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课不能让指导“缺失”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1135209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习作课不能让指导“缺失”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习作课不能让指导“缺失”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习作课不能让指导“缺失”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习作课不能让指导“缺失”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习作课不能让指导“缺失”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习作课不能让指导“缺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习作课不能让指导“缺失”(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习作课不能让指导“缺失”小学阶段的儿童是学习写作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特定的“习作”阶 段,“习作教学”存在的本意就是“教”儿童“学”写作。因为,此时的 儿童对如何习作知Z甚少,诸如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怎样分段,怎样写 好人物对话,怎样加标点等等都不甚了了。如果没有“教”的真实运行, 断然不会有“学”的卓有成效。因此,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提高,教师的 指导不能“缺失”!然而,纵观小学常态习作课,教师指导的“缺失”现象甚为普遍。习 作课上,教师往往不作为或少作为,教师的角色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写作组 织者:揭示写作题目一一明确写作要求一一发出写作指令。于是,“教” 习作变成了 “叫”习作。难怪有些学者

2、说,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不在于 教师教什么,而在于教师根木没有教。当然,这与许多教师不知有什么可 “为”以及怎么“为”有关。现象一:指导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近阶段,我们在不同学校听了几节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作文课(苏 教版),发现了一个共同点:教师们在指导时,不约而同地要求学生习作 时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如:【五下】写一则新闻报道: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 动。(新闻报道)【六下】写日常生活中有情有趣的小事: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 语言、心理活动。(写事情)【四下】写“雏鹰奖状”人选推荐: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 心理活动。(写人物)【六下】记一次有趣的

3、实验: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 理活动。(写实验)【三下】写父母的爱: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 (写人物)当时,我就想:教师的指导错了吗?似乎没冇。但这样的习作指导不 免显得太笼统,“缺少”细化、深化,缺乏针对性。明明是不同属性的习 作训练,为什么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作文课上,教师的习作 指导重心都定位在了人物的细节描写上呢?不同的写作内容、不同的言语 对象、不同的体裁,究竟应该需要怎样的动作、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言、 怎样的心理活动与之匹配呢?同时,不同年级之间,这样的细节描写要求 是否也应该各有侧重、有所不同呢?试问,这样脱离文体的指导,脱离年 段具体要求

4、的指导,对儿童实际习作又有多少帮助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类教师指导的“缺失” ?我想,一方面,也许是 因为小学教师对于习作文体知识重视不够;也许是教师自身对于各文体知 识的储备不足,对各文体的重点、难点把握不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 往更重视学生的表达具体、生动与否:说明文中对事物的介绍要具体、生 动;说理文中对事例的叙述要具体、生动。殊不知,其实就叙述而言,是 分生动和平实两类的,不同文体需要不同类型的叙述。表达具体、生动并 不是所有习作的唯一要求,在某些文体中,清楚、准确、严谨地表述才是 更重耍的。至于第二方面,我想是教师对于相同文体、不同年段的习作训练H标 心中没“谱”。我们知道苏教版中

5、的习作内容是一种螺旋上升的体系,写 人、记事、写景、状物、说理类文章分布在不同年段、不同年级(详见表一)。苏教版习作类型年级分布表(表一)文章类型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他人V V V2 V记事类想象故事类V V2 V V 72写实类 V V 72 V3 73 V 73 7 4写景类V2 V V状物类V2 V V V2 V V2说理类V V V2应用文书信新闻 报道书信(注:冇此类型文章,在对应年级里打“丿”,数字代表篇数。)从表一中不难看出,任何一类文章都重复出现在三至六年级的习作内容中,但对某一类习作的指导,老师们却不顾不同年级的习作要求,总是 简单重复“过去的故事

