叠词的基础上感受句子的韵味和节奏。口语表达时,也可模仿运用这一类词语。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长句子主要在第2、3自然段中出现,教师要加强对长句子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读好长句子的方法。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读入手,

2、在读中识字,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教学目标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

3、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2.通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立字旁、米字旁)。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儿歌导入,教师引出端午节。今天,爸爸特别有力气,他说,赛龙舟,他要得第一。今天妈妈一早起来就淘米,她说,要给我们包甜甜的粽子。晚上,在灯下,奶奶给我讲屈原的故事。我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2.教师简介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但没有被楚王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国都郢被秦军攻占的那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投汨罗江

4、自杀。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遗体,就往江里投食物。为了纪念屈原,每逢端午节,人们便用竹叶包裹糯米,做成菱角形的粽子,划着龙船到汨罗江,将粽子投到江里祭祀屈原。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这两个习俗的来历。3.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人们包粽子的情景。(1)师生共同欣赏人们包粽子的情景,引导学生说一说人们是怎样包粽子的。(2)全班交流:你喜欢吃粽子吗?你吃过哪些馅儿的粽子?4.教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端午粽),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1)游戏:我是读词王。以

5、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2)多种方式朗读词语,读正确。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4.检查识字情况,指导学生识记生字。(1)读准字音。“粽、总”是平舌音,“肉、知”是翘舌音,其中“肉”的声母“r”发音要正确;“间、分、念”是前鼻音,其中“端”也是三拼音节,“粽”是后鼻音。(2)识记字形。联系生活识记。(课件出示大米、黄豆、牛肉、海带图片)学生观看图片,依次说出图中食物的名称,教师点击屏幕出示“大米、黄豆、牛肉、海带”4个词语,引导学生结合图文识记“米、豆、肉、带”4个字。加一加识记。立+山+而端米+宗粽门+日间八+刀分今+心念认识新偏

6、旁:立字旁()含“”的字一般和站或依靠有关。米字旁()含“”的字一般和米或食物有关。熟字比较识记。米来间问分刀肉内念思创设语境识记。妈妈总念叨着去超市买大米、红豆、牛肉、海带等食材。据我所知,端午节期间,当地人们会举办包粽子比赛。(3)组词巩固识记。端端正端午两端节节日节目过节总总是总和总共米大米小米玉米间房间空间时间分分开分别十分豆红豆黄豆豆子知知识知道知心据据说根据据点念想念思念怀念5.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6.指导书写生字。(1)(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提醒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2)教师范写生字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跟着书空练习。独体字。注意两横的长短、间距,

7、最后一笔竖又直又正。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扁下长。“艹”的长横要写平;“卩”横折钩的折钩稍稍左斜,长度适中,竖要写直。左窄右宽。“口”偏上;“十”的横对准“口”的中间,不要太长,最后一笔竖要直。独体字。左右对称,先写点、短撇,再写“木”,横、竖分别写在横中线、竖中线上,长撇、捺要舒展。上下结构。“具”横画间隔均匀,末横较长;撇、点左右呼应。上下结构。“八”稍宽,撇、捺舒展,撇伸到左下格,捺不超过横中线;“刀”放当中,先写横折钩再写撇。独体字。首横短而偏上,“口”扁、宽;最后一笔长横要写平、写舒展。(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随机巡视指导。(4)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这些字写得好吗?好在

8、哪里?不足的是什么?(5)鼓励学生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读读写写。上午下午叶子红叶真心真正豆子土豆节日节气大米小米分开十分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粽子的样子、味道等。)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有困难的可以问一问老师或同学。(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思考:课文写了几种味道的粽子?重点写了哪种味道的粽子?(课文写了红枣粽、红豆粽和鲜肉粽,重点写了红枣粽。)3.学生交流汇报对课文的感知,教师归纳。粽子样子美、气味香、味道甜、花样多。意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四、课堂回顾

9、,作业设计1.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了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来历,还认识了很多生字词。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同学们课后可以查查资料。2.回家后向家人请教包粽子的方法,或交流关于全家过端午节的经历。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1.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正确朗

10、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字词。(1)课件出示带会认字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抢读、齐读。(2)听写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评互纠。中午节日叶子红叶大米豆米真好真心十分红豆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师:轻轻地剥开粽叶,白白的糯米中间裹着红红的枣儿,咬一口,又黏又甜;闻一口,清香怡人。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品尝外婆家那美味的粽子吧!二、朗读课文,体会心情1.指四名学生接力读课文,其余学生指出不足之处。2.教师指导朗读。(1)读好短语。(课件出示短语)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教师示范读,读得柔和,有节奏感,提醒学生读好轻声

11、“的”,再用多种方式朗读。引导学生画出文中“()的()”式短语,同桌互读、小组互读。(2)读好长句子。(课件出示句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写出了粽子的哪些特征?找出相关事物。(粽叶包着的,里面有糯米,中间有红枣。)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事物分别是怎样的。(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学生在前面朗读短语的基础上再读一读。抓住“里面、中间”几个方位词,把停顿读正确。如: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3)读好“一”的变调。一(y)到一(y)锅一(y)颗一(y)掀开一(y)股一

12、(y)口一(y)小篮3.多形式朗读课文,如分组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对读等,再指名读。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过渡:我们美美地读完课文,眼前是不是浮现出一个个饱满而又香气四溢的粽子?还等什么呢?一起去品味又黏又甜的粽子吧!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评价。(2)学生思考、交流。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端午节吃粽子是一种习俗?(一到总会)对比朗读“一锅粽子”“一个粽子”,想象外婆煮好满满一锅粽子盼“我们”回去的情景,感受端午节中浓浓的亲情。(3)练习朗读,“一到总会”“盼着”要重读。(4)交流: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2.学习第2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思考:外婆包

13、的粽子有哪些特点?(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特点一颜色美(课件出示句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粽子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外面粽叶包,里面有糯米,中间有枣)。这些材料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口头填空,并对照课文插图想象其样子。(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发现不同。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青青、白白、红红”均为叠词,生动具体地从视觉上表现了粽子的颜色相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粽子的喜爱之情。小结:“青青、白白、红红”

14、这样的叠词能使描述的事物更形象,读起来更朗朗上口。你还知道哪些这样叠词?想一想,说一说。(黄黄)的树叶(清清)的小河(宽宽)的马路(胖胖)的娃娃(蓝蓝)的天空(弯弯)的月亮(大大)的房子(甜甜)的西瓜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粽子的样子,说一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粽子的样子的。(从外到内。)引导学生抓住“里面、中间”这两个方位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指名读、自由读。特点二气味香(课件出示句子)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指导朗读短语“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一股清香”,再指名读句子。思考:哪个词语让你感觉到粽子香?(一就)拓展:用“一就”说句子。生1:我一到家就下

15、起了大雨。生2:我一进教室,上课铃声就响了。思考:这句话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粽子的?(嗅觉。)特点三口感好(课件出示句子)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吃粽子的情景,体味粽子的味道之美。思考:“又黏又甜”写出了粽子的什么特点?(黏、甜。)说几个“又又”式词语。(又大又圆、又香又甜、又快又好、又白又胖。)学生齐读、指名读。(3)重点探究:课文是怎样描写粽子的?(第一句按“外表里面中间”的顺序描写粽子的样子,然后用“外婆一掀锅盖”过渡到写粽子的香味,再由“剥开粽叶”写粽子的味道,很有条理。)(4)试着仿照本自然段的语言介绍自己喜欢吃的食物。3.学习第3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她为什么要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生交流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