6、”,这怎么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习 作能力呢?怎么办? 矫正:善用表格,细化目标一一做到心中有“谱”我们现以写景类文章为例,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共出现了4次,如果我 们列一个同一文体年级类比表(详见表二),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年级 同一类文章的具体目标,并且在这样的比较之中,可以更明确、更清晰地 了解本次习作的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谱”,这样教师的指导才能更有 针对性,避免“缺失”。同一文体年级类比表(表二)年级习作题目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写一篇游记 游览顺序,有详有略春游建议写出景物的特点,有说服力写一处景色观察顺序、较具体看图写景写清楚(注:表中斜向上的箭头表示习作耍求逐渐提高。)现象

7、二:指导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案例呈现一】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苏教版六上习作5)教学片段师:昨天老师已经请同学们回去预习习作5 了,预习了没有?生:预习了。(有的学生拿出昨晚从网上下载打印的资料,有的在翻课课通名 师点拨等。)师:这次的习作要我们写什么呀? 生: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师:嗯,很好。我看很多同学都查找了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把语文书 翻到102页,看看这次习作有什么具体要求,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一读。(一生读书上的习作要求:请你像沈平平写银杏那样,介绍家乡 的一种产品。它可以是农副产品,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包插食品和工艺品等。确定习作内容以后,自定一个题目。)师:好,

8、同学们,下面请结合你查找的资料,想想你会介绍什么产品。 谁来说说?生:南京板鸭、汤包、云锦、雨花石、鸭血粉丝汤师:产品真丰富。那怎么写呢?(有几个学生举手,他们在刚才同学读习作耍求的时候,就发现下面 一段写作方法的指导。)生:写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和用途等, 让别人读了你的习作,能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师:下面谁来说说自己打算写什么?怎么写?生:我打算写南京雨花石,先写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它的价值和用途。师:好的,同学们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产品的特征,写出它的价值和 用途。会了没有?(未等学生回答)那抓紧时间动笔吧。学生对此没有反应,没说“会”,也没说“不会”

9、。也许他们早已习惯 了这样的习作指导。有的学生拿出本子埋头就写;有的面冇难色,磨磨蹭 蹭地翻出资料和参考书,希望能找到点方法和路子;有的无可奈何,眼睛 发直;有的仍然嬉皮笑脸,东张西望这样的习作指导,我们很多老师似曾相识,因为有时候自己也是这样指导的。课上教师照本宣科,指导脱离学生实际需要,浮于表面,流于形 式,效果约等于“零”。有些教师认为,作文这东西,教不教还不都一样? 错误的理念导致教师们在习作指导时的不作为或乱作为。而长年累月“习 作教学”的收效甚微又导致教师对习作教学变得越来越消极,而这种消极 的习作教学心态乂反过来影响了教师指导的实际行为,造成了一种恶性循 环。为什么我们的习作指导

10、会如此收效甚微?原因Z就是长久以来,我 们的习作指导都只是一些静态的、描述性的知识,所起的作用仅止于“呼 唤”“注意”,使学生“知道”而已。教师没有开发相应的“如何做”“做 什么”的程序性知识,缺乏可操作性,没冇考虑知识教学的冇效性问题。上述例子中,教师指导学生介绍家乡的产品耍抓住产品的外部特征、 价值和用途,有错吗?没有。问题是怎么才能抓住产品的外部特征、价值 和用途呢?哪些属于产品的外部特征?产品的价值又包括哪些?学生在 习作时应该怎样构思?具体可以怎么操作?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梳 理写作思路呢?这些问题才是学生习作时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不是习作指导无用,而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所谓

11、“指导” 无用!这恰是习作指导的一种“缺失”。矫止:巧用图示,深化思考一一为学生习作搭桥铺路以“案例呈现一”为例,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可以巧用图示(详见表 三),帮助学生深化思考,打开思路,拟出习作提纲。“家乡产品”思考路径图(表三)在此基础上,完成初稿。接下来,指导学生根据表四所示的修改要求 去评价自己的第一稿。教师可先示范,如何利用“修改表”对有缺陷的习 作进行修改。然后,再请英他同学根据表五所示的修改要求提出意见。最 后作者紧扣习作重点自主修改。“家乡产品”修改表(表四)1写的是一种家乡的产品吗?是否2介绍得全面吗?是否3介绍有没有按照认识事物的顺序来写?是否4有没有解释为什么要介绍这种家

12、乡产品?是否5介绍有没有让读者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是否6读者可能会对产站的哪一方面印象深刻?7在哪一点需耍改进?家乡产品”修改表(表五)1写的是一种家乡的产品吗?是否2介绍得全面吗?是否3介绍冇没冇按照认识事物的顺序来写?是否4作者有没有解释为什么要介绍这种家乡产品?是否5介绍有没有让你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是否6你对产品的哪一方面印象深刻?7你认为在哪一点上需要改进?这样,教师对于本次习作的指导渗透在学生的构思、初稿、修改等环 节中,并且在过程中使木次习作的重点和方法得以“内化”,避免了指导 流于形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现象三:指导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体验性 习作指导,它需要一种巧妙、有效的指导方

13、式,不能也不应是一种简 单的“告诉”。【案例呈现二】苏教版四下习作7记一次活动体验师:今天,我们要写一次活动的体验。请同学们看书上的习作要求。(幻灯出示)要求:体验一次活动,并把你的经历和感受写出來。你可以当一回残疾人,当一回老师或家长,体验足球比赛你在这两天里体验了什么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呢?体验:亲身经丿力师:同学们打算写什么呢?生:老师,我想写上周四活动课,我们和4班拔河。师:你的体验是什么?生:嗯好玩!师:还有吗?生:嗯咱们班女生劲儿太小了。(学生哄堂大笑)师:不知道怎么说,我们一起来看看例文。思考小作者是怎样写出自C的经历和感受的?(生读完例文,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PPT中总

14、结出的例文写作思路和方法) 如何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阅读例文,思考:小作者是怎样写自己“护蛋”的经历与感受的?一、(1)活动的由来+我的总体感受(很好笑)二、(24)护蛋的过程(难做)2:精心制作“保护层”3:在学校当“小母鸡”4:两位同学的蛋报销了三、(5) 对蛋的命运的担心优点:1 条理清晰。2.语言生动形象:“保护层”“危险区” “小母鸡” “圈”万无一失、报销师:结合例文,谁来说一说我们在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时,要注意什 么?(生答,师相应点出PPT中总结的写作方法和注意点。)温馨提示:1 明确写作思路,可以是:活动来由(总体感受)一体验过程一自己的感受2要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不能人

15、云亦云。特别是要注意写出活动过程中的每一次心理活动。3要想描写细致,一定要对人物的动作、语言进行细致地描写。解读“案例呈现二”,我们看到,教师对于如何写好一次体验的感受, 做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可以说抓住了习作难点一一通过动作、语言,尤其 是心理活动的刻画写岀自己的独特感受。然而,指导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虽然教师指导学生要描写细致,但学生并没冇做到,这是什么原因呢?教 师费心查找的大量关于写作方法的知识点(包括谋篇布局、修辞等),费 力制作了精美的PPT,怎么会如此收效甚微?与学生对话后,我们才明白,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习作知识和方法的 罗列,更需要像盐溶于水、蜜成花不见那样无形的体验式指导。在这样一 个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隐退的,是从有到“无”的。这样的转 变更贴近实践,更贴近小学生的写作实际,体现出教者的巧思,因此也更 能诱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实效。那么,具体怎么做呢?矫正:讲述“变脸”,融“法”于“境” 一一为学生“顿悟”巧设习 作困境【案例呈现三】习作指导“看仔细与写具体”教学片段师:老师现在想请你们喝可乐!想喝吗?生:想!师:()K!不过,我只能请一位同学,他可以在三杯中任选一杯喝。这 三杯分别是:可乐、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